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冷笑两声,将账单撕了扔进垃圾箱里。
白蕠在,郑建国也在。
他们都没打算看那计算的结果,他们心算过,帝都无线电厂就算加五成结算,都能小挣一笔,只加两成换成夏国币结算零件钱,他们造出的电视转内销,挣的相当多。
那怕不帖漂亮国的电视机品牌,这种纯进口零件组装的电视机,销售很容易。
郑建国此时说道:“他们这是计划外的产量,如果私下交易,这还能多挣一点。”
白蕠正准备说什么,付强高声说道:“无所谓,作大事的人,不争这一城一池的得失,小郑,去林鹤鸣教授那里看看,他请军电几位教授帮着完善的技术,还需要多久。”
白蕠问:“什么技术。”
付强摇了摇头:“这东西我不懂,从托西巴拉回来的实验中找到的一些东西,只知道一个是二十四年前尼索的技术,白昊说叫特零落。”
郑建国在旁赶紧说道:“是特玲珑。”
“对,另一个是白昊提出想法,林教授说他搞得定,叫栅状荫罩,这东西合起来能造非常漂亮的显像管,当然,还要加上从托西巴实验室弄回来的许多技术,这个我不懂,我就是想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今天这口气咽下了,不代表明天老头子我不翻脸。”
郑建国只是笑了笑,顺手拿起自己的门卡,快速的往实验室走去。
付强嘴上说不生气,可依旧骂道:“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老头子我一笔一笔给他们记下。”
这时,又有一份传真过来。
依旧是很正式的格式。
晋阳拖拉机厂的,张建业亲笔。
内容大概是,我们之前挣了点钱,这次若是后几批除草机漂亮国不收货,连同以前挣的,不赔钱就算了,赔一点钱也就算了,赔的多了,九厂欠他们一个人情。
付强看完,指着信:“看看,这货虽然滑头,可讲的还算是人话。”
白蕠点了点头,没错,这话至少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
第二六六节 九厂还是有底牌的
再说郑建国去了实验室。
一开门,屋内一股子酸臭味就往外飘。
郑建国马上问:“这么热,你们不开空调吗?”
距离近的一人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回答:“空调太费电了,一开空调万一跳闸,研究到一半就不废了。”
郑建国伸手去开空调,马上人有过来挡:“不敢开,那边机器足一千瓦呢,空调一开就跳。”
郑建国啪的一下将空调这边电源电闸推了上去,然后伸手就按开关,同时说道:“这屋子装的是二十五安的开关,配的是三十安标准的真正四平方的铜线,你让这空调给我跳个闸看看。”
林鹤鸣这才抬头:“我忘了,学校里我们那楼,开一个空调偶尔会跳闸,开两台必跳。大功率的实验仪器使用之前要先楼上楼下打招呼,否则难说会毁了谁正作的实验。这一忙,我就忘了说了,倒也习惯了满身汗作实验的感觉了。”
“说正事,付主任问,实验进行到那一步了。”
“这个。”楚鹤鸣拿着遥控器一点。
一个足有五十寸的大屏幕亮了。
“背投式,这东西缺点太多了。房间里不能有明亮的灯光,而且每秒只能显示二十五帧,清晰度也不行,而且还会闪烁。所以,造这么大是极限,造一百寸也行,那基本上看不成了。如果小一点,四十寸,效果还能再好点,这东西我们需要再研究。”
林鹤鸣解释完这个,又指向另一个。
“你必须承认,托西巴在电视机技术上绝对是世界顶尖的水平。他们实验中尼索的技术,菱形的技术,还有他们自己的等等,这些技术他们估计也是搞结合,但白昊脑子灵光。”
“纯平,二十五寸。”
这个时代的电视机,都是球形面的。
平面电视,根本没有。
郑建国凑了上去:“能亮不?”
“不能,还有几个技术没有完成。行输出变压……叫高压包你能听懂。这东西,咱们这次怕比小倭子强了。你是否知道,九厂有项新技术,再加上工电高压研究室的帮助,还有贺秋丰的改进,咱们的线圈效率更高,这东西,一万两千伏。”
郑建国追问了一句:“帝都无线电厂引进小倭子零件,还有沪市无线电厂引进的那显像管生产线,他们的高压包多少伏。”
林鹤鸣不知道。
有人知道。
一个年龄与他相近的人停下手中的实验说了一句:“六千伏左右,七千是极限,七千五一堵墙。”说完,继续他的实验。
林鹤鸣指了指他们的研究:“一万两千伏,给大显像管专用的。上下流产业配合到位,二十五寸电视机,材料成本能控制到八百以内。”
“懂了,我走了。你们需要什么就开口,顺便说一句,九厂是三线路,就算全京兆停电,九厂都不会停,实验室也不会停。最后一道防线,咱们有超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一串。”
林鹤鸣竖起大拇指。
然后继续他的实验。
他是负责光。
他在这实验中能帮上大忙,但其余的部分,还是军电请来的一个团队给撑着。
郑建国回到办公室,付强正对着电话骂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