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71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朱棣对此早有腹稿:“当年要不是沙哈鲁强插一手的援助,老六早把他给灭了。一旦西北集团军出河西走廊,沿途必望风披靡。
眼下,西南明联几个国家的军队改制即将完成,马大军手里有四五十万的各国青壮军,先打下喀布尔,断了帖木儿汗国东南经济重镇支援,两相夹击,加上他们西部城邦叛乱,这场仗有的打,也能力争全胜。”
“指挥作战的事,四叔自己拿主意吧。”
朱允炆并不打算跟朱棣一起商量指挥打仗的事情,他压根没这个水平,很干脆的做起甩手掌柜来,而是问了朱棣这么一个问题。
“四叔你说,朕打算让帖木儿汗国改信印度教,你觉得有希望吗。”
想把帖木儿汗国囊括进明联体系,第一步就是变更帖木儿汗国的宗教信仰。
这个问题倒是让朱棣有些始料未及,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作何答复。
“陛下,臣对此也不甚了解,一时半会不太好说。”
朱棣又不信宗教,哪里知道改变一个宗教的信仰对于一个信众来说,到底难不难。
“那四叔给马大军发军令的时候加一句,攻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试试看,有多少人愿意改信印度教的。”
朱允炆这句话朱棣第一时间就明悟过来。
发给马大军?
马大军是何许人,那就是一彻头彻尾的屠夫,印度四十家突厥贵族家族,除了投降的,哪还有一个活下来的活人。
这封军令发到这位的手上,不愿意改变信仰的人还有什么好下场?
朱允炆多次在内阁中提出的所谓金铁主义,遵循的就是一个基本准则。
先谈谈,不能谈再打,打不服的就杀。
但具体怎么谈,谈什么自然是大明说了算。
“割让撒马尔罕和喀布尔给大明,帖木儿汗国将宗教改为印度教是和谈基础,这两项沙哈鲁不同意的话,那就一定要打,直至打到他同意为止。”
朱允炆负着手继续走动,朱棣跟在身旁亦步亦趋,附和着。
“阿拉伯的港口已经准备好了,郑和马上就会再次下西洋,在他回来之前,朕就要解决掉这个横亘东西之间的绊脚石,为重开甚至建设一条更通畅的新丝绸之路而夯实好基础。”
朱允炆不关心战争,也从没在乎过战争,只不过他要实现的政治目的需要战争的辅助。
“臣这即刻便下去拟定作战计划。”
朱棣也不多做停留,当下就抱拳告退,朱允炆送了两步到殿门处,又交代了几句便目送着朱棣的离开。
转身,蹙着眉头走到殿中巨大的沙盘旁,双喜跟着也没看明白朱允炆在看什么。
看了没多久,殿外走进来一个小宦官报信。
“陛下,永城侯薛恪求见。”
原闽浙水师指挥使,眼下明联的海军总指挥。
朱允炆抬头怔了一下,随后勾了勾手:“让他过来吧。”
小宦官离开没多时,一身武官袍服裹带的薛恪就匆匆走了进来,朱允炆眼尖,一眼先看到了薛恪手里捏着的一封书信。
两道红翎插着,是为四百里加急。
大明海事什么时候还能出直得加急的情况了。
“陛下,巨港的梁道义来的信,他要建国!”
第464章 南华建国(中)
薛恪口中说起的梁道义这个名字是谁,这可能会让人有些陌生的感觉,实际上,梁道义这个人跟大明的渊源并不深,但他的大哥梁道明跟大明,或者说跟郑和的渊源却已经有十几年之久了。
梁道明是南迁至巨港的汉人,巨港就是现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这梁道明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的战乱,崖山蹈海的前后时期,大量广东和福建地区的百姓纷纷乘船南逃,因为能有资格乘巨船难逃活着抵达东南亚地区的基本都是豪富之家,所以往往带有很多的家丁护卫以及配备简单的武器。
这批南逃的汉人多数在巨港扎下了根,经过几十年跟土著之间的争夺,渐渐发展起自己的势力也拥有了相对可以繁衍的空间。
时间一久,就会有自己的势力,而这个势力的头领就是梁道义的大哥梁道明。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郑和第一次下南洋的时候,船队途径巨港时与梁道明相恶,并剿灭了梁道明的势力,随后成立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旧港宣慰司,而旧港宣慰司的第一任宣慰使叫做施进卿,也是当地的华人势力之一的首领。
而在旧港宣慰司成立的前后,梁道明势力覆灭之后,他的头号大将陈祖义成为了南洋当时历史上一个很出名的大海盗。
在这个时空,朱允炆在对待南洋和梁道明等南洋汉人的问题上跟朱棣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旧港宣慰司并没有成立,梁道明也并没有担任过任何大明官方的职务。
但是朱允炆这么多年却一直在扶持这些南洋汉人。
早在第一次薛恪领军征南洋的时候,楚王朱桢的儿子朱有爋随军,当时朱允炆就两人如何处理南洋诸国的问题上做出过指示,那就是剿灭掉东南亚几十个国家中凡是抗拒大明的敌对国。
拉拢团结愿意亲近大明的国家,重点扶持梁道明这种同根同源的汉人势力,并且尽力将他们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巨港的汉人很多,而且汉人天生就有那种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习惯,所以分裂的势力很多,梁道明、施进卿都是其一,朱允炆选了梁道明这个有点像明末海盗王郑芝龙一般匪气十足的人物。
因为他更容易成事。
为了扶持梁道明,除了一些物资上的输送支持以外,闽浙水师还留下过几百名百户、总旗、小旗等基层军官,组织起了一支军事教导骨干军官团,为梁道明的势力锻炼精兵。
加上几乎以廉价出售的各种武器,梁道明的势力发展的极为迅猛,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巨港,而是辐散到大半个南洋,也就是所谓的整个东南亚地区。
梁道明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嗣,他的弟弟梁道义接了班,也全面接管梁道明留下的势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