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建文元年,定南侯还是原山地军百户的时候,简定是胡逆大将,领兵追剿山地军,可能马百户那个时候没少吃苦头是吧。”
汗水,开始沿着马大军的额头一点一滴滑落。
锦衣卫太可怕了!
风闻洪武朝,大臣在家里吃饭、出恭、睡觉,事无巨细都会被太祖皇帝察知,这些事都为锦衣卫加了一层令人望而生畏的神秘面纱。
但马大军从来没有看得起锦衣卫。
一群‘藏头藏尾’的老鼠罢了。
真到自己亲身体验一下,马大军才发现,在锦衣卫的面前,他这个所谓的权贵重将,就像一个被扒光的羔羊一样,毫无秘密可言。
皇帝还知道他多少事?
可能皇帝知道的事,连他马大军自己都忘了!
“还有很多呢,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定南侯,你僭越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审讯还在继续,两个时辰后,双喜志得意满的起身与三法司主官离开,牢房中,只留下马大军和朱棣两人,相视默言。
“好自为之吧。”
沉默许久,朱棣起身幽幽一叹。
而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可能这一次,谁也救不了马大军了。
第354章 各有安排
双喜找到朱允炆复命的时候,后者正就着一张小案几,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吃的不亦乐乎。
“陛下。”
双喜凑上去喊了一声,而后将那一摞材料放到另一旁:“锦衣卫查实的情报,马大军都认了下来。”
“唔。”
简单的回复,朱允炆继续埋头吃着饭,似乎压根不在乎一般。
这个时候在皇帝的脸上,根本看不出前些日子跟朱棣相对时的愤怒。
“忙到现在还没吃呢吧,坐下来一起吃点。”
主仆二人的默契是极高的,双喜端着一碗饭也没有继续汇报马大军的事,慢悠悠的夹起菜来。
直到左右撤下了残羹剩饭,沏上新茶后,双喜才开口。
“陛下打算怎么处理?”
“你说呢?”
这个皮球被朱允炆一脚踢了回去,答非所问的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马大军有反意吗?”
“奴婢不敢妄言,恐扰乱圣听。”
面对这个问题,双喜很是谨慎,不敢非议。
虽说朱允炆远比太祖开明,也不拿那块‘内臣不得干政’的祖训当回事,但是面对这种事关国朝重将的定语,双喜还是不敢随意置喙。
“谁都会反,唯独这马大军不会。”
朱允炆一开口,就让双喜为之一怔。
既然皇帝在心里如此信任马大军,为什么还要对马大军的所作所为表现出如此燥怒的状态?
“马大军此人是有野心的,而且从来没有遮掩过自己的野心,性格粗狂单纯,这种人恰恰最是简单可以信任。”
一抹笑意浮现在朱允炆的脸上,他的神情极其轻松。
“朕跟这马大军虽然仅有几面之缘,但朕这双眼绝不会看错人,这家伙就是性子野惯了没规矩。不过此人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现在,他距离他的追求只差一步,又怎么会自掘坟墓呢。”
朱允炆口中的只差一步,便是马大军心心念念的国公宝座了。
“当年这马大军将芙蓉粉送来的时候,朕确实在猜忌他,甚至恨不得对他处以极刑。”
朱允炆拿起桌子上这一摞摞锦衣卫的密报:“但是看到这些情报后朕又改变了主意。
一个无论是私下还是公事上,都处处僭越的人,会是反贼吗?”
处处僭越,恰恰是最没有反意的表现。
因为把柄、痛脚太多了。
僭越这种行为可不是哈哈一笑就能过去的,在帝制时代背景下,僭越是要脑袋的事情。
好比朱棣打算造反之前,人前人后那都是忠臣孝子的做派,生怕让人发现一丁点僭越的地方,从而导致满盘计划一朝溃散。
哪能像马大军这样,娶个暹罗大臣的小妾,连招呼都不给中央打一声。
封存饷银、查验军备、恐吓一省布政。
不该他马大军干的事,马大军是一件不落的全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