看来有些事情真的是提早开始进行了……。
安清没多打听这方面的事。只是跟戴彩霞闲聊了一会,又陪着何小月玩闹了一会,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也没见着何成笑回家。
她和苏承文估摸着县城要准备迁移过来,何成笑肯定事多,也没在何家多留。让戴彩霞转告一句注意身体,两人就告辞回了家。
回家以后,安清和苏承文说了一会话,想着明儿要回老宅,也就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安清和苏承文先去了供销社,老宅里起房子。宴客肯定得有东西散,想着平时牛巧云抠门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不会舍得花钱,如今他俩在镇子上做生意回去,也总不好空着手,倒不如买些带回去。
不过在买东西的时候,安清和苏承文几乎不约而同。都是捡着比较大众实用但是价钱又不贵的东西买,倒不是他们舍不得花钱,而是觉得没必要。
安清是觉得她能带东西回去老宅已经是看在苏承文的面上了,而苏承文却是知道自家父母的性子,他要是这次买了好的。回头他们指定又会胡思乱想,倒不如别买那些奢侈的,省得之后麻烦。
两人装了一大包东西,大多都是便宜的烟酒,然后又去买了些肉和菜,统共加起来也不过才三十块钱不到,放在自行车后面装上的篮子里,等着吃了饭收拾完屋里,下午快三点了,他俩才骑着车回了黄水村。
在村里哪家要是起新房子不是小事,周围邻里关系不错的都会来个人帮忙,在加上那些专门请来的木工,苏家以前空荡荡的院子里站了老多人。
苏承文两人回去的时候,还没进院子,就有人跟他俩打招呼。
“老三两口子回来了,这老久没见你们了,最近还好吧?”
苏承文回道:“挺好的。”
“那当然好了,我说王家大哥,你可不知道吧,老三他们在镇子上做生意,那米花糖卖的老好了,肯定赚不少钱,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带点回来让婶子也尝尝鲜?”一个和苏三春差不多年龄的中年女人阴阳怪气地说道。
苏承文瞥了那女人一眼,是村里嘴最碎的陈秀娥,平常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的,所以聪明的没接那些酸气十足的话,只是笑着对着两人说道:“王叔,秀娥婶,谢谢你们来给我家帮忙。”
“客气啥啊,我们家以前起房子你们不也来帮忙了吗,你看你推着车还带着东西,赶紧进去吧,老苏和老嫂子都在院子里。”村里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淳朴的,王家男人听着苏承文的客气连忙笑着回了句,就去忙手头的事情去了。
苏承文也没多说,对着陈秀娥点点头就推着车和安清一起进了院子。
陈秀娥撇撇嘴,这都说老苏家的三儿子在镇子上赚了钱了,看这回来大包小包的就知道没假,陈秀娥瞅了眼苏承文自行车篮子里的东西,眼馋了一会,想凑上去瞅瞅是啥,却被别的人叫去了帮忙。
苏承文两人进了院子后,又遇到不少人跟他们打招呼,安清对村里的人都不熟悉,不过倒也没失礼,一路上见着有人打招呼的,男的就叫叔,女的就叫婶子,年龄相仿的就笑着点头示意,倒也让人挑不出刺来。
等着进去之后,在招呼着众人干活的牛巧云和苏高远都看到他俩。
苏高远还惦记着那天的事,拉着脸不搭理两人,牛巧云见老头子不动自然也是挂着脸,还是苏夏娇走了过来。
“三哥,你回来了?”苏夏娇高兴的拉着苏承文,直接无视了安清。
安清也没在意,只看着她拉着苏承文撒娇。
“今儿来的人还挺多,大哥和二哥咋没见人?”苏承文瞅了一眼人群问道。
“大哥带着雷师傅他们去后山上找桩子去了,二哥在后面扎桩的地方帮忙。”苏夏娇说完,瞅了眼四处后才小声继续道:“三哥,昨天的事我跟妈说了,她说等房子立桩之后,她就去李家。”
苏承文点点头没说话,正巧这时候丁兰从厨房里转出来,一眼就瞅到了苏承文两口子,特别是自行车篮子里的大包袱,笑着就走了过来,“老三,你们回来了?咋还带了东西,这一大包装的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