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想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于他根据后世达才集团发展的思路以及综合现在对成达才的认知。成达才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商人,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企业家,他的骨子有一种文人的气质,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有一种大同的理想。
尽管说来夏想和成达才交往不是很多,但有时不用太多的当面交谈,他也能深刻地体会成达才的内心,因为成达才出版过几本随想录,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心声。以前,夏想只当成一个企业家为图虚名花钱出版的垃圾文字,后来他认识成达才之后,才觉得他的为人有非常真实的一面,就认真读了读他的著作,也从侧面更真实地了解到了一个作为文人的成达才的所思所想。
当然,夏想也不是一个想当然的人,不会只凭他的判断就敢贸然向陈风做出100亿投资的承诺,而是在他前些日子联系沈立春的时候,委婉地提出了如果在燕市有可能有一片新城让成总尽情实现他的产业地产的梦想的话,成总会拿出多少钱来为梦想付费?
沈立春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一个数字,100亿!
阳光城受环境所限,处于市区和郊县的夹缝之间,尽管也算是产业地产的雏形,但对于成达才心中的抱负来说,还是局限性太大,没有大展手脚的空间。
夏想就知道,成达才必然愿意为新区埋单,前提是,要给他足够的优惠政策。
在前来拜见陈风之前,夏想已经打电话和成达才约好了面谈的时间,当然,他并没提到新区问题,只说有要事相商。成达才也没多问,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夏想也多少有点自豪,现在成达才是燕省商界的头号人物,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就是一个副市长想见成达才,也未必一个电话就能约好见面时间。而他只是一开口,成达才毫不犹豫就说好了时间,也是对他十分重视的表现。
所以他才信心十足地对陈风说出了达才集团。
“达才集团?”陈风听了夏想的话,沉吟不语,过了半晌才说,“也只有达才集团有如此魄力和实力,但问题是,你有把握说服达才集团?”
“有。”夏想斩钉截铁地说道,陈风不清楚达才集团的发展思路,更不知道成达才对于产业地产的热切,也不了解产业地产的概念,不过夏想现在也不必急着向陈风解释清楚,只要告诉陈风他能够让达才集团投资即可,“我保证说服成达才……”
PS:夏想正一步步向他的梦想走近,要挥洒他心目中的如画江山,既是梦想,也是理想。老何的梦想和理想是,为所有喜欢官神的朋友,写出一篇如画江山的精彩故事。因此,需要兄弟热切的鼓励和援手,周一,求各种票票,月票,推荐票,票票需要。有许多VIP朋友不爱投推荐票,其实推荐票免费,投给官神,既让官神的各项数据前进大步,又可以增长积分,何乐而不为?月票尽可能支持,推荐票请大力支持,感谢。
第507章 布局和收盘
第507章 布局和收盘
陈风也足够爽快地说道:“你负责投资。我负责通过燕市和燕省的立项,在没有得到成达才的保证之前,我不会向市里和省里提交增设新区的提议。不过环城水系的事情,现在倒是可以提上日程。”
夏想见事情谈妥,呵呵一笑:“如果增设新区可行的话,市政府也得多少出点钱,是不是?”
“别盯着市政府的那点钱。”陈风笑了,为夏想算了一笔帐,“盖区委区政府大楼,不得市里出钱?铺路架桥,许多市政设施,还有新增不少政府人员的工资,等等,哪一项花钱少?市里最少也要支出10几个亿!”
“不能只算支出不算收入,新区成立之后,说不定两年的税收就自收自支了,再说又能拉动多少内需,带来多少就业机会?陈书记,不管从哪个方面算,您做的都是一笔划算的生意。”夏想在陈风面前,说笑自如。很少有刻板做作的时候,这也是陈风格外喜欢他的一点。
陈风呵呵一笑:“好了,你也去向增周汇报一下,由你出面向他说明,也显得正式一些。一有达才集团的确切消息就告诉我,也好让我心里有数。”
夏想点头答应,他也早有打算就是要亲自向胡增周汇报一下,否则会让胡增周对他有意见。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门外传来了胡增周的声音:“陈书记在不?我有事向您汇报一下。”
正好胡增周不请自来,夏想也就省得再跑一趟,就等胡增周向陈风说完事情,将刚才的事情又向他汇报了一遍。
胡增周以前就听过夏想的详细思路,其实心中对环城水系和增设新区一直充满期待,但条件一直不成熟。在燕市刚刚成为第二批试点城市时,他就开始暗中筹划此事,但毕竟事关重大,前期投资是个关键,也就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他也想过要和夏想详谈一下此事,没想到还没有来得及主动去找夏想,夏想就主动现身了。
胡增周就觉得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他的心情:喜出望外,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夏想的举动:雪中送炭。
等他再听到夏想准备出面说服达才集团投资100亿之时,他激动地握住了夏想的手:“夏想同志,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你表示由衷的感谢!”
夏想现在是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的人,他到下面的地市,身份就是省里的领导,尽管级别不高,但权力不小。胡增周如此郑重其事地向他表示感谢,虽然夸张了一些,但也不算特别突兀。主要还是夏想考虑得太周到了,让胡增周喜出望外得有些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