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辅大院,我杨荣何年何月能有机会住进来啊。
在一想杨士奇都在这里住了十二年,杨荣的脸差点酸到变形。
小厮把杨荣带到书房外,驻足轻轻叩了一下门户,恭声唤了一句:“阁老,杨大人来了。”
“进来吧。”
门内响起杨士奇的声音,杨荣便轻手推开门,蹑足轻踪的走了进去。
“下官见过阁老。”
杨士奇这会正站在书架前,背对着杨荣挑书呢,闻言也没转身:“坐吧,自己添茶喝不用见外。”
说完话,杨士奇翻了半天,终于挑了一本《容斋随笔》,一转身发现杨荣竟然还站着,便笑了,伸手下压。
“快坐快坐,那么拘谨做什么。”
杨荣陪着笑了两声,到底还是等着杨士奇落座后才敢落下半个屁股。
上半身微微前倾,态度极其谦逊:“阁老,刚收到凤阳来的奏本,大皇子殿下以凤阳知府朱志垣的名义向通政司请假。”
杨士奇端茶的手顿了一下,间隔很短,随后很自然的将茶碗拿到嘴边轻啜。
“大皇子殿下是想要参加新年大宴啊。”
这也太牛了。
杨荣心里那叫一个服气,怪不得人家是内阁首辅啊,自己憋着心思想了半天才想明白,到了杨士奇这一听就懂?
大家都是姓杨,你那么厉害你高堂知道吗?
“阁老慧眼如炬,洞若观火,下官钦服、钦服。”
杨荣由衷的捧了两句,而后问道:“那通政司这边批还是不批?”
“批啊。”
杨士奇笑了起来:“大皇子殿下都以这种名义来表态想要参加新年大宴了,不批岂不是白白恶了大皇子,这种事情还用的着犹豫。”
别看杨士奇说的简单,杨荣想的多:“那大皇子来了,二皇子怎么办?要知道,二皇子自幼早慧,今年虽然才十四,但一言一行,各方面都不得了。”
没人想卷入夺嫡之争,尤其是两个皇子之间还有些不分伯仲的意味。
“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不能靠别人给。”
杨士奇意味深长地说道:“大皇子用这种方式争取到了参加新年大宴的机会,如果二皇子想来参加,他也得想办法自己争取。”
连一个参宴的资格都搞不定,那将来还拿什么跟大皇子斗?
再小的事都得争,与人斗其乐无穷。
势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就是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争出来的。
你得拿出让外廷百官佩服的能耐来。
毫无疑问,朱文奎这一手玩的不错,如果到时候的新年大宴上只有朱文奎没有朱文圻,百官就会自然而然的亲近大皇子。
细节决定成败。
以前俩孩子都小,各自也没有所谓优势一说,想要优势?那就是靠着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去忙吧。”
杨士奇翻开了书,有滋有味的品读起来,并没有想要客气的留杨荣多待的意思。
后者识趣,赶忙起身告辞。
随着门户关闭的声音响起,杨士奇的嘴角挂起了笑。
“有趣。”
第456章 新年大宴(中)
朱文奎是踩在年二十九这一天回的京,南京城里几乎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也或许所有人都知道,但都装作视而未见。
一个人轻车简从,仅有寥寥几名护卫,连于谦都没有跟着,后者回了杭州过年。
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朱文奎不是直接去皇宫找马恩慧请安,而是先去了通政司,等办好公务上的差事后才从通政司出来,向着皇宫而去。
承天门已经开始实施宫禁了,即使是朱文奎这位大皇子也只能从偏门进入。
宫城里很冷清,并没有过年所谓的热闹,因为实在是太大。
只有当朱文奎一路走过三大殿,穿过乾清门进入到后宫区域的时候,才恍若进入到另一个天地。
无数的宫娥、宦官在忙着张灯结彩,尚衣局的绣娘捧着颜色花纹各不相同的丝绸鱼贯的走进坤宁宫,这是要让后妃们选布料款式,做一身新年的新衣服。
不少人都看到了朱文奎,但并没有一窝蜂的凑上来见礼,只有当朱文奎快要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这些人才会停下手里的工,站好身子恭谨的问一声好。
“殿下。”
走到坤宁宫的门外,朱文奎被拦了下来,拦他的人是马恩慧身边的一名女官。
“皇后娘娘和其他几位娘娘在试衣,您在这外面稍等,奴婢去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