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来。
华夏肯定会如新闻上面所说,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各国,特别是那些发国家,几乎都加入了‘零排放’的阵营当中。
没办法。
选票在百姓手里,何况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钱,甚至有几个国家正面临大选,一个个候选人都承诺,会改善生存环境,加入‘零污染’阵营。
总的来说。
接下来。
过滤器将会在一波大爆发之后,进入一个长时间的稳定盈利期,只要是各国没有替代产物和更廉价的有效溶液,就能一直赚钱。
那些之前已经破解了溶液成分十几个实验室现在都快疯了。
都几个月了。
他们拼了命。
制造出的溶液,功效其实差不了多少。
但是成本高了近百倍,一公斤溶液制备成本上千块人民币,鬼特么才有人买呢,人家华夏和缅痶的零售价才十二块人民币钱一公斤。
美国的二点五美元。
各国也不一样。
无法实现工业廉价量产,就没有意义,可是,溶液中成本最高的是一种生物制剂,他们根本无法降低成本,这玩意儿都是论克计算成本的。
这块肉。
让他们心里痒得不行。
看得见。
吃不着。
第0985章 曝光
十二块人民币一公斤。
赚钱吗?
账面上当然是微利啦。
在华夏。
这十二块人民币中,利润是四块钱,好处是里面有国家的部分股份,免税五年,这些利润,扣除运营成本,还有三块钱用来分红。
然后,缅亚环保技术公司分两块,华夏分一块。
说完利润。
就要来说说成本。
土地不要钱,厂房不要钱,一般设备华夏提供,核心设备都是缅亚经济特区的工厂生产,算下来,设备的价格再产值上占比不高。
这八块钱中。
设备折旧和其他损耗件一块。
材料成本七块。
其中最贵的‘进口原料’才是最大的成本,四块钱,减除运费……经过复杂的计算,一公斤溶液,缅亚环保技术公司实际上到手的利润是四块五。
总的来说。
利润将近一倍。
而在美国等国家,由于是绝对控股,加上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利润还会要高不少,税后接近九块钱人民币,可以说是暴利了。
如果要算销售额的话。
估计这家公司明年可以进世界五百强,排名多少,还得再看看。
去年。
世界五百强的最后一名的营收就将近一百二十五亿美元,相当于一千来亿人民币,就缅亚环保技术公司暂时的销售额,距离这个都还有点不足。
不过。
这只是开始而已。
过滤器,现在仅仅在工业等领域发力,等今后家用和商用设备的出现,全球的空气净化市场都得乖乖掏钱,光是现在,合作请求都摞得老高。
……
夏天的午觉。
真的能让人上瘾,醒了又想睡。
下午。
几女醒来的时候,太阳也快要落山了,别墅坐北朝南,坐在楼顶的平台上,可以看见右前方没入云层的太阳余晖,散发着几丝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