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43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牛军问,“他不只是超音速吗?”
“超音速意味着大功率。”易小易说,“我在北库的时候听他的机务组讲过,李大队长的作战理念是速度决定一切,他信奉闪电战理论,唯快不破嘛。但是这只是他的其中一种形态。牛参谋你可能不知道,海空军航空兵部队现在搞的低空突防训练方式和标准是李大队长飞出来的。低空低速度低空高速度,他都飞过,据说他低空最小速度达到了每小时两百五十公里,那是歼七的数据,已经无限接近了飞行包线了。开苏两七的时候他飞过一百八的最小速度。”
顿了顿,易小易指了指整齐坐在军用折叠小板凳的飞行员队伍,说,“鹰隼大队的飞行员告诉我,李大队长的飞行动作十分的激进,常常大过载机动,大仰角大侧滑都属于大过载机动。”
他用手掌充当飞机摆出大仰角和大侧滑的姿态,道,“飞机在这种姿态下发动机是最辛苦的。打个比方,发动机在高工况工作,车子本该狂奔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刹车是踩到底了,轮胎迅速达到摩擦力的临界点形成了烧胎现象,这个时候发动机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牛军微微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么说传言是没有错的,师兄他开飞机费发动机。”
“费和废还不一样,前者搞搞大修还能用,后者直接就报废了,这个是相当贵的,一架飞机那么多部件就发动机贵。”易小易说。
牛军辩解道,“师兄也是为了工作。”
“总是要有个度的嘛。”姚思雨笑着说了一句,发现牛军脸色冷了下来,立马闭上了嘴巴。
哎人长得帅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在兵工厂工作和参军不存在很多的不一样,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与地方的沟通联系很少,对社会的一些发展和变化在了解上是有一定的延迟的。姚思雨算是好的,技术联络处还能到处跑跑,易小易这一类技术工程师就惨了一些,根本想不明白现在的女孩子怎么都看脸了,社会价值观变得这么肤浅了吗?这到底是怎么了?
总装的首长热情洋溢的压轴发言结束了,他向薛向东进行了授装,宣布二十四架歼-11b重型制空战斗机正式入役。
薛向东随即下达了返场的命令,早已经飞行着装完毕的鹰隼大队的飞行员们起立戴上飞行头盔。
“首长,再见。”薛向东向总装首长敬礼,分别向其他人告别,随即戴上飞行头盔跑到队伍前面。
他面色严肃地扫视着兵们,看着崭新的新式战机们,情绪控制不住的激动,他沉声说道,“我叫薛向东,一九六二年生,山东人,一九八零年参军入伍,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一日放单飞,到今天为止整整飞了三十年。在这里三十年来我自问对得起身上这身军装,对得起头顶的军徽,对得起党和人民。同志们,与你们并肩作战我深感荣幸。我来了,未来是你们的,我希望你们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坚定地朝着强军的目标展翅高飞。我薛向东,为能担任你们的指挥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登机!”
他下达了登机的命令。
所有飞行员齐刷刷的登机。
薛向东是聂剑锋的后舱飞行员,随聂剑锋一起登机。知道薛向东老花的只是李战,李战肯定不会往外说的。薛向东向他提出来要随部队飞回去,李战一口就答应下来了。这大概是大炮旅长最后一次飞行了。李战的本意是让薛向东独自驾机的,但是薛向东要求坐后舱,这无疑更加安全了。于是李战就让聂剑锋带旅长飞,有聂剑锋这个老司机在旅长就权当飞行旅游了。
只是登机前薛向东的这一番话让李战等人心里犯了嘀咕。大炮旅长这是怎么了,要死要活的,也许是因为老花了要停飞了心生感触?飞了三十年,突然的要离开最爱的飞行谁都会接受不了,于是李战就理解了。
可是,薛向东要求随部队飞回北库战训基地的时候对李战说他要做一件过分的事情。李战想,隐瞒了老花参加返场飞行的确是有些过分,可他只是后舱飞行员,有聂剑锋在一点问题都没有。
总而言之李战准备登机的时候感到不太踏实,不由的在登机梯上停了下来往聂剑锋和薛向东那架歼-11bs看过去。聂剑锋已经坐进了前舱,薛向东还踩在登机梯上,仿佛感觉到了李战在看他,他停下来脚步看过来,隔着三十多米的距离,薛向东那爽朗的声音冲李战说道,“李战,你小子记得好好搞!好好搞!”
