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官
他说完后,寒风瑟瑟,让在场的旗子也飒飒飘扬。
沈旺环顾了一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这次各位义士们只需要跟着卫所的胡校尉一同出发去昆明城南方60里的石林县,遵守指挥,想必就能顺利讨伐麒麟了,希望各位能够维持好当前的秩序。”
说罢,他让出了一个位置,让一名头戴红缨铁盔的男人走上前来。
男子的脸上充满了象征着岁月的沟壑,虽已须发皆白,但凌厉的狠劲一丝未减,显然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本将就是此次讨伐麒麟队伍的主将,云南府的卫所校尉胡墅,统帅一千精兵,也是你们的指挥,希望你们能够在之后听从本将的指挥。”胡墅这幅年纪,这幅戾气,显然是经历过沙场厮杀、刀口舔血的,所以在说话的时候才能不怒自威,这样的气势,比起武林门派中纵横江湖的宗师也有不遑多让的地方,因此在场的江湖人士虽然并不在心里完全认同他的说法,只是把这次的官民联合当做一次平等的合作,却也不会在表面上忤逆他。
胡墅作为老江湖老油条,自然不会不知道江湖人士在想什么,他也不管招揽来这么多各怀鬼胎的江湖人士会导致局势多么复杂,水多么深,而是淡淡的说道:“麒麟异兽深藏在石林县数万亩面积的石林中,神出鬼没,急难对付,我们的官军这半年来一直在封锁、搜寻,依然难以抓捕它甚至是伤及它,所以各位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知道这绝非一次简单的以多欺少,没有好的配合和调度,再多几倍的人也没好结果。”
他这么一说后,许多抱着试试看心情的江湖人士才稍微沉淀了下来,停止窃窃私语。
胡墅见状微微一笑,对着旁边的一名士兵挥挥手,那人便吹响了军哨。
尖锐的声音打破了天际的平静,不久后,远处传来战马嘶鸣,还有铺天盖地的马蹄声。
院落内的江湖人士都还在错愕,院落外的人便是清晰地看见了来者何人,发出了不小的骚动。
那是惊叹声,还带着敬畏。
从云南府旁边的卫所大营中,由各副使、队长带领的官军如同黑色潮水蜂拥而出,与此处的江湖人士会和,大华王朝此时正处兵强马壮之际,军队的强盛从官军的配备便可以窥一二,这一对人马人人佩刀负弩,黑色的甲胄披在身上散发出寒意,马都是甲等战马,肌肉发达身材高大。
前头是精锐的骑兵,后头是背着巨弩的游弩手,还有枪手、刀手,以及黑衣蒙面的轻甲斥候,千人的部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竟是让人一时间挑不出缺陷来。
那些江湖人士见到左右两侧合围过来的官军,不由在心里抽了一口凉气。
好厉害的阵仗,不愧是朝廷养出来的兵,每一个男人都人高马大五大三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情都及其严肃冷酷,绝对没有江湖人士的那种自由散漫,他们都是在及其高压的状态下一同操练骑术、剑法、阵法,配合良好,在合围的时候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群江湖人中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和各自为战来路不同的自己这一边相比,清一色头戴红缨盔的官军虽说人数比自己少,真要打起来,那肯定是武林人士要吃大亏的。
也许有武林高手修炼深厚内功、玄妙武学,可那也仅仅是一人之力罢了,在这样大规模的团战中,人数有时候反而是累赘,高手也难免被累赘脱离,再加上军人的完整配合,胜负立判。
朱佑嘉也被官军的气势吓到了,虽然紫禁城里也有三三两两的御林军,可是都是几十人十几人地这么结对出行,她还没见识过如此多的军人呢。
“有点厉害……”
她偷偷对魏泰权说道。
魏泰权不知道这公子哥怎么一见到这么多壮汉就怂成狗,说话都要悄咪咪的来,他倒是无所谓道:“这很正常吧,军队不厉害、没威严,国家还怎么存在?”
“这倒也是,不过看军队这么厉害的话,我们讨伐麒麟的事情应该是很顺利了。”朱佑嘉用手轻抚着胸口,似乎打从心底安心地吐出了一口气。
魏泰权切了一声,不屑道;“军队厉害归厉害,这也和我们没什么关系,甚至不一定是好事,那边力量强了,浑水摸鱼便是难了。”
朱佑嘉惊道;“真的有这种事?”
“废话,浑水摸鱼浑水摸鱼,水不混怎么摸鱼啊?”
