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参与过京都保卫战的降卒属所犯战争罪、反人民罪从犯,皆判处死刑!”
原本还在观审区看得津津有味的德川胜吉瞬间傻了眼,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身后几名锦衣卫已经将他击晕并拖出了会场。
被告席上的实仁再次惊恐起来,他想要质问高肃,却发现高肃又抽出了一张丝帛。
“现在宣读明联皇帝圣谕!”
原本都还肃容挺身站立的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弯下腰。
“因鉴于日本国王实仁年岁尚幼,且有慕明联之心,此番也算知错悔改,朕签署特赦,以实仁仍为日本国王,钦此。”
这一瞬间,实仁从地狱重回天堂,整个人都滑坐到地上,嘴里发出不知是哭还是笑的诡异声音。
而一旁的伏见宫贞成则凄惨的仰头哀笑了几声。
而后转过身,看向法庭外的天穹。
那是自由的天空,他曾经经常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那片天空下尽情的享受着自由的一切,而今天的审判之后,他就要和自己的一家老小,共赴黄泉。
一切都结束了。
而被扶起来的实仁则哆嗦着向高肃和朱高炽鞠了一躬,随后被几名锦衣卫带离了法庭。
至此,对日本的公审彻底结束,高肃的名字将与这次公审永远的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
“此一去,尘世高山无须越,护佑神边唯去处,何其乐!明日始,毫无畏惧毫无愁,护佑神边唯寐处,何其悠!”
被押赴离开法庭前,伏见宫贞成喊出了自己的绝命诗,表示出自己视死如归的勇气和面临死亡的无畏。
(这首绝命诗原作者为东条英机,觉得写的确实不错做了引用。)
就在伏见宫贞成被枪决的那一刻,京都城外,密集的枪声和轰隆的炮声顿响。
第516章 韭菜国(上)
血腥的杀戮终究是一时的,当瓢泼大雨降下的时候,所有的印记都会消失一空。
日本还是那个盘亘在大海上的岛国,实仁依然是日本的最高当权者。
准确来说,随着足利幕府的灭亡、干仁和伏见宫贞成两人的死亡和院政制度的消亡,实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王。
不过征服日本的武力行动才刚刚开始。
各地的大名悉数被剿灭,超过半数的管领和大名选择了投降,从而成为了新日本国的特权阶级,这已经是明联的老招数了。
扶持一批杀掉一批。
等到日本全境基本趋近稳定后,朱高炽代表大明跟日本签署了一份协议。
是大明,不是明联。
日本已经加入了明联,所以日后要担负起明联与盟国的义务,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明联与盟国的权利,朱高炽跟实仁签署的,是大明这个同为明联与盟国跟日本两国之间的条款。
条款很简单,只有两点。
一、大明作为征日的主要领导国,日本需要在战后向大明象征性赔偿战争赔款一千万两白银。
二,日本要在五年内单方面承担大明国内的路政建设。
就这么简单。
这跟事前所有人设想中的那般,朱允炆会对日本横加苛责的安排有天壤之别的悬差。
第一条有与没有的意义在哪里?
一千万两白银对于日本来说,别说天皇皇室和国库了,就随便找一个地方有实力,境内有银山的大名都能拿得出来。
至于第二条虽然会需要日本向大明输送大量的劳工力和承担建设成本,但那对于日本的国本冲击也是极其有限的,根本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灭亡日本。
君父什么时候那么仁慈了?
朱高炽搞不懂、薛恪等武官自然更搞不懂,但他们知道,皇帝一定有其他的安排。
没人敢置喙朱允炆定下来的事情,即使那件事当时看起来并不合理。
日本的战后问题基本处理的差不多后,薛恪在京都留下了五万驻军,一万名大明的儿郎和四万从军,随后便率领大军陪同朱高炽、高肃两人折返了国内。
赶在新年前,凯旋南京。
总参谋长朱棣代表朱允炆为薛恪的凯旋举行了盛大的迎候庆典。
“庆功宴设在了五军府,陛下最近越来越忙了,没时间参加。”
赶往皇宫的路上,朱棣在车辂内对薛恪说道了一句,后者虽有些失落,但还是规矩的很:“国事为重,只望君父能多多颐养圣躬才是。”
“要不得一两年,便是皇明四十年,整个明联的发展与规划都要君父劳心操持,说来,还是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无能啊。”
一旁坐着的朱高炽叹了口气:“我离开南京去日本之前见到君父,两鬓已是全白了,看起来比父王您还要显老。”
快到六十的朱棣,此时可还是一头乌黑的密发,精神矍铄的紧呢。
“没有君父,哪有今日的大明。”
朱棣撩开帘布,推开车辂的窗户,看着掠过的南京城如画般的景色,感慨着:“现在孤只要一出门看到眼跟前的南京城,就他娘跟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