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你那个空域没有飞机,准备好报告。”南指指挥员确定该空域净空后,果断同意李战的请求。
李战继续爬升。
心里默默唱起了《三万英尺》:爬升,速度将我推向椅背……
开飞以来他从来没有试过从二三千米的高度一口气爬上到万米高空。事实上对战斗机来说,在万米高空飞行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除非是在广阔的海洋上空飞行。
随着地方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航线和空域被移交给地方民航,为经济发展做出极大贡献。此涨彼消,空军的训练空域也就必须得不断压缩,甚至为了腾出空间,不仅向地方移交了许多机场,一些有重要地位的机场也在往外搬迁。
像陈飞差点掉入的陷阱一样,地方只看经济发展枉顾国土防空安全,执意要在起飞航线所经过的地方建造高楼。这件事情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正如李战所说的,一旦建成,西县场站的战机一离开跑道就得大仰角爬升或者转弯。讽刺的是,倒逼着飞行员们的技术进步……
当前方恍然开朗,亮堂堂的太阳就在十一点种位置,李战重重地松出一口气,扫了一眼高度仪,海拔高度一万三千米,很明显的感觉到战机的动力衰退得很严重。
这个高度很安全了,什么民航班机也不会在这个高度飞行。
他恢复平飞,保持航向270。
“南指,我是幺洞幺,高度一万三,航向二百七,巡航速度,云团在我下面,请雷达识别一下,没有问题我就开始拍照了。”李战呼叫南指,因为戴着氧气面罩,说话有些瓮声瓮气的,但还算很清晰。
南指指挥员很快回复,“幺洞幺,你的位置很好,可以开始航拍,保持航向速度五分钟,随即做盘旋飞行一圈,稍后待续。”
“明白,保持五分钟,盘旋一圈。”李战打开了高速照相机,开始对下方的庞大云团进行拍摄。
那些云团里有积雨云有还未形成的积雨云,也有雷暴雨,更有不断上升的气流夹带着丰富的水汽,可谓牛鬼蛇神齐聚。他要不是在外围就果断爬升,恐怕这会儿就是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一叶孤舟了。
开始盘旋的时候,李战仔细观察着庞大的云团,越看越心惊。他当然是熟悉气象的,开飞机的不熟悉气象就好比开汽车不熟悉交通规则一样。什么样的气象不能飞什么样的气象勉强可以飞,气象会往哪里变化,都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有前瞻性。
更何况,停飞的那段时间,他不但跟着机务的干活,也经常跑气象台去深入学习气象知识。
别当领导是傻子,能把你派过来自然是有充分理由的,比如你不但飞行技术高强,对气象的判读能力也很出众。
李战等不及落地后技术人员判读了,没有丝毫犹豫的把他的看法报告了南指,“幺洞幺呼叫南指,我下方这团巨大的云层不简单啊,结合爬升时穿过的厚度,这片云层一旦转化为积雨云将会带来长时间的强降雨。”
南指指挥员显然知道李战底细的,对他的判断很重重,立马说道,“幺洞幺,保持观测,雷达正在确认你的位置。”
“南指,我应该在云桂两省交界,航向270不远是横断山脉。”李战说道。
南指指挥员下意识笑道,“幺洞幺,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方位数据换算出来的?”
“没有,飞行感觉,飞了多远大概在什么位置,我心里有数。”李战说。
他是经历过夜航座舱断电、起落架故障且迫降成功的人,飞行感觉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之所以说飞行是高风险职业,其中一个因素就是飞机在天上是几乎没有参照物的。单纯依靠地标飞行你飞不来多种环境,就更谈不上打仗。人在陆地上开车如果两侧标记线没了,冲出道路的几率会大幅增加,天空可划不了线。怎么办,除了罗盘仪等技术仪器,就只能靠飞行员的感觉,对身体平衡的感知能力。飞行员为什么要进行抗晕厥训练,原因便在此。
又比如低空掠海飞行一直被海航视为高危险系数作战科目,因为一旦飞行员产生哪怕零点五秒的错觉,战机就会一头扎进海里。
雷达识别并且确认了李战所在的位置后,南指的值班人员都由衷的佩服,好几个都竖起了大拇指,也不管李战能不能看到——雷达确定的101号歼-8fr战机的位置与李战判断的基本一致。
“幺洞幺,你的判断已经向地方做了反馈,现在需要你保持盘旋,继续监测这团云。”南指指挥员给李战下达了新的指令。
李战没有停止对下方云层的观察,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再一次请示道,“南指,云桂交界的区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地方,如果出现超强降雨,上游的水位肯定会暴涨,我请求到云层下侦测,对相关地域进行航拍,现在不拍,我担心一旦出现超强降雨会没有飞行的条件。另外,我还要对该云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这么做的风险很大,但是,相比超强降雨出现之后再这么做,相对来说风险极小。另一个,地面气象雷达观测到,云层高度尚有二千米,李战下高度到二千米一下进行航拍的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要下高度到一千,李战就要俯冲穿越厚度达数公里的超大积雨云层。
然而,这并不是最难的部分!
