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路上,他坐在轿子上,这顶东厂督公专属的八抬大轿空间很大,即使说这是古代的劳斯莱斯也不为过,坐在轿子里头的魏泰权甚至还能横躺在一张大沙发上,伸手拿起旁边桌上的一个苹果就直接啃。
“黑猫儿。”
他轻轻开口,那皮肤黝黑的小太监就掀开帘子一幅认真听命的样子,魏泰权挥挥手,他便进来跪下。
“督公,奴才在。”
“你知道白狗儿前去少林武当几个月了,有没有什么进展呢?”
“奴才不知……”
“啧啧,他起码带了20个人,也不至于在半路出事呗……那估摸着下个月能够回来了吧?你说呢?”
魏泰权虽不像是皇帝那样深居宫中,可他也深居在京城,对于天下其他地方了解甚少,这当然和东厂对京外的控制力不足、影响力有限有关系,不过也是因为魏泰权已经是个老人了,更加不适宜出京远游。
他当下就打算问问从外乡入京的黑猫儿,看看他有何见解。
黑猫儿转溜着眼珠子思考片刻,随即说道:“督公,按照小的感觉,就算白狗儿乘坐马车走官道,要绕这么一大圈就得三四个月,若在那些门派交涉上出现问题,恐怕就要更加拖长时间,弄到年后回京也很难说。”
“这样啊。”
魏泰权唏嘘着,好难。
自己也一开始就想着搞到那些门派的长生之法、养气之法,可惜这都是秘籍啊,哪有这么容易刀手的。
“呵呵,不过也好,先吃药,长出来就是一个爽。”
他随即自然又开始开心了。
九千岁一声令下,陪着他出来钓鱼的数百人仪仗队便浩浩荡荡地往京城回走。
(呵呵,最近风头真是不错……不过嘛,似乎也遇到了点小隐患呢,东厂地位稳如泰山,可要是陛下卸磨杀驴呢……)
头顶黄帐,魏泰权坐在椅子上被人抬着,笑容满面,深沉心机又开始旋转。
当然,这对魏泰权来说,已经是很低调的外出法了。
要找到之前的魏泰权出行,最多出动过万人规模的队伍,那时候整个街道都被他的人塞得水泄不通,任何藩王都无法和他出行的牌面相比较,甚至民间百姓没见过万岁爷出行,倒是都见过九千岁出行。
(还不知道能不能恢复身体,可是一直在京城呆着,也不是个事儿,得做两手准备,为了自己不会被狡兔死走狗烹……)
他眯起眼,摸着自己光洁的下巴。
回到东厂,第一件事就是让殷老头配置好中药,让自己的身体在比较积极的状态下吃下最关键的药丸。
按照殷老头的说法,他精心配置的药对魏泰权的修复及其有效,就像蜥蜴的尾巴有软骨,断了依然能够生长,人的那一处也有骨头,却也是能够想想办法长出来的,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医。
魏泰权可欢喜地很,在回去之后一连数日不去处理东厂事务,大事情也交给下头的人酌情定夺反正没有东厂人会背叛他,而有官员送礼求见的都被他闭门打发了——不过礼品留下。
而有一件事情,则是东厂内原本服侍九千岁的仆役太监们有点在意的。
那就是魏公公喜欢把一名身份不明的女孩带在身边,仿佛和那女孩有仇一般地极尽侮辱,可又不像他之前对一般女子那样地刻薄残酷,无论如何也留着那奴婢的性命,有吃有喝,这已经是很优厚的待遇了。
一时间太监们也会在私底下议论纷纷,说魏公公最近可真是转了性,作为太监竟然让婢女服侍。
第44章 皇子吓破胆
太监,在一般印象中可都是有几分变态的,因为不能碰女人了,也就格外憎恶女人,抱持的都是“得不到就毁掉”的心理,魏泰权这种位高权重本来是可以无限享受女人的大太监就更是如此了。
因此,有人怀疑魏公公可能是心神回春了,想着女人了。虽然身体没有第二春,心灵还能有,谁说人无再少年的?当然,这只是他们私底下才敢讨论的事情,若是被九千岁听见了,那一定是要被割舌头的。
魏泰权则确实有点享受许笙笙对自己的服务。
这女人好歹是东厂碟子培训机构出身,深谙取悦男人的法子,还当过贵妃,举手投足之间皆有宫廷贵气,当她不得不如履薄冰地服务自己的时候,魏泰权的心理也是极大的满足。特别是他开始吃药了,都要让许笙笙把药汤、药丸亲自端上来,在她面前笑眯眯地服用,然后调戏几句“为父身体长好后立刻就拿下可爱的笙笙”,吓得许笙笙当场直哆嗦,怕是想象起了自己被这个糟老头子压在身下的凄然景象。
当下这位卑贱女婢只恨不得自己当初应该把红丸交给皇帝,那好歹也是九五之尊。那段时间,自己为了修炼武功一直伪装配合皇帝行那床笫之事,实际上从未参与,即使偶尔有其他的妃子一同参与,下迷药迷惑他们也就只看个热闹。
毕竟是个二八年华的孩子,那时候的丽贵妃只觉得那些妃子姐妹的表情甚是享受,也不知道对那行为作何评价,缺乏完善教育的她也许对那事情也不觉得多么羞臊,态度可以说是不保不贬。
可若对象变成了魏泰权,那自己怕是一辈子都要对那事情有阴影了。
每日给魏泰权送药的许笙笙惶惶不可终日,觉得自己的末日要来了,若这个老阉贼真的恢复能力,自己怕是第一个,也是最惨的受害者。
·············
大华王朝,皇子出生后多随生母居于东、西六宫,直到五、六岁时,离开生母寝宫,居于乾清宫东西侧的东、西五所,成年受封后,再由内务府在宫外分配居所,在王朝立超之初,太子能够继承大统,而皇子们则等待成人后被封作藩王。不过,并非全部皇子都能被封王,随着越来越多的皇子一代代成王,王爷的头衔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够用,到了这一代,甚至有皇子们要么无法封到土地,要么就得去艰苦危险的边疆封王的尴尬境地。
东宫,二皇子朱充的皇子殿内,穿着金黄色四爪金龙服的青年人负手而立,眼神忧郁。
而在他背后跪着的则是一名服侍的太监。
“皇子殿下,这是从高丽进贡的三十年人参,养气活血、延年益寿。”
太监双手供着的是一颗极大的人参,造型遒劲饱满,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大补的好东西。然而朱充的脸上却露出了自嘲的微笑。
“这东西哪来的?”
“是高丽进贡的。”
太监恭声道。
朱充挥了挥手,有些没趣地讽刺:“是高丽进贡给东厂,然后那人让你转送的吧。”
“奴才不敢。”
太监低着头,十分恭敬,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