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第8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得不说,日本人体型小,一米五左右的身高,在狭窄矿洞中穿梭,极为合适。
长期的艰苦生活,锻炼的这些劳工,都有一大把子力气,应付沉重的挖矿工作,足以胜任。
领主大人不由得感叹道,日本劳工,就是天生的矿工人选啊,在这个世界 上,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挖矿,领地的建设离不开他们啊。
告诉左卫门,加速劳工输入。也告诉这里的管事,善待日本劳工,每月的十个铜板和一天假期,不可克扣。
每天的饭团管饱,要让他们有一种家的温馨感,劳工消耗过大的话,我就处罚你王石。
王石先是愣了愣,随即立马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他很好奇,领主大人一向极度厌恶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人,怎么现在对这些日本奴隶如此关注?
察言观色,揣摩上意,是每一名为官者必备的技能。有些话,上司不方便说,有些事,上司不方便做。
此时若果能根据上司的言行,揣摩出上司的意思,去说、去做,才能在无数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受到掌权者的喜爱,被委以重任。
反之,就是官场上的白痴了。
王石能从一介流民中脱颖而出,被九十八总理大臣看重提拔,这些基本的为官之道,还是精熟的。
按领主大人的意思,这提高奴隶待遇,就是说这些奴隶还有用,好好用,用好了。
但是挖矿是极为危险和劳累的事情,在防护不周到的现在,矿难时有发生。
不可消耗过大,意思就是,别死的太快了,跟不上补充的速度,影响了采矿。
对就是这么个意思。
王石在一瞬间想通了这些事,不由哈哈笑着向陆林解释,领主大人,这些矮人们在平户时,恐怕连白米饭团子都没有见过,那些藩主对于这些平民,也是奴役压迫很重,此时在矿山之上,日日吃的饱,还有鱼吃,他们觉得这里就是天堂一般。
现在你就是赶他们走,他们也不愿意走了,哈哈……
陆林翻翻白眼,这些劳工在平户时确实困苦不堪,但是自由的生活,谁又不向往呢?
要不然,干嘛把这些战俘都打上脚镣?还不是怕他们逃跑?
王石郑重向陆林请教,道:“往日里,谈及倭寇袭扰我大明沿海,领主大人都是愤恨难当,我们也是感同身受。
但是看领主对于大部分日本人的看法,却又不像是这么一回事,不知大人能否为我解惑?”
陆林想了想,说道:“怎么去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呢?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即便是内心充满恶念,但是却一直做善事,从无恶行,那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好人、善人;
反之,一个人心地纯良,但是做过的恶事不计其数,那他就是恶人、坏人。
世上的大多数人,介乎两者之间,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但是我们要功、过分开看待,有功就要奖赏,有过就要惩罚。
不能因为有些人功劳大,就忽视他犯下的错;也不能因为一些人罪大恶极,而完全否认其立下的功劳。”
以上对话出自《陆大领主语录》第四章第一节。
陆林顿了顿接着说道:“倭寇时常侵犯我大明,但是其中又有多少是沿海的豪强自编自演,推诿嫁祸?不得而知!
绝大多数的日本平民,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长期受各藩主奴役之苦,何曾为恶?
也许我自己有时带上了一些后世……算了,说了你也不懂,总之,现在的日本还没有犯下不可饶恕之过,暂且让他们挖矿吧,也算是行善事了,总好过他们在日本饿死或是战乱而死的强。”
工部部长王石有些疑惑,又有点明悟,知之为知之,不知也要装作知道,省的领导以为你无能。
总之以后有源源不断的奴隶大军,以供工部驱使,这就够了!
以领地现在丰富的粮食储备,足以养活更多的奴隶,等到宝岛各大城市之间的水泥路建成,还有领主所说的什么铁路要建,不怕没活干。
据后世大略统计,陆大领主时代,领地各个矿场、筑路工地、劳累致死的倭寇奴隶,总计有数十万之多!
第95章 抚恤金制度
油津港一战,一共有近百名民兵、海军战士,被纵火船上产生的火油毒烟熏伤了眼睛,是领地建军以来,受损最大的一次。
基隆舰队总指挥郑大为,亲自写信给领主大人,请求处罚。
陆领主念在其屡立战功,功过相抵,既不表彰,也不处罚,并发出警告批评,任何敌人都应该被小心、用心对待,士兵的生命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以此告诫全军!
今天这些伤兵被送回了基隆,陆林听说后,匆匆从铜矿山赶来,欢迎这些伤兵回家。
看着这些曾经意气风发的战士们,如今大多数变得视线模糊,甚至还有三名战士,今后再也看不见东西了,陆林有些伤感。
战争从来就是如此残酷!
继而联想到了多难多灾的大明朝,又有多少平民、战士亡于天灾人祸?
唉,在自己有能力之时,多多支援大明一些武器、粮食,早日助崇祯平定这个满目疮痍的天下吧!
只是,陆林虽然心怀宽仁,不愿战争伤亡万千大明百姓。但却还没有醒悟过来,此时的大明朝,早已是扶不起的阿斗,再怎么挣扎,也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民政部部长刘宗昌,亲自对这些伤兵,作出了妥善的安排。
基隆城西八十余里外的领地小镇旁边,已经紧急依靠河流,修建出了一座座精致的院落,这里以后就是这些伤兵的家。
平户藩有许多大明朝,甚至是元朝、宋朝时期的大商人,在此地生活、定居,其后人慢慢日化,成为了平户藩的一份子。
郑大为在请示领主府意见之后,从这些人的后代之中,选出了近百名“自愿”的少女,前往领地小镇,精心照顾这些伤员,甚至在以后和这些伤员结合组建家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