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55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江南建立的南明朝廷,还在君臣猜忌、争权夺利大搞政治倾轧,甚至还要盘剥百姓修缮宫殿阁宇。
最后的结果,就是江南被屠戮一空,那几十起不逊于南京的大屠杀,成为了汉民族无法忘记的痛苦。
这个苦果,是明末政府自己一手种下的,最后,自食苦果。
而眼下的大明,全国上下的老百姓都在信任朱允炆这个皇帝,也相信大明这个朝廷。
假使一个战斗力远超明末女真十倍的异族来入侵,他能打得赢大明吗?
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最多留下一记伤口,咬下一块肉,而绝没有资格毁灭大明。
便是有数千门重炮,也轰不断几千万大明子民铸起来的血肉长城。
这就是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朝廷的一五计划当前,内阁下了军令状一定可以完成,如果因为某个人,明明能够完成的而无法完成,民众会怎么看待咱们的朝廷,信任力是会下降的。
动摇一次信任基础,不会毁灭这个国家,这就像是千里大堤出现一个小小的蚁穴。
一次不经心,两次不经心,时间长了,后来者亦不在乎,最终大堤崩溃。
所以要防微杜渐,一次都不能出现。”
两个儿子神情各不一样,但都点头表示受教。
恰恰这个时候,殿外报了时辰,戌时到了。
七日的守灵到这一刻算是结束。
“陛下,入了夜早些休息吧。”
双喜上前来搀扶起已经完全跪木的朱允炆,后者明日一早还要爬起来送灵。
“你俩早点各自回屋去歇着吧。”
朱允炆眼下走路都费劲,扔下这句话便在双喜的搀扶下,一点点的往乾清宫磨蹭。
等朱允炆离开,两个孩子没有让内侍扶着离开,而是改跪为坐,先缓解两条腿的麻木感。
跪久了确实不是好站起来的。
“大哥,你觉得父皇做的对吗。”
突然,小文圻看向朱文奎,问了这么一句,让后者面色一紧。
“父皇做什么了?”
下意识的,朱文奎随口搪塞了一句。
“拆霞云寺啊。”
朱文圻双手用力,支撑着自己从地上爬起来:“南京城里就没有不知道霞云寺对于奶奶的意义,也没人不知道奶奶这些年的身体状况,那天杨士奇入宫,就是为了找父皇说这事的,内阁明明能自己办,却非要把这件棘手的事推给父皇,你说是不是其心可诛。”
“二弟今年九岁了是吧。”
没有正面回答朱文圻的问题,朱文奎转移话题告诫了一句:“不小了,听说今年就要去湖畔学堂上课,既然是大孩子了,就没有童言无忌一说,内阁和父皇之间的考量,还没到你置喙的时候。”
“听说母后已经开始着手为大哥选妃了。”
见朱文奎转身要走,朱文圻在身后又跟了一句:“现在开始物色,用个一两年时间正好,到时候大哥成了亲,再想聆听大哥的教诲怕是就难了。”
朱文奎的背影顿住,而后侧回头:“你不觉得你有些表现的过于早慧了吗,你那么聪明,再过几年,哪里还用我这个当哥哥的教诲你。
哦是了,等本宫一成亲,势必要搬出乾清宫,那么到时候,就该轮到弟弟你伴驾御前。
教诲的事,自然由父皇来,确也用不到本宫。”
“宫里人都说我打一落生就表现的不同寻常。”
脸上露出人畜无害的赤子般笑容,但一个小小八岁儿童嘴里的话,却跟赤诚完全沾不上边。
这更像是一种炫耀。
“那就看你今年湖畔学堂入学的时候能考成什么样子了。”
朱文奎冷哼一声:“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这湖畔学堂虽说你我兄弟二人仰仗父皇可以直入,但考不过,终究是要丢父皇颜面的。”
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到底要上了台面才能见识出来。
但兄弟二人之间说起话来,早已是夹枪带棒,火药味十足了。
第369章 一场小风波
为期三十天的热孝结束,又正好赶上开春,原本死气沉沉的南京城顿时热闹起来。
热孝期间,所有的娱乐活动可都刹住了脚步,得亏朱允炆改了百日成三十天,不然这南京城里大几万显贵、二代非憋疯了不可。
现在一解禁,那些兜里有钱的公子哥们便马上开始呼朋唤友,但却没有如早些年那般畅游花船,恨不得一身的骨血都耗尽在温柔乡里,反而成群结队的往郊外跑。
他们是去看球的。
正儿八经的球,不是秦淮河、里仁街那般左右对称的类型,是放在脚下踢的,皇帝赐的名字叫足球,竞技的名字叫足球赛事,也不再是蹴鞠。
大明足球超级联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