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28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成洛马,沈霍伊,长飞厂,中国军机研制三大主力,三大老牌老大哥厂。哈飞,中国直升机唯一研制企业。还有洪飞、昌飞、贵飞等次等级飞机制造厂。值得一提的是夹飞,该厂主要生产运-8系列中型运输机以及以该机作为平台改出来的特种机。
这些飞机厂所在的地区都深受其影响。如长飞厂,甚至有自己的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专门培养技术工人。而在就业难的这些年,地方上有太多人消尖了脑袋进厂、进厂校。
长飞厂和夹飞厂的关系有点像沈霍伊和成洛马,后者都是在大三线建设时期诞生的,也都是从前者分出人员资源另地建厂的。夹飞厂虽然没有成洛马这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深耕运-8系列之后突然拿出运-9这么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而且是凭厂本部研发实力搞出来的,是让三大老大哥厂刮目相看的。
尽管运-9依然没有脱离运-8的框架,但对于极度缺乏合适战术运输机以及特种平台的中国空军来说,该款中型运输机是很好的过渡产品。
把运-8给了小弟弟夹飞厂后,长飞厂就专注耕耘两款大型机了。
不用多说,排在第一位的是图-16,国产型号是著名的轰-6中程战略轰炸机。翻来覆去地改一直改改几十年,如今k已经服役了,意味着最新改型至少是完成了设计阶段进入建造阶段了,更新的改型估计已经立项展开了论证。
第二款就是大型军用运输机。
首先要指出的是,军用大型机和民用大型机是两条线。自运-10后,中国大型机的研发主力往军机方向回流了一部分,消失了一部分,埋没了一部分。军队的特殊性使得回流的一部分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等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天。
十多年过去了,伊尔-76就是一寸一寸地啃也该啃完了的。
因此在进入某个带飞行跑道的厂区之后,经过一个巨大的车间,李战看到里面有一架特别巨大的机体框架,就诧异地问谈修之,“谈科长,长飞都开始仿制伊尔七六了?”
坐在副驾驶上的技宣科长谈修之工程师笑着解释道,“那是国产大型运输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百分之百的国产货,装配阶段了,很快能首飞。”
和李战坐在后排的陈家亮说,“他们现在的重心在大型运输机上,轰六这边进展只能往后压一压了。”
“陈参谋长,今天这是请我参观长飞厂了。”李战笑着说,眼睛没离开过外面的场景,巨大的车间庞大的设备还有很多没有上漆的轰-6停在远处的空地上。
陈家亮说,“那当然不是,一会儿到了说。”
直接进入了研究所的院子,由于是军工科研单位,处处都透着部队的味道,处处都有警示警告,保密永远是最基本要求。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多问不多说甚至不多看,人人根据岗位职责纪律要求做事。整个氛围就非常的神秘。
“谈科长,辛苦了。”在保密会议室门口,陈家亮笑着向谈修之道谢。
谈修之用自己的门禁卡和指纹加上密码打开了保密会议室的门,请他们进去,道,“感谢的话应该是我说,劳烦您跑一趟。”
不再客套,三人进去,谈修之打开了灯,随即一丝不苟地把门锁上。
李战首先被当中一张巨大的桌子给吸引住了,上面摆满了各种文本资料,不知道的还以为高考完了教室大清理呢。再看四面墙壁,或挂着或写着各种参数各种图纸还有各种照片,实验数据更是一组一组的明列了出来。
靠,这里是他们研发人员平时开技术讨论会的地方。
既然让他进来就不担心他的涉密级别问题,李战毫不客气地走到那面挂着大幅总体设计图的墙壁前面,贪婪而凝重地看着。
“这是歼轰七a型?”李战看出端倪来了,外形的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机头和座舱部分,比前型更加的流畅了,机载雷达也是新型号。
“比a型更新。”谈修之走过来说,“部队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厂里去年就立了项,已经搞了一年了。”
陈家亮沉声说,“你搞的二二八课题影响很大,尤其是低空突防战术。新歼轰服役之前,海空军部队都需要大量的飞豹担负远程突击任务。早期型号的问题越来越多,a型的性能指标也不太能满足要求。”
看着李战露出疑惑的神情,陈家亮笑着解释了一句,“我以前开飞豹的,我师准备装备一批飞豹搞搞课题。”
“原来如此。”李战明白了过来。
小豹子的航程和载弹量依然是除了su-30kk之外的唯一机型,挂载七八吨弹药航程超过四千公里,这是连歼-11都比不上的超大量。在新歼轰服役之前,依然需要大量小豹子维持海空军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和远程突击能力。
陈家亮他们要装备一批倒是有点新意思,是否意味着战略轰炸机师在尝试向战术攻击方面转变呢?已经有一些苗头了,轰-6机群频繁参与各类战术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李战问,“陈参谋长,谈科长,我能帮上什么忙?”