魏泰权倒是不怎么开心,他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武功能够解决多少这样训练有素的军人,不过在算计了一通后一颗心便是拔凉拔凉的,因为自己虽说内力深厚,可终究内力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成盾牌,没有传说中的金钟罩铁布衫,怕是一个不小心被十名骑兵围住,对方也用过得去的内力有序合围自己,便是轻轻松松扎穿自己的老骨头了吧。
不好不好,这样极其不好。
魏泰权皱眉,对于自己心里这时候预演出来的和官军对抗的结果十分不满意。
这是自然的,他是九千岁,怎么可能连十个人都打不过,估计是自己计算出现失误,过于保守了吧。
啧啧,还是想想办法如何取得天罡童子功吧,其他的都是虚的,自己只要在达成目标之前尽力少和人起冲突就行了。
九千岁并不是笨人,即使进入了江湖,他的思维模式也没有完全转变为江湖人士,如果可以的话,此时他其实想要调动东厂的影响力,假传圣旨给云南府的知府,让那沈旺乖乖地把阴阳灵气两手奉上,不过他天高皇帝远,东厂的手伸不到云南着实是一个败笔,本地官员若是不够配合,那么假的圣旨就可能给自己惹来麻烦。
魏泰权不由回想起曾经自己斩首的某个官员,某天自己在杀他之前也是这么个寒冷的天气。
第172章 出发
那人死前还在大刀下怒吼着:“你不能斩我,只有皇上才能下旨斩我。”那时尚未穿越灵魂的魏泰权坐在旁边喝着茶,阴阳怪气地眯眼一笑,便是让旁边的白狗儿给他写了一封圣旨,然后把他直接咔嚓了,那才是东厂飞扬跋扈的行事风格呢。
可惜了,自己在云南势力不咋地,用京城中枢间接控制又来不及,若是走漏风声让人知道自己不在泰山,甚至要去争夺一本有着奇异作用的秘籍,怕是后患无穷了。
想到这里,魏泰权也只能把气给咽下去,认真地思考别的路子去争夺秘籍。
作为统领全部队伍的校尉,那胡墅跨上自己的战马,用手一拍,沉声道:“各位,义士们,还有我的士兵,自此出发!”
驾!!!
身披甲胄的骑卒齐声纵马,隐隐约约间竟是营造出千军万马的气魄。
骑兵开道,步兵断后,弓弩手立于中央,浩浩荡荡的队伍便以及其霸气的步伐齐刷刷地出动,而江湖人士们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都在心里感慨江湖人和官军在训练上的差距,选择了从旁边空出来的小道上紧跟。
而在胡墅一骑当前的时候,另一名羽扇纶巾、文质彬彬的男子骑着一匹棕褐色的蒙古马,笑眯眯地高声说道;“各位江湖侠士,逼人是云南府卫所驻军的谋将潘云,在大将军纵览全局的时候,便由我落实每个细节,各位有什么需要询问的大可以找我。”
江湖人士的群体见着那潘云穿着青白色的裘衣,头戴诸葛帽,大冬天的还扇着羽毛扇,看起来运筹帷幄及其有智慧,但又有一种微妙的既视感。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你以为自己是孔明啊。”
那潘云微笑微微显得僵硬了几分,他加快了扇扇子的动作,说道:“逼人是谋将,擅长战略,大家一边走也可以一边听我们安排好的战略!”
魏泰权一看这人倒是心胸宽广,不屑于和匹夫计较,也在心里高看了他几分。
而之后他便混杂在江湖人组成的杂牌军中,慢吞吞地走着,同时也为了收集情报刻意朝着那潘云凑近,看看他有什么高见。
虽说江湖人士组成的杂牌军几率松散各自为战,但那也是自身结构造成的,并不代表期间的每个人都是草包,江湖人士也有来自名门正派的,他们也许武功高强,也许老谋深算,也不乏德高望重之人。
魏泰权注意到,大家走了几百米后,在围绕着骑马的潘云周边便出现了明确的分层,武功高的、来路正派的、名气大的江湖侠客便离他走得近,畅所欲言地根据这次的讨伐开始交流,而地位稍次的则在旁边恭恭敬敬地听,更次的就只能远远围观了,稍微走的距离那些大人物近一点都会被不屑的鄙视然后一肩膀撞开,着实尴尬。
朱佑嘉见着自己这一行人在长长的队伍中处于极其不起眼的中后排,而向前看向后看队伍都一眼望不到边,一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泄气道:“魏龙年,你看看这儿有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