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兴地应了一声。
接过护士工牌。
来到身后的一个大箱子前,这是一个银灰色的强塑外壳箱子,长一米五,宽四十厘米,高六十厘米,里面是一排排模块化的条形模块。
整整十五个。
每个宽九公分。
把工牌放到一个标明采血管的模块感应区上。
“滴!”
上面闪着的黄灯变绿。
“喀嚓。”
那个模块微微弹出了一公分。
他知道,这里的材料管理非常严格,刚一扫,缅亚医药集团的后勤管理部门就会知道,系统会自动检测诊断舱的状态。
如果还没有到要更换的时候。
你拿出来。
最迟十五秒。
后勤部的电话就会打过来。
十分高效。
所有的原材料在出库的时候,就已经规定了只能在哪个设备上使用,哪个护士的工牌可以打开,其他护士的工牌是打不开这个箱子的。
而这个箱子的耗材用到别的设备上。
也是不允许的。
死板。
却让段之槐很佩服。
抓住把手。
段之槐把一个如电视里装钱的那种手提箱大小的模块拿了起来,不重,只有五六斤的样子,透过表面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一个个细管。
这就是采血管。
诊断舱有电麻采血装置。
采血管。
针头。
都是一次性的。
用完了就得更换。别看小小的诊断舱,可它的消耗也是惊人的,因为还牵扯到理化指标检查,各种各样的化学检验液也得经常更换。
这些耗材。
不可能人工一个个往里倒。
全都是制作成标准模块,插进接口处,这也是段之槐比较心疼的缘故,因为耗材短时间内都得进口,国内没有相关设备制造。
来到诊断舱后面。
他看到了两个采血管的模块。
为了留有冗余。
以及避免其中一个接口故障,所有耗材接口都是两个。
此时。
其中一个已经亮起了红灯。
另一个显示绿灯。
红灯的表示已经用完,旁边一个年轻学员接过护士的工牌,在上面刷了一下,也是滴的一声,用完的采血模块弹出来了点。
取下后。
在一个个使用过的采血管中。
全是紫色液体。
这是经过各种理化检查后的血液,里面已经基本上都是化学物质,血细胞全都被破坏,采血管既是采血,又是排除废血的地方。
如此一来。
方便。
也让患者不必担心缅亚医药集团会搜集所谓的基因,段之槐举起新模块,缓缓插进去,当五十公分的模块还有三公分在外面的时候。
忽然。
里面传来一阵吸力。
“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