“从战术角度提一提你的意见。”陈家亮说,指着总体设计图,道,“航电,雷达,全部大改,利用歼十成熟的技术把里面能换的都换成新的,发动机也换,就像轰六k,老瓶新酒。”
谈修之微微昂了昂下巴说,“我们做了很多论证,按照这个方案改进出来的飞豹具备了不弱于苏三零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远程突击作战能力也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看着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二人,李战却是有些不知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了。
第237章 飞豹老了别折腾了
【劝君放爱一条生路,豹爷方得安享晚年。】
陈家亮示意李战走到大会议桌那边,找到一份技术参数递给李战,“最大航程达到四千五百公里,最大载弹量达到十一吨,最大载弹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依然能够达到一千公里。三代机全权限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歼十同款相控阵雷达,地形匹配,全球定位,真正意义上的地形跟踪能力。小李,如果四杠幺实战你开的是这个飞机……”
“我会死。”李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陈家亮的话,他决定直接打破他们的幻想。
此言不虚,如果当时李战开的是毫无机动性可言的飞豹,他真的会死。
看了看面露愕然之色的陈家亮和谈修之,李战把资料放下来,沉声说道,“没有用的,没有任何意义,真的没有任何意义。飞豹已经不具备继续改进的价值。大家对飞豹有很深的感情,我也一样,因为它在我们军工研制最困难的时候撑起了偌大个中国的脸面。可是,它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并且总体设计思想已经完全不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了。”
李战字字诛心句句在理,撕掉了掩盖着清晰事实的那一层谁也不愿意主动去掀起的蒙布。
“从技术角度看,飞豹的总体设计已经不具备继续改进的价值,至少不再适合做这么大幅度的改进。上单翼,机身两侧进气道,单垂尾,陈参谋长,谈科长,你们认为这样的设计能够完全满足军方提出的性能指标要求吗?就算勉强能做到,可以后呢?已经落后了,除非大改气动布局,可是大改气动布局不如展开全新机型的研发,不是吗?”
“从厂家的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我敢肯定,沈霍伊把歼十六搞出来之日就是你们这款大改飞豹项目的流产之日!你们基本上没有可能在他们的歼十六首飞之前完成改进交付部队。就算让你赶上了,有了歼十六,谈科长,你认为飞豹在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眼里算什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罢了。那么前期那么大的投入不就打水漂了,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歼轰-7歼轰-7,当时是怎么出来的还能不知道吗?为了搞一款能替代轰五的飞机,同时具备一定空战能力,而且可以把斯贝发动机给用上,于是就有了小豹子。能把这么一款仓促之作给改到a型这个模样并且还蛮好用,已经很成功了。
想要和歼-16争夺海空军的订单吗?
谈修之自己都觉得是痴人说梦。过去海空军的飞行员们说飞豹好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用过su-30kk!你现在再去让他们给对比结果,一百个飞行员里估计有一百零一个愿意开su-30kk也不愿意看飞豹一眼。多出来那个是飞行员家属。
李战一番话说得陈家亮和谈修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么着急地把自己请来是什么目的,李战心里大概有数了。陈家亮希望能得到一批有轰炸机属性的战机来做他的战法探索,他们轰炸机师是不可能得到su-30kk或者还在研制中的歼-16重型多功能战斗机的,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却可以得到名字带有“轰”字的飞豹。
而代表着长飞厂的谈修之的目的更简单了——在沈霍伊把歼-16搞出来之前狠狠地捞一把订单。厂家看的是经济效益,他们是要赚钱的,不然后续新型号的研发经费哪里来,那么多人怎么养。
为什么请他来,李战也有了很清醒的认识。
一如军区一些战术研究专家给出歼-7e以及后续型号是比较合适的廉价的低空突防兵器的结论,陈家亮和长飞厂是希望能够得到“4-1”实战的执行者、“228”课题的具体执行人、航空兵部队低空突防战术之父李战同志的认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