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79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朱棣扶着把手颤颤巍巍的站起身,一句终生刑期算是给了他一点支持的力量。
“能把命保住就好,他该去赎罪。”
“但前提是,千万不能让陛下知道。”
王雨森的这句话又让朱棣一屁股坐了回去。
对啊,怎么才能瞒得住皇帝?
事发长安街啊,谁知道街上有多少锦衣卫的密探、西厂的特情员?
就算都没有,朱高燧被判了刑,每年宗亲一起吃饭的时候看不到,朱允炆不会问吗?
一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这事直接就见光死。
怎么都瞒不过去的。
“说给君父知道,也未必是死路一条的。”
王雨森咬咬牙:“只要抓紧搞定死者家属,拿到谅解书,达成谅解意愿,死都死了,人也判了,死者、伤者家属不再闹下去,这事也就揭过去了。”
一屋子的一品大臣、最差的王雨森现在也是从二品,为了朱高燧的案件现在算是操碎了心。
这也就是现在,要是扔到百八十年前,堂堂一个郡王醉驾撞死一两个百姓,当场扔点钱也就走了。
哪用得着现在这般死乞白赖的想办法争取个终生刑期。
都不敢去想脱罪的事,而是想尽办法别判死刑。
只要不是死刑,终生刑期的将来总会有机会释放出来。
“看来这共识很好达成的嘛。”
就在这沉默的当口,许不忌站了起来,冷笑出声:“小说戏曲那都是假的,现在皇姑、太后都到了,包拯怎么都得给个面子。
铡驸马?他算个什么东西,奴才永远别想当主人。”
几人都没听明白许不忌话里的意思,只有杨士奇的面色大变,站起身冷声质问:“许阁老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啊,我只是觉得杨阁老先前教诲的对。”
许不忌不屑一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金玉良言啊,我明天就得找个书法大家给我把这幅字写下来,裱进文华殿,裱进翰林院,裱进南京大学!我得让这些人都知道,什么叫做做人不能太死板,该跪的时候得会跪。”
说罢扭头就走,扔下一地鸡毛。
第521章 法治大明(四)
在许不忌离开的许久之后,应天府衙都一直保持在沉默之中,直到朱棣站起身。
“该怎么判怎么判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棣深吸一口气,硬生生挺起自己的脊梁骨:“孤现在入宫面圣,高燧犯错皆孤教子无方,无颜僭居高位,理当递交辞呈。”
“燕王且慢。”
一听这话,杨士奇都慌了,一把拦住朱棣,急切道:“这事刚出,您便找陛下致辞呈,岂不是有逼宫之嫌,若行此举,这事才真的闹到没有转圜余地呢,先等等,按照王雨森的办法,找死者、伤者家属先把这事给安抚下来,过几日就要过年了,等过了大年,陛下心情好的时候,您在提。”
朱棣又一次沉默下来,良久才仰首长声一叹。
“罢了,就照这般说的来办吧。”
话落,迈腿离开。
“今晚这个觉是睡不好啦。”
杨士奇摇头苦叹亦打算离开,身背后响起王雨森的声音:“阁老,许阁老刚才怎得了?”
离开的脚步顿下,杨士奇呵呵笑了两声:“你俩同自常熟而起,你比他可是差远了,我该退了,文华殿以后是他的了。”
说罢,再不做耽搁。
这个夜注定难眠,即使是到了深夜,不知道多少人仍在南京城内不停的活动着。
黄金六时辰!
这是王雨森给朱棣出的主意,一定要抢在明天入谨身殿小朝会之前将这事敲定,确保不会闹出任何的舆论,直到安稳过年,年后再说。
所以,不单单是燕王府,包括魏国公府也在活动,两家算是齐心协力,很快找到了案件中的死伤者家属,并第一时间认罪、悔罪。
这名头不要太响亮,一个是燕王、一个是魏国公,两家的孩子那是什么背景?
这种身份在寻常老百姓眼里那简直就跟皇帝没什么区别了。
哭归哭、痛归痛,还是那句话。
“人死不能复生,孩子那也是喝醉了,也不想闹出这样的事情来,人现在在大牢里也是悔恨不已,哭着喊着说将来要是还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一定给您二老当牛做马。”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了增强同情心,燕王府的管家甚至拿朱高燧的孩子说事:“膝下子女都才三四岁,正是需要爹的时候,要是爹就这么死了,孩子没了爹很可怜的,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为了孩子着想,求求您二老饶了这个我们家这个混账东西吧。”
管家带着朱高燧的两个孩子是又哭又磕头,弄得两个老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等感情牌打的差不多了,管家一挥手,就是整整一百万两的银行本票。
这笔数字,直接击垮了一个百姓所能拥有的心理防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