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第一次成立暨动员大会,正式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宋朝度主持会议,省委书记叶石生,省委副书记、省长范睿恒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叶石生和范睿恒不过是走走过场,说了一些勉励和振奋人心的讲话之后,就交给了宋朝度。
宋朝度先是感谢省委省政府对领导小组的重视,然后也发表了讲话:“燕省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因此成立了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单城市和宝市两个试点城市入手,着重研究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谓任重而道远。领导小组不但肩负着指导两市试点改革的重任,同时又要为下一步全省推广两市模式起到总结经验的重要作用。在座的同志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来到领导小组,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要看成一次巨大的机遇,也是对自身的有益的挑战……”
宋朝度的讲话也确实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相当于给所有人都打足了气,加满了压。
随后,宋朝度又宣布的人员安排,夏想为综合一处的处长,负责和两市联络项目。具体指导两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基本上相当于副组长的权力。彭梦帆为综合二处处长,协调省里下拨资金的调配和计划,预算两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额外资金,相当于掌握了财政大权。
最后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组长安逸兴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先是发表了一番例行的感谢讲话,然后又讲到了今后的工作重点,都是一些大而空的论调。当然,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是新兴事物,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拿来可用,夏想就能非常理解安逸兴的没话可讲的苦衷。
散会之后,宋朝度让安逸兴、夏想和彭梦帆留下,又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会议。
四人之中彭梦帆年纪最大,他50出头,或许是保养较好的缘故,显年轻,看上去不过45岁的样子。面色不错,除了额头上的头发比较稀少之外,基本上保持着不错的风度。
安逸兴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说话时慢声细语,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非常有耐心并且细心的人。
宋朝度留下三人,自然是为了交待工作上的事情。领导小组的成立不但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连外经贸部和国务院也表示了相当的关注。外经贸部部长易向师还亲自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同时也寄语宋朝度,说了一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易向师的意思宋朝度自然清楚,是劝勉他,不要小看一个领导小组只领导了两个试点城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试点成功,领导小组将会辐射出巨大的能量。成为影响燕省政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
宋朝度先是介绍下了一个几个人,然后又重点介绍了一下夏想:“夏想同志在坝县的时候就有过招商引资的成功先例,在城中村改造小组时,又先后为天安房产出谋划策,投资了十里铺蔬菜批发市场,为达才集团规划了人民广场,为远景集团设计了森林公园,随后在安县,又有度假村、子高公园等成功的投资项目,我认为夏想同志在商业方面有过人的才能。由他来具体指导单城市和宝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是最合适的人选,大家有没有意见?”
安逸兴微微有些动容。
他原本是省政府办公厅几个副主任之中,资历最浅的一个,排名最靠后,基本上事情很少,没什么发言权。办公厅副主任众多,主任由省政府秘书长兼任,副主任一般也由副秘书长兼任,和他一样不挂副秘书头衔的副主任也有几个,都比他位置靠前,他唯一感到自傲的就是他是正厅级待遇。
按说43岁的正厅也算出类拔萃了,可惜待遇上去了,实权却没有,只混到了副主任。正厅待遇还是他的后台临退之时,提出的交换条件破格为他提上的。只是当时明明答应好要提他到正厅,任主任的,后台一下,答应的人却变卦了,只提了级别,没安排相应职务,安逸兴就觉得无比憋屈。
憋屈也没有办法,上头没人,他又不被上级领导欣赏,只能埋头苦干了。还好政府办公厅里副巡视员还有好几位,比他还有所不如,他也就平衡了心态。
宋朝度上任副省长之后,他就及时向宋朝度表示了靠拢。宋朝度一开始对他的示好不置可否。他也就死了心,认为身为省委常委的宋省长肯定不会看上他一个无根无底的副主任。不料在成立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时,宋朝度突然找他谈话,提出要让他兼任副组长,同时主持日常工作。
安逸兴对领导小组的认知只停留在初级层面,也是认为领导小组多半是一个试验品,只是为了应付上层不得不成立的一个机构,估计顶多用上一年半载,即使不会撤销,也会形同虚设,每天就是来点个名,然后就连人影也找不到了。
宋朝度找他,没有给他描绘什么美好前景,只是告诉他一句话:“我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不会虎头蛇尾,你来主持日常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你要是觉得合适就过来,不合适,我也不勉强你。”
安逸兴对宋朝度了解不多,只是觉得宋省长年纪不大,但最是沉稳,话不多,但往往一句话就点到关键之处。而且宋省长经历过起伏之后,依然坦然自若,他就对宋朝度多了几分钦佩和欣赏。
宋省长既然说出了这么有力度的话,安逸兴就觉得他在省政府办公厅不上不下,也看不到以后的远景,现在有向宋省长靠拢的机会,岂可错过?就算失败了,总算也拼搏了一次,也算对得起自己了,就郑重其事地答应了下来。
对于夏想,安逸兴也略有所闻,但在宋省长安排职务时,他就知道虽然他是名义上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组长,但夏想身为综合一处的处长,才是整个领导小组,除了宋省长之外,最有实权的人。
安逸兴微有不满,一个27岁的年轻人,如何能担当起整个领导小组的重任?宋省长为什么就那么信任夏想?况且夏想才是处级,在和单城市、宝市的党政负责人打交道时,很容易被人轻视……在他听到宋朝度介绍了夏想的事迹之后,他才大吃一惊,原来夏想不仅有许多明面上成绩,象人民广场以及森林公园的幕后推手也是他,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至此,安逸兴对夏想才有了全新的认识。
彭梦帆是几人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50岁才是处级,基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调他来领导小组,他基本连想法也没有,来就来,在哪里都是干工作做事情。只不过当他来后才发现,名义上的主持日常工作的人比他年轻不少,而最有实权的人夏想才27岁,也是正处,就让他多少有点心理不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