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51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唯独老百姓穷的连命都不值钱。
这算哪门子盛世!
朱允炆闭上眼,脑子里尘封多年的记忆支零破碎的开始浮现。
好像,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顿顿起码能吃上肉,想买件新衣服也不至于犹豫几个月吧。
“继续推进商业开放!”
御辇内,朱允炆猛然睁大了眼睛。
什么给资本套笼子,栓链子。
那是下一辈、下下一辈的事情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以绝对的权力和恒心推动大明向强国进步。
如果自己这个穿越者都不去做,怎么指望自己的后世子孙去做。
没有第一阶段的自由贸易资本,哪里能推进产生第二阶段的工业化资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旦现在就拴住资本这只猛兽,那大明,大明的百姓和朝廷,就会进入一个安稳的享乐期。
将来势必会出现矛盾,但有矛盾怕什么,有矛盾就解决矛盾!
朱允炆决定了,他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大明这个帝国,也一刻不能停。
直到,日月交辉的旗帜,插满这个世界!
第346章 无题
朱允炆突然回京还让内阁好悬闪了腰。
皇帝这也没出去多久啊。
算算时间,从南京往广州一个来回,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
没有一丁点通知,等内阁知道朱允炆要回京的时候,后者都已经进入南京城了。
“广州朕就没有去。”
朱允炆风尘仆仆的回到皇宫,甚至没有来得及洗漱,就神色匆匆的召见了几名阁臣。
“朕在泉州转了一圈,感触颇多,所以便直接回来,打算跟你们说一下朕在泉州的见闻。”
见朱允炆这幅样子,内阁几人互相对视一眼,心里都不约而同的浮起一个念头。
皇帝又要出幺蛾子了。
一定是朱允炆在泉州被什么事情刺激到了,这才火急火燎的跑回来跟内阁碰头,不然以皇帝的性子,这次难得离京,不在外面玩个痛快,那是万万不会回来的。
“陛下都在泉州看到啥了?”
杨士奇按住笑意,打趣道:“能让陛下这般心急火燎赶回来,连难得放次假的机会都放弃了。”
“都坐都坐。”
朱允炆也懒得端架子,招呼着几个人落座,自己随手拎个凳子跟几人坐到了一起。
“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
开口先感慨了一句,朱允炆才娓娓道来:“泉州实在是太富有了,平素里咱们在这南京城里,除了看奏本上那一串串空洞的数字,哪里能知道那些数字背后的泉州,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呢。
朕一直听说泉州的百姓生活富庶,而且泉州府的发展一直是热火朝天,这次亲眼去看才知所言不虚。”
“难不成,这泉州的百姓,还能比这南京城里的百姓还要富庶?”
哪怕是一直主管国家财政的夏元吉对泉州也谈不到多少了解,他只知道泉州年年缴税位居全国之首。
这才是他唯一在乎的地方。
“可比这南京的百姓富庶多了。”
面对夏元吉这个问题,朱允炆摇头苦笑一声:“跟泉州百姓的生活比起来,朕都想要让这应天府尹去泉州学习了。”
几人都觉得有些不信,若说泉州富庶他们承认,但是在泉州的百姓要说比南京天子脚下过活的还要舒适,这就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相信了。
“泉州人靠做工获取工钱。
在那里,没有文化的可以做水手、纤夫、力工,有点文化会写字识数的就跟船做文书,无论做什么吧,挣得钱都比种地来的要多。
而且让朕啼笑皆非的,便是眼下的泉州随着国外海商的涌入,在泉州当地,会说外夷话的人最是炙手可热。
无论是外夷还是本地的商人,都在大力招揽这些通两国话的人才。
有需求就有供给。
很多读书识字的读书人日常生活中也愿意找门路学习外夷语。
而人有了钱,就舍得花钱。
泉州注册的商户数量极多,虽然都是小规模的,但是自营酒楼、小餐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