别忘了,云层二千米是海拔高度不是相对高度,云桂交界的区域属于云贵高原的边缘,自身海拔高度就有一千多米!
等于是说李战一钻出云层就要面临着在群山之间飞行的局面。
第079章 穿行群山
山区村民举头望天,原本葱葱郁郁的山峰变成了黑色,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灰沉沉的云层遮盖住了整个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气味,仿佛吸一口气都需要用掉吃奶的力气。隐隐约约的滚滚雷声极其的反常,尤其是在临近入秋的此时。他们不知道老天爷在做什么妖,但他们很清楚马上要发大水了。
气象部门不断反馈过来的最新预测直接促成了南指指挥员同意了李战的方案,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再找到第二次低空侦察的机会。
李战并没有马上俯冲下高度,而是继续盘旋着等待着。
他的飞行风格给人的印象是暴躁粗鲁,因此得了“南海疯狗”这么一个绰号。不过他从来没有不拿自己的小命当回事,更不会忘记自己肩膀上担着重要的职责。
再说,他拉杆费还没赚够。
再一次转弯的时候,李战发现了云层的一处薄弱点,阳光是最好的领航员,光线轻而易举地从那里投射向大地,想必肯定给地面的人们形成了一道气象奇观——一道粗大的光柱穿过云层打在地面上,犹如舞台的追光一般。
连续横滚下高度,看准了机会后,李战就没有丝毫的犹豫,干脆利落的俯冲,脑子里不断地回忆该地区的地形图。没有装备地形匹配系统,他就只能依靠对地形图的熟悉以及目视来判断山峰的位置,留给他的反应时间基本上在一秒钟之内。
歼-8fr像扑食的兀鹫一样俯冲向下,连绵不断的云雾扑面而来,水雾打在挡风玻璃上根本就没有停留的机会,哪怕李战已经把油门放到了慢车的位置,俯冲带来的动能依然的让战机像脱缰的野马斜着向下狂奔。
在这个时候,高度仪都会存在比较要命的延迟。李战的精神高度集中,丝毫不敢有接近飞行包线的心思。
乱流袭来,战机在上下起伏颤抖左右剧烈摇晃。尽管放眼望去什么都没有,然而看不见的气流一直在影响着飞行安全。战地猛地一颤,机身底部像是被一大块巨石用力托了一下,飞行姿态一下子被破坏。在失速之前,李战果断推油门杆同时用力稳住操作杆,战机的姿态恢复,速度却增加了不少。
那不是什么巨石,而是强大的上升气流撞在了战机的机身底部。
李战透过挡风玻璃和前方稀疏的云层看到了一片黑,那是山峰!
他没有半分毫的犹豫,猛地把战机拉起。
战机嘶鸣着犹如在悬崖边上被勒住的战马,扬起头颅和前半身嘶鸣着,两侧翼尖用力劈过空气猛然改变运动路线所造成的白雾状痕迹清晰可见。如果李战继续拉杆,他将会得到一个失败的“u”型机动,然后坠毁在群山之中。
他非常冷静,只是做了一个“l”型机动。哪怕如此,在拉起战机的那一刻,巨大的过载依然的把他向后向下地摁在座椅上,心脏好像掉到了肚子里,那种感觉让人直犯恶心想吐,眼睛差点出现黑视状态。
终于驯服了脱缰的野马,李战从容地大坡度转弯稍稍爬升,机腹距离山峰最高处的岩石甚至不到五十米,发动机喷口喷出来的尾焰都要燎到山上的树木了!
底下山村的村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架铁鸟顺着光柱冲下来,犹如脚踏七彩云朵的盖世英雄,在即将与大山亲吻之前,潇洒地转身离去,一直消失在云层的暗影之中,一片云彩也没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