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句话,叶天南近乎咆哮,震得话筒嗡嗡直响,秦侃手握电话,差点把持不住,本来的傲慢和自信荡然无存,连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口,任凭没有一官半职的叶天南如上级训斥下级一样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秦侃就知道,恐怕事情真的不妙了,因为叶天南代表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一方势力。叶天南越震怒,证明平民一系在此事上越被动。
到底事情要怎样收场?秦侃六神无主,方寸大乱
所有人都不知道事情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也都对夏想回来之后,没有起到丝毫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大感不满,众人所不知道的是,夏想早就猜到了结局。
而在随后,夏想在和孙习民面谈之后,他就更加坚定了他的推测,齐省局势,要大变了。
不是小变,而是大变巨变,是一场波及范围极广并且影响极为长远的巨变,其影响之深远,不但对齐省的政治格局和今后的走向奠定了基础,也影响到了国内整个政局的平稳,也间接地对岭南的局势产生了推动作用。
……两个小时后,中央的指示再一次传达到了齐省省委,经过政治局紧急磋商,原则上同意孙习民同志的辞职申请,有关齐省接任省长人选,会在晚些时候再进一步做出指示。
什么?齐省省委,除了夏想和邱仁礼之外,在听到消息的一刻起,都不敢相信中央真的批准了孙习民的辞职,怎会如此?
而在得知中央真的批准了孙习民的辞职申请后,秦侃眼前一黑,当场晕厥
不过秦侃晕倒得太早了一些,因为如果让他知道中央提名谁为省长候选人,他才更会绝望
第1790章 一手好牌
第1790章 一手好牌
中央批准孙习民的辞职申请,在孙习民的意料之中,在夏想的意料之中,也在邱仁礼的意料之中。
如果说孙习民在会堂之上当众提出辞职,着实让邱仁礼为之一惊,并且十分不解孙习民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那么在其后,在内部会议之上,孙习民依然坚持要辞职,邱仁礼就断定,孙习民去意已决。
不过此时,邱仁礼还是不能肯定孙习民的辞职能否得到中央的批准。
在夏想开口说出尊重孙习民的个人决定的一瞬间,邱仁礼心中的一个心结瞬间开朗了,不由暗道一声惭愧,别看他比夏想年纪大了许多,官场经验也丰富十几年,实际上在人性的把握和对局势的判断上,他比夏想的敏锐的眼光,还是差了一步。
孙习民顺势辞职,恐怕是心中的去意由来已久,正好借今天的特殊时期提出,既是配合130名人大代表提名秦侃的荒唐之举,为秦侃敲响最后的丧钟,又让中央可以拿他的辞职大做文章,埋下了拿齐省本土势力开刀的伏笔
孙习民辞职,既是个人的心甘情愿,同时又表现出被齐省本土势力逼走的无奈,一举两得,不管是总书记还是家族势力,势必会抓住大好时机,批准孙习民的辞职,造成既成事实,从而秋后算帐,无论是从掌控齐省的角度考虑,还是借机再打击齐省本土势力,都是一步好棋。
何况孙习民去职,还可以腾出位置,以便更好地掌控齐省,何乐而不为?
在夏想点明之下,邱仁礼一下理清了其中的环节。倒不是他真不如夏想目光敏锐和长远,而是他情急之下不够冷静。也正是夏想在常委会上轻描淡写的回答,才让他急躁的心理一下清醒了许多。
邱仁礼感慨万千,有夏想在身边,是福气。只可惜,夏想真要调离齐省了。要是夏想的调令晚两天签发该有多好,说不定运作之下,夏想正好顺势接任了省长。
虽然36岁的省长,国内从来没有过先例,但相信夏想也足以胜任省长之位。有总书记的赏识,有家族势力的力挺,再加上夏想担任省长也符合齐省的现状,除了夏想之外,还有谁对齐省的本土势力有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不过又一想,夏想此去岭南担任省委副书记,让他的副部之路走得更长一些,更稳一些,也未必不是好事。或许在夏想的帮助下,陈皓天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入常的砝码,一旦陈皓天入常成功,那么夏想的岭南之行,将是他一次镀金之旅。
虽然并不是十分清楚夏想是怎样在背后反手一击,让13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名秦侃,但邱仁礼心如明镜,在齐省一干常委之中,能让齐省本土势力服服帖帖,不顾一切当众反水,连程在顺的威望都压制不住,背后有如此巨大的推动力量,唯夏想一人而已。
没想到,没想到呀,邱仁礼心中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孙习民才来齐省不到一年,竟然是以一个惊天动地的辞职而告终,多少让人遗憾并且无语。再联系到孙习民在燕省的引咎辞职的经历,邱仁礼知道,再加上此次辞职方式过于激进,从此,孙习民将彻底告别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