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

第1906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只是将刘一琳当成一名极难对付的政治上的朋友,有可能的话,或许会成为利益大于分岐的有限同盟。
要了菜,没要酒,两人的心思都不在吃喝上面,只简单吃了一点,刘一琳就饶有兴趣直视夏想的眼睛,笑道:“没想到夏市长还挺有耐心,我以为您早就主动来找我问一些事情了,没想到一直忍着不说,真让人佩服。”
夏想摆手:“凡事不可强求,好感是建立在双方都有诚意的基础之上。”
“意思是说我的诚意不足了?”刘一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伸了一个懒腰,就显得胸前饱满而充实,夏想却假装不见,只是微笑不语。
刘一琳见拿捏不过夏想,就只好摇头笑了:“好,我就告诉您哦呢陈的背景好了,他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PS:兄弟们有月票就支持官神两张吧,前面的大神们不更新就发两个单章求票,老何今天万字更新完毕,同时为了争取生存的空间,也只好再喊几嗓子。大神求月票是求荣誉,官神求月票是求生存和发展,求奋发的动力。官神,更需要兄弟们的热情之手的呵护。
第791章 纠缠,九号公馆
第791章 纠缠,九号公馆
哦呢陈早年是郎市市委组织部的干事,八十年代初下海经商,成立了卓越公司。凭借其曾经在市委组织部的关系,找朋友拆借了50万投资农产品,不料赔得血本无归。后来不知怎么就看中了木材生意,投资木料,赚到了第一桶金。
其后,哦呢陈开始涉足房地产。
其实哦呢陈涉足房产地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当时郎市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建筑公司郎市三建依靠职工集资、银行贷款和投资者的数千万购地款,征用了市郊约800亩土地,并将其中大部分转卖了出去。多数土地都没有办理土地证,投资者手中的凭证就是一张收据和一纸与郎市三建的购地协议。
一年后,郎市三建正在开工建设的小区因为没有土地证被政府勒令停工,投资者由此开始上访。而在“烂尾”的这段时间里,地价逐渐涨了起来,原来几万元一亩就能批出去的地,几年之内价值已经翻了几番。
与此同时,郎市三建因为内部原因也资产重组,改制成了私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郎市的规划也做出了调整,涉及这片土地的行政区划也有了改变,由市郊划归了市区,价格再次翻番。由此,纠缠数年的土地纠纷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因为价值的增加,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0年2月,哦呢陈开始插手郎市三建的改制。他先是用了某种手段赶走了郎市三建的法人代表崔建,让他的大哥陈大头担任了法人代表,然后又伪造了一个3000万的欠条。凭借此欠条,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02年的时候将郎市三建名下价值至少数亿元的800亩土地裁定给了哦呢陈的卓越公司。
而实际上裁定给哦呢陈的800亩地皮,其实400亩已经卖给了400多名投资者,法院的判决造成了一女二嫁的后果,从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此时,地皮价格再次升值,投资者上访不断,纷纷要求拿回土地所有权,而且以原来郎市三建的法人代表崔建为首的投资者,强烈要求法院撤销判决,还投资者一个公道。
但随后不久,崔建和所有投资者都集体失声了,因为他们都相继受到了人身威胁,有人家中被丢了砖头,有人收到了恐吓信,有人的汽车刹车失灵,等等,在要财还是要命的选择面前,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选择了后者。
再后,哦呢陈空手套白狼得来的800亩地皮,升值了数十倍,他也一跃成为郎市实力最雄厚的民营企业家!
800亩地皮,哦呢陈开发了400亩,还余下400亩,2003年底,正当哦呢陈准备出手套现之时,意外又出现了,古向文和艾成文分别来郎市上任,郎市变天了。
市长和市委书记一换人,原郎市三建的法人代表崔建又重新组织了投资者,并且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艾成文,要求艾书记主持公道。据说当时艾成文拍案而起,大为震怒,当着崔建的面亲自打电话给法院院长,要求撤销当时的判决。
法院表面是独立的司法机构,实际上,还是要听从书记的指挥。院长一听就立刻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查封了剩余的400亩地。
哦呢陈自然不干了,也迅速行动起来。不久之后,常务副市长瑞根向中院做出批示,要求中院暂停撤销判决。
按理说一个是书记发话了,一个是常务副市长的批示,书记的话当然份量更重,但让崔建等人目瞪口呆的是,中院在接到瑞根的批示后,立刻又解封了400亩地皮,声称经调查,当时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地皮就该归卓越公司所有。
书记的指示抵不过常务副市长的批示?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然而让不少人更加不解的是,法院不听从艾成文的指挥,艾成文居然没有了下文,不再插手此事,也不知是知难而退,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在外人看来,是明显被瑞根和哦呢陈压了一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