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28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笑呵呵着伸手虚压,朱允炆道:“你们都别跟朕这么客气,安心坐着回话便是。”
顿了顿,复又赞誉道:“当初朕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振奋,谕左右言:无愧太祖子孙矣。
朝廷内外,都觉得咱们皇家是沾了太祖的光,实际治理天下还要靠他们玩弄笔杆子,尚炳此举可是给咱们家争了光,也给众兄弟争了一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朱允炆拿这件事说事,这殿里几十号人的眼皮子都微跳起来。
皇帝的幺蛾子看来是打算出到他们的头上了。
“当年朕刚登基的时候,一些边远的叔叔亲王都找朕诉苦,像庆王叔、辽王叔、肃王叔这些,都说边疆苦寒,他们的俸禄呢又大多厚赐给了下面的亲卫和一些食不果腹的饥民,过的日子还不如乡间的地主老财。
朕听到后很是焦心,为了咱们家这一大家子,朕可是咬着牙才把爷爷留下的皇产都给变卖了出去,拿这笔银子搭了皇商的台。”
话说到了这里,朱允炆故作姿态道:“看到这两年,各支都拿到了分润,日子也越加的红火踏实,朕就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这才在今年将远在大宁的宁王叔、包括济熺、尚炳两位兄弟都给召了回来。存的便是让大家伙少受这塞北风寒,多享点清福。”
少了高头战马,多骑骑胭脂马,不香吗?
大家伙心里想想,其实也觉得来了南京之后的这段日子过的不错,人也富态了不少,皮肤也都好了许多。
更重要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乐子多了啊。
以前大家伙各自就藩,那都是地方的地头蛇、称孤道寡的亲王,哪里有个能陪着他们饮酒作乐的好友?
到了这南京城可就不一样呀,大家都是一家子亲堂兄弟,岁数又都相近,没事约着一起喝个酒、听个曲,又或者跑里仁街、秦淮河的转悠一圈,多开心。
“陛下慈恩,臣等无不铭感腑内。”
“都是朕该做的。”
朱允炆呵呵一笑,话锋陡然一转:“所以看到大家都可以靠着每年皇商的分润过的不错,朕呢就想,各支亲王、郡王的这个年俸,可以免了。”
免了宗亲的年俸?
这一句话让几十号人的脸上齐齐变色。
皇帝要砍掉宗亲的铁杆庄稼!
第208章 天家(下)
亲王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
……
这就是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时任户部尚书郁新跟太祖皇帝重新勘定的宗亲年俸之数。
只要是朱家后代,那么打一落生,每年就可以从国库里领钱了。
无论生多少个,爵位和年俸都只是比父辈低一等而已,且不分嫡庶长幼。
就拿朱棣的燕王一支来说。
燕王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就是燕世子,在朱棣活着的时候朱高炽暂领郡王年俸,而朱高煦、朱高燧两个则是郡王身份领郡王年俸。
朱高煦的嫡长子就是郡王世子,在朱高煦活着的时候暂领镇国将军年俸,而朱高煦的其他儿子则是镇国将军领实际年俸。
这样一支支传下去,一直到最后的奉国中尉,再往后的祖祖辈辈都是奉国中尉。并不是说会因为爵位的等降而被裁汰。
也就是再往后每一代一落生就能从国库支领最低的百石粮食!
这般一辈辈生养下去,老朱家就成了国库最大的吃粮大户。
而且老朱家是真的能生,最著名的那就是晋王朱棡的一个庶子朱济炫,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庆成郡王。
这个玩意整整生了一百个儿子!
除嫡长子承庆成郡王爵以外,他的九十九个儿子都是镇国将军。以至于朱济炫举行家宴的时候,他的儿子们竟然都互相认不全兄弟。朱济炫是火行,他的儿子就是土行,为了给他儿子取名字,朝廷还不得不生生造了很多个偏旁部首为土的汉字出来!
更要命的就是国家每年扔在他一家脑袋上的年俸高达十万零两千石!
朱济炫负责生,朝廷跟在后面给取名字送银粮,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种可笑的事朱允炆是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所以他要砍掉宗亲的铁杆庄稼。
趁着现在的朱明宗族还没有繁衍开,还没有形成压在朝廷财政上不停吸血以至于割肉都割不掉的地步,趁着自己的权利、威望恰恰可以推动的时候。
砍掉它!
乾清宫里一片寂静,几十人的脸上都神情各异,有的无动于衷,有的面有难色,还有的暗暗不忿,龇牙咧嘴。
不忿的原因很简单,既然大家都是太祖的孙子,你朱允炆都贵为天地至尊的皇帝了,难道连让我们这些做兄弟的喝口汤都不愿意吗?
以前大家伙还觉得你是个宽和的好皇帝,现在说翻脸就翻脸,对自家人如此的凉薄?
说的好听,外人看起来也会觉得自从有了皇商,皇室宗亲的各支都有足额的分润,但谁家就一个孩子不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数数看晋王世系多少子孙?
再看看秦王世系又多少子孙?
就说朱济熺是现任的晋王,他们那支领的分润银子,他舍得给他那些兄弟多少?
根本别指望平分,因为朱济熺将来肯定会有他自己的孩子。不仅着他自己那一支嫡脉存着,还能分给家里侄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