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度很清楚范睿恒想要留下邵丁的用意,也是出于保护谭国瑞的需要,或者更直接地讲,也是为他自己着想,防止事情意外有变,可以在关键时刻拿出谭国瑞当挡箭牌,拿邵丁当替罪羊。
亚林公司的黑锅,万一事发,总要有一个人来背。
宋朝度对于上次和范睿恒的长谈,其实并不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谈话,因为范睿恒并没有做出多少让步,虽然态度不错,说是中组部点名要夏想,他也不好不给中组部面子,话虽然委婉,但还是没有明确在夏想前往中青班的问题上做出承诺。
诚意不足,虚晃一枪,宋朝度就不太满意,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气要生。因为他清楚得很,中组部点名要夏想不过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部长,在一次座谈会上偶而说了一句燕省有一个最年轻的市长,如果他能来中青班,将会是中青班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也许只是随口一说,也许是替别人传话,不管是哪一种,都不会对燕省的决定产生直接影响。
燕省的事情,还要燕省省委来拍板。
同时,宋朝度也想,谭国瑞一系列的手段都在针对他,他岂能轻易放过谭国瑞?而范书记的意思显然是想要公开表彰谭国瑞在处理亚林公司事件上的成就,借以将所有的问题掩盖。
邵丁很聪明地选择了辞职,是识时务。范睿恒不放,是留了后手。但宋朝度肯定会选择最符合个人利益的立场,因为第二次研究中青班人选问题的书记办公会召开在即,据说,在范睿恒的暗示下,王鹏飞出面做通了马霄的工作
PS:马上还有更新,求推荐票
第1065章 事情,面临重大转机
第1065章 事情,面临重大转机
“范书记说得对,邵丁同志辞职的做法太冲动了,我也认为省委不应该批准邵丁同志辞职。”宋朝度顺水推舟,他对邵丁本人没什么看法,邵丁是不是在职,对全局影响有限。
范睿恒点头:“那就让马霄先和郎市市委打个招呼。”
宋朝度没有异议:“就按范书记的指示精神办。”
谈话进行得很顺利,范睿恒心中还算舒坦:“明后天抽个时间再研究一下中青班的人选问题,中组部催得紧。”
宋朝度也没有不同的意见,有矛盾不会摆到明面上,许多问题都要留在幕后解决:“正好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到时再会上交流一下。”
宋朝度走后,范睿恒琢磨着刚才宋朝度的最后一句话,心里有点起伏。今天的谈话似乎太顺利了一些,宋朝度打的是什么算盘?
如果说宋朝度就此放弃保下夏想,范睿恒自然不会相信,他太了解宋朝度了,宋朝度做事情从来不会半途而废,而且夏想在天泽还在大刀阔斧地推进经济发展,没有一点想要离开的意思。
其实范睿恒也有点佩服夏想,因为夏想不但非常镇静,依然有条不紊地完成手头的工作,还一点也不拿手中的底牌来向省委提条件。以夏想手中的筹码,真要要胁省委的话,连他都要皱眉。
但搬开夏想又势在必行,政治上的事情,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有时上头的命令你认为再不合情理,再不通人情,也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除非你有足够的底气和后台。
可惜范睿恒两者都没有,还有一点,夏想和他关系不大,他没有必要为了夏想而得罪上头。再有牺牲夏想也符合他的个人利益,因为夏想是宋朝度太强有力的急先锋了,他和宋朝度之间的联合出手,几乎令人防不胜防。
据可靠消息,成功地化解了安兴义的危机并且逼迫得邵丁不得不辞职的幕后人物,正是夏想。
宋朝度有夏想,如虎添翼,让夏想安稳一年,远离权力核心,至少在一年之中,宋朝度就无法对他形成强有力的威胁。
不过,范睿恒心中还是隐隐担忧,天泽的局势会不会有失控的危险,皮不休调查彭云枫,夏想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表态,不符合夏想的性格,难道说,又是一个陷阱?
不管了,天泽的局势如何,让天泽一帮人应对就行了,他眼下更操心的是如何将亚林公司的问题完全捂住盖子。他也相信的是,宋朝度但凡有一点政治智慧,也不会去点燃亚林公司的火焰,太容易烧起大火了,也容易和数个从亚林的大锅中捞肉吃的常委结仇,宋朝度需要做的是团结,而不是敌对。
范睿恒就想,事情还在控制的范围之内,留下邵丁,按下亚林公司的苗头,他还是从容而淡定地掌控了大局的省委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