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11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个国家除了土著、咱们汉人,还混居了大量的各部女真、鞑靼包括蒙古人。
逆元末期,有一部红巾义军曾打进高丽,逆元遣军追击进入朝鲜,后来逆元被逐回漠北,这一部分的蒙古军就留在了这里,加上各部女真、零星散散的鞑靼民,整个朝鲜民族混居的情况很严重。
加上朝鲜是通过军事政变立的国,因此在募兵上,李成桂很慎重,只相信本土土著。”
作为东方大国的华夏一旦打仗,对周遭小国的冲击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逃难,跨过鸭绿江的何止是汉人,蒙古人、女真人、鞑靼人全一窝蜂涌进了朝鲜。
这可不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早在几百年前辽金相争的时候,契丹、女真就开始进入朝鲜,某种意义上来说,朝鲜就是一个大型的难民收容所。
毫不夸张的说,在朝鲜开国国王李成桂的体内,除了没有朝鲜土著的血统,哪个民族的血统都有,因为他的祖父就是元朝负责高丽鸭绿江一代的达鲁花赤。
因此,李成桂算是明白了,只有朝鲜本土的土著才是最老实,胆最小的,无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女真人,骨子里都有称王做霸的基因,不利于维护他李家王朝的统治。
“这就有意思了。”
平安大帐里摆放着一个简易的沙盘,上面零星的只插着十几面小旗,平安呵呵一笑,以手指向开京,冲大帐内的将领说道。
“阿哈出,让你的族人撒进去,给本将军探探路,他们的军队现在都在哪。”
这次作战,大明征召了一万女真人,建州女真占了大头,足足来了八千多,可谓是倾巢而出,而海西和野人女真却只有两千人,也因此,三部女真的指挥权便落到了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两个人的头上。
“先摸摸他们在边地有没有军队,这鸭绿江一旦跨过去,届时两军正面交锋,这仗可就没什么好打的了。”
不是平安自负,这是整个明朝武将集体共有的一种心态,明初打的胜仗太多了,在此时的将军眼中,除了瓦剌跟鞑靼有让明军热身的资格以外,像西南、朝鲜这种小国,除了依靠地利,没有任何打赢明军的希望。
什么兵法、谋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扯淡。
“求将军让我部为先驱!”
猛哥帖木儿突然单膝跪地,向着平安道,“我部愿直捣开京,取那李芳远的人头,献给将军。”
平安目光深邃的看了他一眼,笑道,“猛哥首领有心了,女真的勇猛本将军心里也是有数的,不过你们的族民毕竟太少了,万一有所闪失,可就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了。”
猛哥帖木儿大受感动,热泪盈眶的抱拳道,“我等族民幸赖大明庇佑,才有今日不至于被那兀敌哈人灭种,也是因为大明的恩赐,才能繁衍壮大,隆恩厚泽,代代不忘,必世代忠于大明,为上国鹰犬,消灭不臣,请将军允我等为先驱,我族儿郎皆视死如归。”
“猛哥首领的忠心本将已经知道了。”
平安摆摆手,“且等阿哈出军情报来,本将自有定夺,各部且先扎营,准备渡江事宜。”
“领命!”
第092章 稳定朝鲜(三)
开京是朝鲜现在的首都,此前李芳果曾一度将都城迁到汉城,因汉城是李芳远的大本营,随后又迁了回来。
李芳远发动政变,将李芳果囚禁于深宫之中,朝堂之上就只剩下李芳远一个人的声音了。
明军抵至鸭绿江,距离开京仅五百里,这个距离,一旦过江,不用三天,女真的骑兵就可以打到开京城下!
“立刻撤离开京去汉城。”
李芳远少年起兵,心里是有盘算的。明军抵达鸭绿江的时间是两天前,那说明此时绝对已经渡过了鸭绿江,说不准,其前锋甚至已经过了平安道。开京城里只有两万人,大军都在大本营的汉城,在开京跟明军死磕,根本不现实。
而汉城距离开京只有一百里,急行军一天即到。
“大君,开京可是重城,放弃开京,将来再想夺回来可就难了。”
有大臣苦劝,放弃开京,等于放弃半个北朝鲜,更重要的,开京作为前高丽王朝,现在的朝鲜首都几百年,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仓促撤退自然没法带走,将来就算重回,也早已经被搬空,白白便宜了明人。
“守不住的。”
李芳远做事雷厉风行,他的亲信甚至已经去集结兵马了。
“开京只有两万人,慢说跟明军交手,便是那三部女真,咱们都打不过,加上明军有火药之利,就算现在去汉城调兵,等来到,估计开京已经破了。”
明军只有三万人,李芳远笃信明军不敢深入,虽然朝鲜的军队只有七八万,但随时可以从民间拉一批壮丁出来,明军真敢偏师轻进,他李芳远打了几十年的仗,就有信心把这支明军吃下去!
“不过本君需要一个使者,替我朝鲜拖住明军。”
李芳远扫视朝堂,开口道,“去明军大营乞降,告诉明军,此乃我朝鲜家事,大王身体羸弱,积病缠身,是以有禅让之念,勿劳大明挂心,我李芳远奉大明为宗父,何以纵兵祸入我朝鲜?”
朝鲜太小了,还没有半个辽东大,根本不存在以空间换时间的资格。
加上李成桂军事政变起家,对武将钳制甚深,整个朝鲜的直属军队只要寥寥几万人,地方全是府兵制,指望他们拖住明军根本不现实。
“多带金银财物,事之以卑微屈膝。”
自古汉人自诩天朝上国,甚好面子,只要姿态放得低,就算不能让明军班师,以李芳远对明人的了解,领兵将领也一定会派人回南京再请旨意,扯皮起来,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可就给了朝鲜喘息的机会。
大家见李芳远主意已定,也无言再劝,只好一个个面带苦色,急匆匆出王宫回府收拾行囊。
李芳远便转回后宫,找到了被软禁的李芳果。
脸带怒容道“王兄何至于通信明人?岂不知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咱们再怎么着,也是自家家事,王兄求明军入我朝鲜助你复辟,是何道理?”
后者遂冷哼一声,扭过头去不看李芳远。
“怎么着?你是打算来杀了我吗?囚父杀兄,悖逆人伦,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胡扯!”
李芳远登时怒喝道。
“我若真是野心勃勃之辈,何至于逼迫父王禅位与你?父王年迈昏聩,偏爱幼子便立其为王储,此行径与秦始皇何异?难道王兄欲见我朝鲜二世而亡吗?我李芳远若一心想当王,当初就不会让父王把王位传给你,是因为你无能,我才不得不兄弟手足相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