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支从政,旁支经商。
官商勾结,独霸整个泉州。
“所以说,陈天正早都知道你们合伙走私的事情,是他跟你们妥协,允许你们走私,才换来的当初泉州的安定,是吗?”
面对孙浩这个问题,马启亮反而迷糊起来:“陈天正不是已经招过了吗?”
要说陈天正没出卖自己,马启亮那是说什么都不信。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孙浩一说起去年那起政治妥协之事时,就直接将马启亮心理防线碾碎的原因所在。
“实话告诉你,陈天正还护着你和马驰呢。”
等到真相大白的时候,连孙浩都有种不可置信的感觉。
这、这事他说不过去啊。
“护着我?”
马启亮这个时候总算是冷静了下来,良久后低头苦笑两声,继而仰天大笑:“对对对,他护着我,他能干出这种傻事来,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娘的,搞得全天下就他陈天正是一个无私的好官,其他人全是烂官、糟官。”
对于马启亮魔怔般的哭笑,孙浩已经无心多做了解,因为他也没必要跟一个死人继续聊下去。
“通知特情处,立刻抓捕马驰,看看都还有哪些人参与了走私,另向南京汇报,做好接盘泉州的准备。”
可以杀的人头滚滚,但泉州的基本盘决不能乱。
这一点上,孙浩是带着脑子来处理的。
交代完这两件事后,孙浩又折返了陈天正的房间,打了后者一个措手不及。
很快,陈天正便似乎明白了什么,摇头苦笑起来。
“马启亮那个不成才的东西,到底还是信不过我啊。”
既然孙浩折而复返,便是说明马启亮一点骨气都没有,把所有的一切都和盘托出,也就是所谓的认罪了。
马启亮认罪,孙浩自然就知道了他陈天正包庇、放纵走私的事情。
“咱家是来解惑的。”
孙浩再次坐到了陈天正的面前,沉声问道:“你明明与马启亮政见不合,为什么到了这一步,反而要替马启亮、马驰两人脱罪,这种事,说不通吧。”
事已至此,陈天正便自嘲一笑。
“大概,是我傻了吧。”
第493章 官心(下)
到底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原因,会让陈天正选择来替马启亮、马驰两人开罪?
在这间招待处不算太大的房间内,陈天正面对孙浩的追问并没有第一时间道出原委,而是先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两扇窗户,让阳光照射而进,也让窗外泉州城的喧闹撞进来,驱赶走了房间内凝重气氛导致的阴霾。
“我并不想保马启亮、马驰两人,我大概是最恨不得他俩死的。”
折回身子坐下,陈天正如是说道:“我要保的,是整个泉州。”
“愿闻其详。”
孙浩抬手,示意书记员不用继续记录,整个人靠进舒适的沙发内,捧着茶船,一派听曲看戏的姿态。
孙浩的这种姿态充满了不信和轻蔑藐视,但陈天正并没有表露什么不开心。他的心,一如整个泉州所有人,都是不理解的。
“泉州盛于南宋时期,也毁于南宋时期。”
一开口,陈天正却是先说起了泉州的盛起过往。
“自蒲寿庚掌控泉州市舶司时,泉州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天方人涌入泉州、涌入福建,祸乱炎黄血统。
种族之祸,更盛于国仇家恨,泉州打得不可开交,蒲寿庚此人恨不得将我汉人的泉州变成天方人的泉州。
那时候,南宋朝廷根本没有心力去帮助泉州更别提保护泉州了。
他们先是应付金人再去应付蒙古人,战线打得一塌糊涂、屡屡战败。哪还能顾得上泉州城水深火热的黎庶百姓呢。
赶等到汉奸张弘范率军南下,虽说张弘范比起伯颜那个大屠夫来说心慈许多,但到底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泉州富庶之地免不了遭到掳掠抢夺,加上忽必烈的屠杀天方令,福泉两州的天方人被杀的同时,多少咱们汉家儿女也一样受到波及而死。
那个曾经日行船万、盛极一时的泉州就这样成了一座死城。”
“等一下。”
这个时候,孙浩扬手打断了陈天正的侃侃而谈:“咱家是想知道你所谓的保泉州到底是何意思,对泉州的历史不太感兴趣。”
“没有历史的起源,我的原因就没有由头。”
这个时候完全放开的陈天正也不怕孙浩的身份了,直接硬气道:“如果公公不愿意听,可以离开了。”
一抹怒意自孙浩的脸上一闪而过,气乐的孙浩连道了几声好:“行,咱家现在闭嘴,咱家不喜欢跟死人置气。”
“那就成了。”
怼了一番之后,陈天正的心情属实好了不少:“元朝当政几十年,起先阿合马执政的时候,泉州总还算过得去,虽然一样苦了点,但勉强还能吃个糟糠饭。
等阿合马一死,暴元那群蛮夷哪会什么治国理政啊,朝廷没钱了就横征暴敛,泉州这么好的地方,百姓都过的苦不堪言,家家户户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冻窝窝都得过年才舍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