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仁礼很清楚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所以心中也是担心会有进一步的行动,如果事情再闹下去,绝对会在他在履历上写上极不光彩的一笔。但事到临头,职务所在就是责任所在,即使知道对方也许还会贼心不死,他也要硬着头皮顶上。
夏想已经从容脱身了,好,他就可以轻装上阵,不用事事顾忌到对夏想前途的影响,邱仁礼主意既定,目光落在孙习民的身上,心中闪过一丝遗憾,习民同志,万一再有不可控的事态发生,对不起,如果对方的攻击目标还是你,就只能让你受委屈了。
邱仁礼刚刚宣布完毕,下面就乱成了一团,也不知是哪几个地市的代表闹了矛盾,先是互相敌视,然后吵嘴,再后竟然推搡成一团,差点打起来。
打闹还是小事,几个代表碰头小声说了几句,似乎达成了什么共识,派出两人上前,快步走向主席台,再次向主席台提交了议案
议案没有落在孙习民手中,也没有落在程在顺和陈亥风手中,落在了人大副主任杨松达手中。杨松达接过议案,没有和陈亥风一样当众宣布,而是越过陈亥风和程在顺,直接递到了邱仁礼手中。
简直是胡闹台,还没完没了?邱仁礼正要发作,接过议案一看,不由愣住了,上面密密麻麻有上百人签名,联名提名秦侃为省长候选人
邱仁礼心中大跳,好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
第1786章 冲击波
第1786章 冲击波(第三更!)
薄薄的几页纸,此时在邱仁礼手中,分量极重。
只不过邱仁礼并没有立刻有所动作,而是将手中的议案轻轻放下,用征求的目光看向了孙习民。事关重大,他不能象程在顺一样不管不顾就直接抛出炸弹。因为炸弹虽然威力惊人,却还是会伤到孙习民。
如果由他亲自引爆,虽然伤敌,但同时也波及了孙习民的话,孙习民是否有怨言先不用说,肯定会让中央对他有所看法。若是传出省委书记打压省长的传闻,对他的名声极为不利。
邱仁礼身为齐省第一人,必须事事考虑全面。
孙习民猜到了什么,目光落在议案上,迟疑片刻,还是伸出手来。邱仁礼见状,就悄然递了过去。
难题,现在落到了孙习民的脚下。
其实邱仁礼并不知道此时孙习民的心情是何等的悲愤和无奈
孙习民从政以来,诸事不顺,未出京城之前还好,自从出京之后,在地方上处处受挫,尤其是燕省一任,背了一个天大的黑锅,回京停职休养期间,他成了笑柄。
虽然每日悠闲,不是散步就是在图书馆读书,但他内心的煎熬和折磨,谁能体会?
在燕省省长位上引咎辞职之后,他曾经失眠了大半年之久,头发也掉了许多,整个人瘦了十几斤。身心疲惫,万念俱灰,真想从此完全退出官场的是非之地。
只是心中总有一丝不甘,他在燕省任上,并非因为自身能力,而是因为时运不济。他就希望终有一日可以重返地方,利用自己的才能为国为民真正做些实事,也不枉为官一场,也为他自己在燕省的败走正名。
但……齐省一任,让孙习民更加心力交瘁,不管是从一开始的平民一系的拉拢和许诺,因为盐业问题让他和夏想再次对抗,还是因为随着盐业问题的尘埃落定,他才发现被人闪了腰,再到秦侃开始如毒蛇一样对他紧咬不放,而秦侃的背后,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方,还是平民势力。
就让孙习民悲从中来,他从初来齐省之时的热血沸腾,一心为民,到现在满目凄凉,身心俱疲,已经无力再抗争下去了。尤其是当他知道衙内和秦侃、程在顺走近,并且还坐在一起把酒言欢,而此时秦侃、程在顺和他之间较量正在如火如荼,衙内岂能不知?
明明知道,却依然和对手坐在一起,到底委员长是何用意?到底委员长在背后又和平民一系达成了什么共识?到底他在齐省是怎样一个尴尬的位置?
孙习民不想再深想下去,也不愿再去揣摩衙内在整个事件的背后起到什么正面或反面的作用,他只是知道,对于齐省也好,对于委员长也好,他已经无所亏欠了。齐省一任,他问心无愧,并且不想再受任何人的摆布了。
唯一在齐省一任之上亏欠的人……是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