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80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国家的财富因为明联的政治协约这种非正常互贸体系的存在而疯狂增加,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好事,国家的财富增长过热而民间财富增长过缓,极容易导致财富膨胀后的汇兑体系崩溃。
国家可以拿出一亿甚至十亿两白银来进行基建,拉升国内内需市场,但民间没有那么多的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渠道来消化国家花出去的这笔天文数字,那就造成了财富冗余,钱就不值钱了。
既然国家的财富已经远远多于民间,所以我打算,拿出一部分来,无偿的给予或者补贴到市场上。”
一语出,满座皆惊。
从国库出钱,以无偿给予或者补贴的方式投入市场?
又是一个几千年来的震撼性政策。
“我管这种朝廷政策性行为,叫做经济刺激法案。”
许不忌环顾四周,石破天惊的介绍:“葛安已经拿出了具体的规划,五年内,陆续向全国各省地方,投入不下于十亿两现金银,这一笔,是无偿性的免费给予,或者以补贴形式直接贴补到市场内的各个行业。
我想要看到的,是五年之内,各行各业都可以大手大脚的从明联各国采购原材料并且搭建更多的加工生产线。
我要把各种商品的价格砸下去,让老百姓过的更安定、更舒适。
等到民间经济繁荣之后,大量印刷铜票,所有的现金银封库,以饱满的市场活力实现自给自足的经济内循环。
甚至于,一旦市场允许,黄金白银完全可以投入市场做成饰品售卖,除保留绝大比例的黄金留存国库做战略经济储备以外,小部分黄金和所有白银,将作为商品流入市场,逐渐降低白银与民间铜钱之间的关联关系,使白银与铜钱的汇兑体系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逐步下降,最终到一个不算太轻微但也绝不太重要的地步!”
新官上任三把火,再迟迟等不到朱允炆的露面之后,许不忌终究还是先把他新政的冰山一角显露了出来。
经济刺激法案,就是许不忌要搞的第一件大事。
第528章 许姓内阁新政:经济刺激法案(中)
文华殿里的沉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许不忌口中提出的经济刺激法案,对于时下大明的官僚体系来说,想要完全消化掉的难度显然是极其大的,部分官员甚至可能压根都听不懂许不忌在说什么。
而这份所谓的经济刺激法案,也不全然是出自许不忌的考量,也显然不是说许不忌在南京城里转一圈,调研了一下所谓的各种商品价格就拍脑袋想出来的。
早在许不忌刚刚履职不久,大明银行和大明工商联就已经合作正视对待商品价格与百姓民间收入之间的悬差,并就如何改良和缩短进行了认真的考虑。
葛安和大明眼下一众搞经济的小能手那是埋头研究了好几个月,才拿着基本论证成熟的建议找到许不忌,后者只不过是露面实事求是的走到基层地方去切身感受一下罢了。
如果确实需要到了政策性干预市场的地步那就推行,如果还没有到,那就搁浅暂缓。
很显然,南京城内各厂各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行为,让许不忌觉得,有必要进行政策性干预了。
而且从国库里拿出现金银无偿投入到市场进行生产补贴,不仅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甚至是可以让各行各业的物价大规模下降。
这笔钱投入的首要目的不是让市场上流通的财富增多,因为金银再多,如果社会上的生产资料不足,那么钱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捧着钱买不到东西,那就自然导致了物价飞涨,形成通货膨胀现象。
现在许不忌提出的这份经济刺激法案,第一步是先帮助各省地方的实体生产单位-工厂进行扩产,这份钱是补贴给工厂用来壮大生产规模的。
你想要从明联海外购买的原材料,受制于财力不足,没法直接用船进行大规模航运,只能从沿海几大海商的手里扣缝,经中间商通过漕运、陆运的方式购买,导致了原料成本增加。
现在国家给你贴钱,你直接去沿海港口下订单或者租海船,这笔花销国家给你补上。
另一方面,制约原材料输入的主要工具就是大型的海船,港坞造船厂需要的成本主要是自国内外采买的大型木材和人工费,因为成本居高不下,但是销售的速度显然比不上米面粮油这种生活用品那么快,这就导致了回款周期长,考虑到这个因素,一艘航运船只的价格自然不会便宜。
朝廷在这个方面也可以给补贴。
一艘航运船只,原先能赚五万两,现在国家直接给你一把无偿赞助你三到五千万。
好,最初的几百艘是不是可以选择不赚钱的方式来销售。
后面再生产出来的,可不可以选择只赚一万两?
这到时候就可以约法三章了,国家给你足额的补贴让你去挥霍,你不能说挥霍完了国家的补贴之后,紧跟着再生产出来的船只恢复原价,就要继续按五万两的标准来赚。
那如此的话,就让你连这三五千万的补贴钱都赚不到。
你一年就抠抠搜搜的卖个百八十艘拉到。
当然这里面还会牵扯到更加复杂的一点考量,那就是原材料的价格随着大明本土的加大采购量是否会导致不足从而涨价。
先说储量供应这点问题,都二十一世纪了,原材料还没用完呢,以大明眼下的交通运输情况和加工再生产的消耗效率,考虑这一点实在是太早和脱离现实。
另外就是金银的掠取和大量涌入大明,是否会导致大明国内的金银贬值,从而出现从各国购买原材料的价格问题。
会不会出现原本一两就可以购买到的矿石现在需要二两银子?
指导价政策是假的,还是说银行是假的?
明联各国的金银早就不作为交易货币,即使是大明国内,也在考虑如何逐步取消金银与铜票之间的汇兑体系。
金子或可作为一种货币汇兑的给付保证来储备,但白银的价值一定会疯狂贬值。
为了保证白银价值的平稳落地,不出现民间经济崩溃的恶劣情况,朝廷这些年早就开始按照一两白银兑付一千文铜钱的方式从民间进行兑换,这一点早早就有写过。
现在许不忌提出的拿现金银来刺激民间生产,也不是真个拿金锭、银锭来给。
一百万两现白银就是整整十万斤,需要多少辆大车才能装的下?
一亿两、十亿两又是什么概念?
连护送的人手都凑不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