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38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战思索了一阵子,道,“最佳喷洒高度是一百五十米,我计划让所有战机都在这个高度上作业的。大家各自负责自己的那一段,航向一致空速一致的情况下出现空中碰撞的概率几乎没有。”
所有的飞机都在往同一个方向以同样的速度飞行,理论上来讲是永远不可能发生追尾事故的。
哪怕一个速度快一些一个速度慢一些,那还有超过两百公里的距离,塔台完全可以很从容的对每一架战机每一批次战机进行调整。
想到这里,包冠华微微点头答应了下来,“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各位,总而言之不管如何一定要全力完成好此次协助地方消灭害虫的光荣任务,挽救人民群众的财产于水火!”
“坚决完成任务!”
李战等人掷地有声。
下午二十时零五分,十一架su-27sk和su-27ubk分成四个批次以间隔三分钟的速度从南库场站起飞。第一批次负责距离最近的第一段,由李战率领,只有三架战机。李战需要返场补充两次药液,并且要在第二次补充药液的时候同时补充燃油。
两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对其他人来说时间很充裕,但对李战来说时间很紧张。换言之,能否提前完成任务全看李战的动作快与否。
所有战机满油满挂载起飞,于是鹰隼大队全大队第一次盛装出行。全部七个挂架都挂上了喷洒器,机内油箱装了近十吨的航油,就差那么一些些战机就到最大起飞重量了。
李战能够十分清楚地感觉到战机非常沉重,哪怕是他也从来没有满量挂载飞行过,最夸张的时候也不过四枚空地导弹和两枚空空导弹,重量差不多是这些药液的一半。
起飞的时候足足滑跑了七百米战机的速度才到达了允许拉起的最小值,李战是在滑行了差不多八百米的时候才敢拉起来。平时灵活得跟什么似的su-27sk像老牛拉车一样动作缓慢笨拙,操纵杆和两舵都沉重了几分。
满油满挂载的情况下就不要谈什么灵活性了,还能像战斗机那样正常飞行就已经是说明动力很不错的了。李战不由想,歼-10满油满挂载的话灵活性是怎么样的呢?
他甩了甩脑袋下定决心把歼-10忘掉,向右摆头看了看西边的太阳,此时它已经藏在了云层后面,若不是刚才费力爬升到了海高六千米,李战是不得见它的真面目的。
各个批次编队前往各自负责的段落空域,李战带了林飞和陈殿军两架僚机往南飞前往五十公里外的起始点。
开战斗机喷农药这种事情大家都是头一回遇见,至今都是未能完全消化的,更何况开的还是著名的三代机代表su-27重型战机。登机之前看着机翼下机腹下挂载着满满的喷洒器,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错觉——这么多副油箱能直接飞华盛顿去了吧?关岛算个屁啊!
开始下高度了,陈殿军往下看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小蜻蜓,说,“好运来,下方有低空低速目标,看着像是运五。”
李战左右摆头往下看,很容易就看到了一架墨绿色的运五正在下方的农田上空慢悠悠的飞行,依稀能够看到有水雾向后延伸,八成是在喷洒农药了。此时云层唯一稀薄的一处恰好的在太阳和下方农田的一线之间,因此能见度非常的好,和几十公里外的情况是天壤之别的。
确认了一下方位,李战说,“越过他再继续下高度吧,别吓着人。”
李战一马当先在前,恢复平飞了后确认已经越过了正下方的运五农业喷药飞机后,他继续下高度到一百五同时向西转向。
运五上的两名飞行员亲眼看到三架庞大的战斗机以前三角的队形一边下降高度一边朝前飞,然后向右转弯。
“这是部队的战斗机啊!苏两七!咦,他们挂的是什么弹?”飞行员甲说。
飞行员乙说,“看着像副油箱,不对啊,苏两七没副油箱的,那个变态飞机凭内油就能飞四千公里。”
“怪模怪样的,体积这么大风阻得多厉害,到底干什么用的?”飞行员甲百思不得其解。
飞行员乙开玩笑说,“不能是喷洒器吧,哈哈哈!”
