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锦鲤人生

第57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说罢,她夹了一个丸子放到自己碗里,将外面包裹的一层糯米拨了下去,一小口一小口细细的品尝孙女的厨艺,觉得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肉圆子。
“味道真不错,今日老婆子有口福了。”秦老夫人笑眯眯的夸赞秦笑笑,一连吃了好几个。
除了水晶糯米圆子,菌菇鸡也得到了护国公主和秦老夫人的夸赞,直夸的秦笑笑不好意思。弄到最后,不仅女桌上的这两道菜吃光了,男桌上的也是如此。
谁让景珩和秦淮都是第一次品尝秦笑笑的厨艺呢。
唯独礼部侍郎觉得这两道菜味道很一般,见他们俩一个比一个吃的多,还以为自己的味觉出了毛病。
这顿饭宾主尽欢,秦老夫人打发两个丫鬟到灶屋刷锅洗碗,希望秦笑笑带她到处转转。
之前秦笑笑去秦府探望她,她就提出过要到青山村看看的事。这一次秦笑笑自然不会拒绝,同其他人说了一声,就扶着秦老夫人来到了老宅。
陈丰父子正在院子里劈柴火,知晓了她们的来意,连忙放下斧子避了出去。
秦笑笑扶着秦老夫人来到了自己幼时住的小屋子,指着西墙处的一张小床,脸上满是怀念:“那时还没有分家,我、雪丫姐还有三宝住这里,三宝胆子小跟我睡这张床,每天我们俩躲在被窝里偷偷给对方讲故事,有时候声音大了吵醒了雪丫姐,雪丫姐就朝我们俩一顿臭骂……”
幼时的记忆随着时光飞逝散去了大半,留下来的一星半点就成一辈子的追忆,想忘都不可能忘记了。
秦老夫人看着破旧的小床,脑海里浮现出她描绘的画面来,竟也不觉得孙女的日子过的艰辛:“之前就听你频繁提起三宝,想来你们姐弟感情极好。”
秦笑笑一听,眉眼间全是温情:“我和三宝同一年生,从小一块儿长大,小时候我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村里人都笑话他,说他是我的小跟班,可是在我心里,他是我的亲弟弟。”
秦老夫人连连点头:“好,好,有兄弟好。”
这语气跟普通老太太没什么两样,秦笑笑听的哭笑不得,自然明白这个“好”,好在了哪里。
老宅里处处留下了秦笑笑幼时的痕迹,摸着屋檐下那堵墙上的的一道道黑痕,秦老夫人仿佛能看到秦笑笑是如何长成从一个黄毛小丫头,长成如今这副模样的。
从老宅出来,两人沿着村道往青湖边走。
在墙角下、屋顶上晒太阳的猫咪们看到她,“喵呜喵呜”的爬起来,懒洋洋的跟随她的脚步,时不时蹭一蹭她的裤腿,四脚朝天的躺在她脚下,意图得到她的爱抚。
等她们到了湖边,不知从哪里蹿出几只黑野狸,把秦老夫人吓得不行,还以为这些畜生下山害人来了,拉着秦笑笑就要逃。
直到看到黑野狸们像小猫似的温顺的趴在秦笑笑的脚下,勾着她的脚踝不让她走,还发出讨好的猫叫声,秦老夫人都傻住了。
这一刻,老太太的脑回路跟村民们达成一致:她的孙女,莫不是老鼠变的?
