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冠群的热切之中还有几分真意,夏想也看了出来,可能他也是念在当年曹永国对他还算可以的份上,所以对自己也有一份好感。
“小夏怎么有空来看我了?”直接称呼夏想为小夏,郑冠群的话透露着亲切和热络。在夏想面前他可不敢摆政府秘书长的架子,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丁山和夏想的关系谁不清楚?同是秘书长,他和李丁山的地位差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更不用提夏想在市委里面的人脉,即使现在王鹏飞调走,来了一个付先锋和夏想似乎不对,但不提方进江和夏想之间一向的私交以及陈风对夏想的维护,就是胡增周,据说都和夏想关系不错,郑冠群就清楚,如果在市里有事要办,他说话未必有夏想说话管用。
夏想也从郑冠群的眼中看出了亲热,他从来不在人前托大,郑冠群姿态再放低,人家也是副厅级,比他级别高,他就必须拿出足够的尊敬出来。夏想不失恭敬而又随意地说道:“我陪梅县长前来市委汇报工作,真好路过您的办公室,就想起胡市长说过,您和胡市长是旧友,不免有些好奇,正好没事,就过来坐坐,希望不要打扰了秘书长的工作才好。”
“哪里,哪里!来我这里,随时欢迎。”郑冠群脸上的笑容更热切了。
夏想的话里话外透露的信息,可是让他既惊又喜。
夏想一句话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首先陪梅晓琳来市委汇报工作,表明他和梅晓琳的关系不错,梅晓琳即将调回京城,她来市委,必定是因为安县的后继人事问题。其次,夏想提到胡增周,是有意表明立场和态度,是一种示好的表现。最后一点,郑冠群由安县的人事问题,联想到崔向向他暗示将要调到他到省委宣传部任常务副部长一事,最关键的一关是梅升平,而梅晓琳是梅升平的侄女,夏想陪梅晓琳前来市委,梅晓琳是关心安县的人事问题,难道说他是关心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人选问题?
郑冠群对能够升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期望很大,不仅仅是他可以借此机会由副厅跨入正厅,而且进入省委宣传部之后,眼界大开,层次也提高不少,比起一个市政府的秘书长可是强了太多,而且升迁的可能也大。
PS:刚从外面回来,本来想等下午的章节出来,一起发,但想到也许还有兄弟等着看,就急忙先传一章上来,确实是实心实意为兄弟们着想。只是今天的月票太少了,前面一路飞奔,后面追兵逼紧,只有老何原地未动,兄弟们,帮帮忙,快救老何一把,拜托了。第二更晚8点左右,感谢。
第463章 着手布局
第463章 着手布局
只是郑冠群却心里清楚。崔向提他上去,就算勉强通了任命,以后的工作也不好开展。他虽然人在市委,但对省委的一举一动也是无比关注,也十分了解崔向在省委里面的地位和份量。表面上看崔向很强势,又和三四名常委抱团,有几次斗争似乎也取得了胜利,但实际上叶石生和范睿恒越来越有走近的趋势,而且表面上看各自为政的常委并不团结,但实际上有几人之间却有一个人可以将他们维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夏想。
夏想随时有让几名常委发出同一个声音的影响力,只需要给他制造一个机会就可以!
对于崔向为何要调他到省委宣传部,郑冠群心知肚明。一脚踢开丰利不是叶石生就是范睿恒的主意,崔向被迫应战,想让自己替代丰利成为他的传声筒。自己到了省委宣传部后,如果紧跟崔向,势必再次成为叶石生或范睿恒的打压对象,被书记或省长看了心烦的人,在省委里面会有好日子过?想到在夹缝中左右为难,郑冠群甚至觉得宁肯呆在市政府,也好过到省委当政治牺牲品。
但崔向已经提了名。又不能不服从组织安排。郑冠群就一直琢磨想一个什么办法,就算做不到左右逢源,也不能在崔向一棵树上呆死才好。实际上自从他和胡增周叙旧之后,和崔向之间的关系也淡了一些,当然表面上的友好还在维持。
也并不是郑冠群见异思迁,而是他也因为崔向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反对,让他感觉在政治理念上和崔向有所不同。
郑冠群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
当然,他从内心深处还是对崔向有感激之心,是崔向扶他到了政府秘书长的位子。
夏想开口一说话,郑冠群就心思活泛起来,大概猜到了夏想的心思。
谁都知道夏想和梅升平关系良好,就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也未必在梅升平面前说上话,夏想的话,在梅升平面前却最管用。郑冠群就知道,夏想是来试探他来了,因为崔向也说了,他任命的关键卡在梅升平手中,组织部不放行,崔向也使不上力。而崔向向来对梅升平又没有太大的制约力,因为梅升平在燕省不培植自己的势力,无欲则刚,崔向找不到机会卡梅升平的脖子。
只能靠副书记的身份向梅升平施加压力,只是梅升平是不是卖帐还两说,反正崔向也没有权力免梅升平的职,而且组织部号称天下第一部,也确实权力极大,梅升平又是散淡随意的性子。让崔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想起夏想对梅升平的影响力,郑冠群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虽然也知道到了省委宣传部以后,要在崔向和叶石生之间走钢丝,不好走,而且危险,但官场中人都珍惜每一次升迁机会,否则下一次有可能一辈子也等不来。钢丝走得好,也能走成平坦大道,许多人想走还走不上!实际上,郑冠群想要前进一步的愿望也是非常强烈的。
“呵呵,我知道小夏和胡市长交情莫逆,早在章程市的时候,胡市长对你就十分欣赏了。现在他在燕市,和你还是来往密切,由此可见,胡市长和你都是念旧之人。”郑冠群就先套近乎,感慨地说道,“其实我也是一个念旧之人,和胡市长叙旧之后,相见恨晚。而且经过一段接触之后。我被胡市长深谋远虑的智慧和高瞻远瞩的观点折服了,我现在深受胡市长的影响,由以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不理解,转变为理解并且大力支持。”
郑冠群是聪明人……夏想听完郑冠群一番话,立刻得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