薛向东居然主动向李战敬礼,而后再不看李战一眼,坐进后舱里之后俨然就是专注准备飞行的架势。
李战嘀咕一句,“大炮旅长这又是抽什么风?”
十八架歼-11b和六架歼-11bs依次滑出,在滑行道上排成了整整齐齐的纵队。空军航空兵第101航空旅歼-11b机队的第一次大象漫步出现在沈霍伊飞机厂的外场上。全部满油状态的歼-11b和歼-11bs战机群缓缓的向跑道起飞线开过去,四十八台太行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笼罩了整个外场。
塔台下达了起飞命令。机队开始以双机编队起飞的方式连续起飞。
“下雨了。”牛军感觉到额头有些冰凉,举头望天看到了淅淅沥沥的雨线。
不知道什么时候西边远处的天空变得阴沉起来,使人感到很压抑说不来的难受。四周仿佛安静下来,连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都似乎消失了。雨线逐渐密集起来,远处排队起飞的战机变得模糊起来,但是起飞没有停止,一批两架一批两架升空迅速隐入云层之中,消失在西边。
老天爷哭了,他因何哭泣,为谁哭泣。
地面上的人们都没有动,都在原地站着,静静地看着战机起飞,直到所有战机全部升空……
第355章 生命的高度
也许世界就这样,我也还在路上。
也许世界就该这样,我依然还在路上。
灰沉沉的天色没有影响到101旅官兵们的兴奋和激动,他们在外场停机坪的平行公路上整齐列队迎接接装归来的战友们。
二大队三大队的官兵们跟娶媳妇似的比一大人的人还要激动。这也是难怪的,毕竟一大队吃肉他们就能跟着喝口汤。别忘了一大队接装的这一批歼-11b里有六架是bs双座战斗教练机,他们是要改装歼-11b的,而且二大队很快可以接收御猫飞行团的那批才用了一年多的歼-11b。
三大队的人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全旅的战略预备队,他们的训练时见缝插针的利用一大队和二大队的训练间隙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过去一段时间里,鹰隼大队接收二师的那一批su-27之所以这么快就到了寿命尽头和三大队的使用也是有关系的——人歇机不歇。
“洞幺,地面无风,正常落,欢迎回家!”在塔台指挥的杨静山沉着冷静地说。
“洞幺收到,谢谢!”
李战率先降落,他透过清澈透明的座舱玻璃往外看,说,“今天北库的天气挺奇怪啊,风平浪静但又显得压抑,感觉不舒服。”
“老天爷这是在憋着准备大哭一场呢。”杨静山心情大好,呵呵笑道。
01号歼-11b触地滑向跑道尽头,没有拉减速伞,一直到跑道下半段才进入滑行道往停机坪那边去。降落的频率衔接得很紧凑,差不多是前一架战机滑出跑道,后一架战机就着陆触地。
“李战。”
梁鹏飞、包冠华带着空防基地、战训基地、101旅机关领导们早早就在停机坪那里等候,准备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主要是大家开心开心,庆祝101旅几十年来第一次列装全新战机,也是101旅全面三代化时代的开始。
101旅的的作战能力上去,战训基地的战训能力就自然上去;101旅的作战能力上去,北库空防基地的作战能力就自然上去。归根结底基础是101旅,因此从军区空军到空防基地再战训基地,最看重的是101旅的情况,这支部队搞不上去其他的都是空谈。
这也是薛向东和包冠华在空防基地指挥机关兼职的主要原因,而战训基地和101旅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又凸显了101旅的重要性。
薛向东亲自带队去接装,又亲自带队飞回来,梁鹏飞必须要过来迎接,他的副手都不行。
李战跑步过来,把飞行头盔夹在肋下向几位首长敬礼问好,道,“司令,政委,旅长在27号机上,和聂剑锋一起,旅长是后舱飞行员,呵呵。”
“这个薛大炮就是不服老啊。”梁鹏飞笑着说。
李战说,“首长,旅长说他正当年还能飞个三五年的。”
“他是大炮啊,什么不敢说。”包冠华笑着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