第520章 婚期(末尾小修)
从湖面刮过来的风要比别处刺骨,秦笑笑没敢让秦老夫人在湖边久留,盯着湖面让几只黑野狸各自抓到一条大鱼解馋,就带秦老夫人沿着村道往后山走。
看着钓起大鱼大摇大摆的在前面带路的黑野狸,秦老夫人奇道:“这湖里的鱼很多吧,都挤到岸边任由它们抓。”
秦笑笑心虚的说道:“可能今日天气好,鱼儿在水底太冷了,就游到岸边晒太阳,正好被它们抓到了。”
秦老夫人不了解鱼的习性,也不知道冬天的湖底比湖面温暖,听她这么一说觉得是这个理,便点了点头没有怀疑。
路上,遇到了几个打完柴火往家里走的村民。看到秦老夫人这个富贵老太太,他们就笑问秦笑笑这是她的哪个亲戚。
他们早早上山了,暂时不知道秦笑笑被赐婚了,也就不知道面前这位面生的老太太,是秦笑笑血缘上的奶奶。
秦笑笑迟疑了一下,对上秦老夫人异常期待的眼神,她心里软了一下:“这也是我奶奶,来自京城。”
一听到“来自京城”这四个字,几个村民瞬间知道了秦老夫人的身份,心里微微诧异了一下,很识趣的没有多问,只好心的提醒道:“山路不好走,你们当心点。”
秦笑笑连声道谢,就跟他们分开了,扶着笑容满面的秦老夫人继续往山上走。
路过枣园时,秦笑笑指着叶子落尽,变得光秃秃的枣树说道:“这座山是爷爷做主买下的,已经种满了枣树,每年家里最大的进项就是这个园子了。”
秦老夫人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想象着大枣挂满枝头的样子,忍不住说道:“老爷子有眼光,这枣园照料好了,子孙后代都受益。”
秦笑笑点点头,当年爷爷也说过类似的话。
相比之下,枣树比地里的庄稼好侍弄,收益也比庄稼高。但是爷爷还说过,枣园结的大枣再大再甜,也不能顿顿当饭吃,人的好好过活还得靠粮食。
在确定枣树苗能结大枣的那几年,卖枣树苗的人特别多,爷爷担心大家指望枣树发家致富会荒废田地,每次都不许他们买太多。直到后来发现卖枣树苗的人家最多只能种活两棵,他老人家才放心下来。
爷爷觉得用枣园的收益买多买田地,种出更多的粮食才是最好的。这些年跟村里其他老人家闲聊,提的最多的也是这个,还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这几年村子里新垦的荒田荒地多了不少,不能不说没有爷爷的功劳。
在祖孙俩上山游逛的之时,礼部侍郎急于回京向元和帝复命,护国公主便安排两个侍卫护送他先行离开了。
堂屋里没有了旁人,护国公主再次以“两个孩子都不小了”为由,向秦老爷子等人提出要将秦笑笑和景珩的婚期定于明年三月。
没想到最先站出来反对的不是秦山,而是同样对景珩不是很满意的秦淮。
“殿下,笑笑刚及笄,晚两年也无妨。”他看了景珩一眼,再面对护国公主时,态度没有丝毫的松动:“若是景公子等不及,大可以向圣上禀明,想来圣上会体恤一二,收回旨意。”
君无戏言,他自然知道元和帝不可能收回赐婚圣旨,故意这么说是想让他们母子后退一步,将婚期往后推一推。
“对,对,笑笑还是一团孩子气,我和她娘想多留她两年,再教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因为有共同的目的,秦山一下子把秦淮看顺眼了,迫不及待的附和他的话。
护国公主一听,面上浮现出几丝忧愁:“阿鲤的年纪耽搁不得只是其一,其二是母后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最大的心愿便是亲眼看到阿鲤娶妻。想来你们也听说过前阵子母后凤体欠安,至今尚未彻底复原的事。”
在这时搬出景太后,倒不是借景太后来压秦家人和秦淮。前几天护国公主进宫陪伴景太后,景太后不止一次向护国公主说过这样的话,她很担心一觉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这”
秦笑笑向秦家人说过景太后凤体欠安一事,秦淮身为朝臣知道的更为详细,兴许一场小小的风寒就能让她再也醒不过来。
如今护国公主搬出了景太后,任凭秦家人和秦淮如何不愿,也不好继续反对,毕竟景太后身子骨不好是事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