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你看不出来,岭南考察团正是因为你阻挠邱绪峰同志的正常提拔,而推迟了访问。如果不是升平同志敏锐地发现了邱绪峰同志的能力,竭力向我推举邱绪峰同志担任宝市的副市长,我们不但会错过一位优秀的好干部好人才,还会因此错失岭南省考察团对燕省的访问和投资!”叶石生憋了许久的不满终于发作出来,冲崔向好好说出了心中的怒气,然后余怒未消地一摆手,“散会!”
叶石生拂袖而去,留下一众常委面面相觑。大家心思各异,但有一点让大家认清了形势,就是叶石生毕竟是省委书记,是一把手,他一旦权威发作,还是有巨大的威慑力的。
崔向脸色变幻不定,虽然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表面上还是强作镇静,不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失态。只是他的内心闪过了一丝慌乱和不安,邱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既然邱家在岭南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为什么邱绪峰还非要呆在燕省?
不解归不解,崔向更大的担心是叶石生的强硬的态度。他的忧虑是,难道叶石生和邱家走近了?就算叶石生没有和邱家走近,但他突然发作的态度也让崔向暗暗吃惊,叶石生不是一向胆怯并且温和吗?难道现在有了底气,慢慢地变得硬气起来?
叶石生的强硬和掌握一切的权威,是崔向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他一个人在会议室呆坐了半天,最后才猛然下定决心,一时的失败不怕,来日方长。过年的时候到京城好好活动一番,和付家好好谈谈,再和京城的后台接触一下,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至于邱绪峰,算了,一个宝市的副市长,就算进入了市委常委会也影响不了大局。唯一让崔向不放心的是,好象最近夏想十分安稳,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他也应该知道了外经贸部的事情,难道他没有密谋什么?
对于今天叶石生的当众指责,崔向虽然觉得有点大失颜面,但毕竟在官场沉浮多年,谁没有被一把手训斥过?正常现象。一时的胜负不能说明什么,他总有反败为胜的一天。
夏想还真没有密谋什么,他在安排过年时的事情,因为他得到消息,过年的时候,先是年前夏安结婚,年后又是邱绪峰结婚。夏安在燕市南面,京城在北面,他过年期间看来不得安宁,得先南后北跑个不停了。
邱绪峰调任宝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邱绪峰很高兴地给夏想打了个电话,一是对夏想表示谢意,请他年后务必到京城参加他的婚礼,二是想找个机会,在年前和曹永国见上一面,希望夏想能安排一下。
夏想想了想,虽然觉得今年的年过得太忙了,事情太多,应接不暇,但还是答应了邱绪峰的要求。邱家此次展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影响到了燕省的政治格局,也对叶石生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夏想在得知了省委常委会上的一幕之后,第一次对邱家有了全新的认识。
PS:以下广告,免费:【隆重介绍好友的一本官场小说《官色》 步步高升,打造官场神话;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道不尽的官场争斗,看不完的各色美女。】
第396章 机遇来临
第396章 机遇来临(第三更,还不给月票吗?)
邱家不缺能人,懂得充分利用经济的力量。以经济来影响政治局势,是极其聪明的手段,比起单纯的政治对抗要高明许多。政治利益,经济先行,在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的今天,岭南省一个省委书记的影响力,可以和西北等偏远地区数省相当。
没办法,谁让人家手中拥有巨额的投资!
当政治斗争上升到一定阶段,到了只依靠政治资源谁也对谁无可奈何之时,决定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谁手中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通俗地讲,就是看谁的钱多。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一样,世界上的老大,永远是最富的国家。武力并不是决定性的力量,手提核弹要饭的国家,看上去吓人,实际是外强中干,差不多饿得前心贴肚皮了。挥舞着大棒要饭,其实和低声下气要饭一样,是没有什么尊严的。
不过似乎忽然之间,外经贸部和燕省省委之间的芥蒂不见了,外经贸部既没有再提商调的事情。燕省也没有就产业结构改革提出全新的政策,仿佛突然之间就风平浪静了。不过夏想却并不乐观,他仿佛嗅到了一股山雨欲来之前的气息,总觉得在事件背后还在酝酿着什么变故。
因为他问了连若菡,吴才江是不是收手了。连若菡却说,吴才江已经置身事外了,但易向师不但没有收手,可能得到了上层的授意,还要继续对燕省的产业结构提出新的意见。现在已经不是调不调夏想的问题了,而是上层中有人对燕省的政策不满,又或者是,对叶石生或范睿恒不满。
夏想无语,他再一次成为引发事件的导火索。但是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挑战是事件,其实在他看来也是机遇是好事。
吴才江本身职务不高,现在刚刚升到教育部任副部长,但他目前是吴家代言人的身份,基本上等同于吴家接替人,他的话就具有了相当的份量。夏想也有理由相信,连若菡最初找吴才江提出调他入京,吴才江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答应下来,当时肯定没有和燕省叫板的意思。后来易向师故意挑了自己上班的第一天发出商调函,也许是想给叶石生一点难堪,也许是玩笑,相信巧合的可能性最小,但叶石生丝毫不给面子,反而激起了易向师对叶石生的旧怨。
至于其后外经贸部对燕省的产业结构委婉提出批评。并且上报了分管副总理,恐怕就不仅仅是私人恩怨,应该叶石生的态度正好激怒了易向师,让他对燕省的不满再和对叶石生的不满一起发作出来,而他同时又知道上层有人对燕省的滞后和保守的不满由来已久,就借机提了出来……然后就有了何副总理出面的事件。
何副总理出面,也不一定是总理或说国务院的态度,很有可能是他个人的态度。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夏想也无法猜测得到,以上也只是他粗浅地分析,要不是事关他的切身利益,他才懒得费脑筋去想燕省在上层心目中的形象。
也不知道年后又会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夏想无奈地一笑,算了,不想了,还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再说。
转眼就到了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