“开苏两七喷农药,亏你想得出……”
飞行员甲最后一个字没说出口,他和飞行员乙同时呆了,嘴巴张得大大的能塞进去一只苹果。
但见那三架su-27sk右转后开始拉开队形,在比他们稍高一些的高度上开始喷洒药液……
第311章 老虎又来了
三机编队一头扎进了昏暗之中,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西斜的太阳,雾状的药液从喷洒器里喷出来,像多管近防炮打出去的炮弹一样,在空中形成雾网,在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慢慢的笼罩下去。
能见度受限的情况下主要以仪表飞行为主目视飞行为辅,开启雷达无很大意义,徒增雷达消耗罢了。
“塔台,我是好运来小队,我看到有农业撒药飞机在作业,是否存在重复作业,请核实一下,完毕。”李战向塔台汇报了刚才看到的运五撒药飞机的情况。
事态紧急的情况下重复作业是不可取的,首先要解决覆盖问题,然后再考虑打补丁问题。李战听当地的官兵说过,北库地区地域辽阔光照充足非常的适合种植相应的农作物,过去几十年里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虫害,在极短的时间里大量的农作物死亡或者病萎,经济损失很大。
也因为北库地区是重要的农业产品出产地,这里是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内陆以及沿海地区还在使用牲口进行农耕的时候,这里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农耕,到了现在已经实现了飞机播种撒药。
综合考虑到实际情况,李战也就不会再为使用战斗机进行喷药这样的事情感到诧异了。有些人说应该把任务交给运输机师,中型运输机更适合干这个活。问题在于运输机师远在一千公里之外,并且他们的任务繁重,在本场的只有寥寥几架大型机作为战备,方方面面上都是来不及的。更何况运输机没有外挂点,从头开始制造能够使用货舱的喷洒器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距离最近的101旅和北库军区直属陆航旅成为了最佳选择。
塔台指挥包冠华接到李战的汇报后,马上向同在塔台的钟所长进行了沟通,迅速核实了第一段隔离带的具体情况后,告诉李战,“好运来,核实过了,无重复作业,你们按照计划进行,完毕。”
“好运来收到,完毕。”李战放下心来,提醒两架僚机,“注意高度速度,我们要保持姿态飞行一个小时,打起精神来。”
三架su-27sk在略高于低空最小速度的状态下飞行相当的危险。相对来说技术稍差一些的陈殿军精神高度集中,左手就放在油门杆上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推杆给油把速度提起来。林飞就淡定许多了,他原来当过李战的歼-6普拉斯教员,后来被选入狂魔大队改装歼-7e,再后来接收了二手su-27之后完成改装训练进步神速,成了鹰隼大队第一批三代机教员,是有教员资格的,每个月多拿一些补贴的。
李战没什么可担心的,鹰隼大队每一名飞行员的技术水准他都非常的了解,这样的低空低速飞行基本不会形成很大的考验。
最大的威胁其实是能见度。
恶劣天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见度受到影响,狂风大雨也好暴风雪也罢。飞行员最怕这个,而发动机最怕的四个因素里,小速度是其中之一。李战最担心的是执行完了这一次任务后,这批即将走到寿命尽头的su-27战机的发动机是否还有能够拆下来做备份的价值。
他们平时训练极少有在三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之下飞行的。这个速度之下飞行对发动机的损害极大,并且发动机空中停车的几率很高。
飞了半个多小时后总算是进入了能见度稍好一些的区域,这边云层稀疏,差不多要完全落西山的太阳光直直的照过来,被护目镜挡住了这才没有对视线造成很大影响。
迎着夕阳又飞行了二十多分钟,李战和塔台确认了方位后,向左摆头看向左翼的林飞,抬起戴着白色劳保手套的左手做了一个解散编队的手势,又向右摆头看向右翼的陈殿军,抬起戴着白色劳保手套的右手打了一个解散编队的手势。
林飞和陈殿军先后向外侧转弯爬升脱离编队,他们上高度汇合后直接返航北库战训基地,喷洒器会在本场进行拆卸,然后由基地派出运输车给地方农业部门送回去。
李战拉起掉头返回南库场站补充药液,第一段剩下的喷洒任务就都是他的了,因为他距离南库场站最近,所以按照计划他在进行最后一次喷洒的时候,其余战机是已经返航北库战训基地了的。
最后一个架次飞完回到南库场站的时候已经是夜里的十点出头,天色完全黑了。在完全无光的情况下做长时间超低空低速飞行,旅里只对李战有完全的信任。所谓能者多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李战今天就一口气飞了四个多小时。
才下飞机,全副武装的老熟人袁博宁就笑着迎上来了。
“李大队长!”袁博宁笑着向李战敬礼,随即伸出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