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于良夜

第4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她如此“聪明”,居然连顺利取餐都做不到,好不容易按照指令在机身上戳戳按按拿到了一杯豆浆,不知道点错了哪个键,机器人原路返回了……
她只好打电话给前台,把机器人叫回来。
用过早餐,梳洗完毕,穿戴整齐,她实在不知道有什么事可干,百无聊赖之际,纠结了片刻,还是给孔峙发了条信息,说自己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了。
绝口不提昨晚的事。
孔峙也若无其事地说“那就提前动身吧”,让她多穿一点,穿得行动方便兼顾御寒。
颜乔一听就知道,这是极度耗体力的一天。
海城是被山林覆盖的海滨城市,所在的省份绿化面积高达百分之七十,当真当得起“清新”二字。
孔峙有个朋友大概六七年前竞到了政府的标,开始开山辟地,在荒山野岭大兴土木,筹建了一个新时代文明村镇,今年又靠山吃山,在周边落成了一个生态度假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年轻人想法多,点子新潮时髦,引用Bushcraft的概念,将轻量化野外露营做得风生水起,不少富家子弟的钱都进了他的腰包。
这次邀请孔峙,为的其实也是合作,只是关系过于亲密熟络,成交的几率反倒不大,就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让他们去山上玩玩。
一开始颜乔听说要进山,担心山路上碎石遍地会硌坏轮胎,出发前特意提醒孔峙在后备箱存一个备胎。
当时她不理解孔峙为什么要笑,后来驶上山路才知道是自己多虑了。
海城的文化底蕴没那些历史名城那么厚重,保留下来的习俗多过文化,十来岁辍学打工是当地的常态,因此出了许多拼搏奋进的实干家,富豪多不胜数。
只不过由于隔岸就是海峡,政治环境敏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闷声发大财,就算靠着海也不比谁家邮轮大,而是比谁家房子建得雄伟壮观,村里的房子个个建得跟城堡似的,“村”得和其他城市很不一样。
正因为有他们这些企业家做贡献,海城的GDP在全国数一数二,政府自然不缺钱,山路修得比城里的路都好走,一条通天大道平顺无比。
一没红绿灯,二没测速器,赶时间的时候飙起车来堪比星际战舰启航。
他们上午十点启程,不到十一点就到了孔峙朋友的露营基地。
这个原生态的生态度假村已经成了二世祖们新晋的高格调消遣好去处。
车辆集中停放在草场旁划了标准线的空地上。
复古的、改装的、新能源的,一水的豪车。
草场以栅栏相隔,一分为二,左边是马场,右边是十八洞的高尔夫球场。
颜乔下车的时候看见有人开着车往山上跑,便问孔峙:“我们不开上去吗?”
孔峙说:“先在这里等一下东道主。”
颜乔“哦”了一声,忽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客人身份,请示孔峙:“我们既然是来拜访主人的,空着手不太好吧,是不是应该带点礼物?”
孔峙跟朋友很熟,平时见面不讲虚礼,你来我往至今分不清谁欠谁,不过听她这么说,也知道她有主意,配合地说:“那你看着置办一点吧。不过这里不是传统民俗景区,没有礼品店,需要另想办法。”
颜乔表示包在她身上,在路边的卖鲜榨甘蔗汁的小推车旁,花双倍价钱跟老板买了一根甘蔗,赶在孔峙的朋友来之前跑回来,顶着通红的脸蛋对孔峙说:“礼轻情意重。而且寓意很好,节节高。”
孔峙不吝啬自己的夸奖:“还是我助理想的周到。”
没多久,孔峙的朋友姗姗来迟,看见他们后跑着过来,笑着说:“我还以为你们没来过会绕点路呢,没想到这么轻易就找对地方了。”
孔峙也笑着说:“不是有导航吗?定位定得挺准的。”
孔峙的朋友闻言眉飞色舞,骄傲地拍拍胸脯:“鄙人亲自搞定的。”
说完他看到了颜乔,问孔峙:“这位是?”
孔峙顺势说:“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得力助手,颜乔。”
孔峙的朋友大方地冲颜乔拱手作揖:“幸会幸会,我叫杨琅。”
颜乔差点被他带偏,跟着回礼,最终腼腆一笑,端庄地伸出右手:“您好,杨总。”
孔峙的朋友礼貌性地跟她短暂相握,注意到她手里的甘蔗,疑惑地问:“这甘蔗是?”
孔峙借花献佛:“给你带的礼物,祝你生意兴隆,节节高。”
孔峙的朋友大笑:“可真有你的。到我办公室喝会儿茶还是直接上去。”
向来不容置喙地做决定的孔峙这次偏头问身侧的颜乔:“想喝茶还是想上山?”
这是她说了算的吗?
颜乔怔了怔,本想说都可以,话到嘴边临时改了主意,轻声说:“想上山……”
喝茶等同于叙旧,他们男人之间的话题她又听不懂,坐在那里怪无聊的。
不等她编出缘由,孔峙便扭头回了朋友:“直接上山。”
第二十五章
山道宽阔,车也不多,车速不知不觉就提了上去。
杨琅每逢弯道才想起踩一脚刹车。
他这辆保时捷911双门四座,孔峙坐在副驾陪他,颜乔孤零零地坐在后座反倒比跟孔峙坐一起自在。
两个男人东拉西扯聊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各执己见,颜乔插不上话,也没兴趣听,随意看起了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
都快要入冬了,还能看见皮厚毛软、轻盈奔跑的松鼠,很难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