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也有几十个亿的利润了。
很不错了。
窦娇闻言大喜,唐青是唐家的独苗,他说的话,唐凯肯定会考虑的,再说了,又不是额外增加产量,只是市场价出售而已。
“谢谢了,小老板,也不枉我周末还加班,天天好晚才睡觉,你看我的皮肤,最近都有点不好了。”正事办完,窦娇恢复了逗比的性格,凑近摄像头开始了碎碎念。
“佳雪妹妹,下个月姐姐就去沪市找你玩了。”
“嗯,好啊。”林佳雪答应了。
好像想起了什么,正在吃着的唐青说道:“娇娇姐,这段时间我在这家房地产公司的股份很可能出售,到时候你跟进一下。”
他昨天已经得到了黄岐的消息,有人看上了他手上的股份,想要购买,唐青当即答应,反正只要价格合适,卖了也没问题,要么你背景像云起投资一样牛叉,全特么是京城的二代,否则,这种股东身份复杂不一的公司,唐青还真不愿意再参合了。
“你要出售这家地产公司的股份?为什么?”窦娇脸上满是疑惑。这家地产公司正是迎来发展的时候,唐青突然准备不玩了,她想不通。
窦娇哪里知道,唐青是嫌麻烦。
“娇娇姐,你也知道我在京城也有家地产公司,这家重复了,而且股东复杂,所以不想要了,到时候我和他们谈好了就直接卖了。”唐青解释道。
“那好吧,谈好了我让天眼在沪市的分公司的人去办理手续,我们对你手上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估值是一亿人民币左右,你可别卖亏了。”
窦娇听了也不再问,这是唐青的事情,看样子黄岐他们也知道,因此她也不管了,唐青的公司,想卖就卖吧,多大点事啊,经唐青这么一说,窦娇也觉得有京城那家地产公司的股份就够了,这家就是可有可无的。
唐青点着头。
天眼的分公司现在有五家。
北、上、广、成四个地方各有一家,还有一家就是泰国分公司,除了泰国的,其他四个分公司的人都超过了五十,年底计划扩充到一百人,分公司在繁华地段租了写字楼,为天眼的各个客户服务。
只是他从未去分公司转过。
也没打算去。
他现在旗下公司的分公司多了去了,特别是盛唐集团的,店铺已经开遍全国,还建立了很多的服装设计分公司,安保公司在全国较为发达的城市里也设立了办事处,他没啥兴趣去视察,何必呢,员工们好好工作就行。
这一顿饭。
窦娇是吃的口水直流,味同嚼蜡,她决定了,下次去唐青那里一定要狠狠地胖几斤。
午饭后。
林佳雪练习钢琴去了,唐青则是在客厅里看着各个公司发来的周报,周报,自然是周五晚上下班之前发过来的,昨晚没时间看,今早教林佳雪画画,直到现在才有时间。
其中盛唐集团的周报他是仔细看了又看,因为里面涉及到出资修建希望小学和对偏远地区的孩子捐物,以及资助他们上学的总结报告。
第0513章 唐青的慈善原则
自从上次七月中旬他从京城回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而盛唐的慈善计划也进行了一个月,在唐青之前定下的基调中,盛唐的慈善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捐款在偏远地区修建希望小学,集团出资聘请老师。
第二部分,就是为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捐助衣物用品以及必要的医疗检查。
第三部分,就是资助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学。
为什么都是偏远地区的,是因为就近的地方,搞慈善的成本太低,后世唐青可是了解过捐衣服之类的尴尬情形,那就是这些衣服捐是捐了,也送到了孩子们手中,但是后来人家就不需要了,因为太多。
反而偏远地区的山沟沟里的那些孩子,由于交通不便,捐助的东西根本到不了那里,没人愿意送过去,这样的慈善就有点特么的尴尬了。
你送给的都是别人不一定需要的地方,真正需要的你又不送过去,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资源调配上出了问题,运输成本和善意成本上出了问题。
而唐青要解决的就是这部分‘慈善盲区’。
就像‘华夏小天使慈善基金会’一样,它解决的就是一个‘慈善盲区’,孤儿院那些看不起病的孩子,基金会也只对他们提供无偿援助。
而有亲人在的孩子,则是需要自己向国家申请贷款,基金会不会出钱,因为国家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根本没办法解决这些孤儿院的孩子的治疗问题,这就是一个‘盲区’。
换句话说,大家都做的慈善唐青没多少兴趣去做,大家看得见的贫困户唐青没多大兴趣去凑热闹,他要解决的是:就算是十几年后,信息和通信发达到那种程度,人们都很少会关注到的地方,关注到的那一群人。
这才是唐青从一开始就定下的原则。
解决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解决人们不愿意去解决的或者解决成本太高的问题。
好在‘小天使’做到了,而盛唐也在这方面努力着,唐青当时大笔一挥,让盛唐计划今年拿出一亿人民来做这件事,这个年代,一亿人民币,足够修建数百座希望小学了。
而盛唐的目的就是今年年底之前,在那些人迹罕至到就算十年后,慈善都很难把手伸过去的地方,帮助当地的孩子解决教育和生存问题,修建不低于五十座的希望小学,明年则是一百座。
现在国内的慈善行业迅猛发展,就近的贫困孩子,就交给那些国内的慈善基金会,毕竟他们和唐青的想法不一样,唐青是想要办事,那些基金会是想要名。
也算是相辅相成了。
至于‘小天使’账上的巨额资金为啥不用来做这种事情,那是因为这些钱看似很多,但是也没多少,唐青有个想法,那就是拿出一半资金用于投资新药和小儿疾病类的研究。
光靠医院去治病也不是办法,还不如投资这种科研项目,短期内虽然看不到什么回报,但是长期来看,基金会的钱并不会亏。
一个更加高效,更加成本低廉的治疗方法,本就能减少基金会的花费。到时候看能不能让指挥室的科学家们也参合进去,加快研究速度,这生意,绝对稳赚不赔的,而基金会投资赚的钱,也会全部用于自身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对。
就这么干。
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