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分钟,所有的目标都出现在空靶小分队的雷达显示屏上,然后通过情报交互机载终端把这些信息实时共享到了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平台上,同时呈现在塔台的指挥终端显示屏上。
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作战能力被一点点挖掘出来了,不只能从指挥端向机载终端传输实时战术情报信息,也能过把机载终端获得的目标情报信息共享回指挥端,实现了信息双向共享。
这种能力把所有介入该系统的战机都变成了侦察末梢,极大地扩展了战场情报侦察的触角和范围,是实现战场单向透明的有力措施。可惜的是当前这些作战能力离开了北库地区就不复存在,要实现最终的三军联合尚且有万里长征那么远的路要走。
梁鹏飞不由一笑,“嗯,这小子有两下子。”
从果断决定机群进入山脉隐蔽到干脆利落的高速前出搜索侦察到现在的拉开作战编队抓对厮杀,整个作战指挥很干脆利落,看似简单但是如果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之下能够保持冷静沉稳的人不会是多数。
李战的指挥决策几乎是要求框架下最合适的了,梁鹏飞因此赞誉。
方成河说,“他很冷静。当年三河抗洪他的座舱盖飞掉了,谁遇到这样的特等险情那不得紧张一下子,他却没有,从头到位都非常的冷静,我当时在塔台指挥,说实话我也紧张失了方寸。”
“冷静沉着是指挥员很重要的素质,这么看李战是没问题了。”梁鹏飞说。
方成河犹豫了一下,声音放低了一些,“梁司令,他年底要参加飞鲨集训选拨,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了,再优秀也是别人的兵了。”
“飞鲨集训选拨?那可是超高标准,他能入选吗?”梁鹏飞皱眉说道。
方成河笑着反问,“您说他能不能入选?”
梁鹏飞嘴巴张了张,哦了一下,说,“也是,他不能入选的话就没几个人能入选了。这个事情还真的不好办啊,年中总结到空司开会,空司首长明确要求部队无条件配合海航的飞鲨集训选拨。”
此时方成河提起这件事情的意思很明显了,希望空防基地出面挽留一下李战,关键不在李战本人而在海航那边。海航越来越强势,101旅以师旅级单位的身份已经顶不住了,因此方成河希望空防基地出面。
可是事实却是空防基地也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了。
“方旅长,飞鲨集训这一块你不要再藏着捏着了,舰载战斗机部队是未来一段时间全军重点建设的部队,上下各级都必须无条件配合,不能讲条件也没条件可讲。”梁鹏飞提醒了一句。
方成河心中无奈,道,“是,我明白,我旅一定全力配合飞鲨集训选拨。”
他忽然话锋一转,“不过,如果李战本人不愿意参加选拨,基地这边可以向海航那边进行说明吧?”
梁鹏飞眉头一扬,随即微笑着说,“不申请参加那自然是没问题的,不存在配合不配合海航工作这个问题。”
俩老狐狸相视一笑。
在北库山脉北侧原始寒带森林地带上空低空盘旋寻找机会准备进行实弹射击的李战丝毫不知被两位顶头上级算计着,他发愁的是应该怎么样把目标击落。
那玩意儿的红外信号特征实在是太微弱了,尤其是当李战用机载的红外探测仪扫描了一下发现竟没有多少热能传出,瞬间就断定那玩意儿肯定是电力推进。小功率、电能推进、螺旋桨、小机体,李战甚至怀疑使用红外制导的pl-5c是否能够看到目标。
飞行员看到不管用,机载雷达看到也不管用,必须要pl-5c格斗导弹的导引头看到,否则就是无头苍蝇。
李战第一次遇到了尴尬,如同面对刺猬——无从下手啊!
第371章 土办法打飞机
pl-5c格斗导弹采用的是红外制导,这种被动制导方式的缺点在于能不能打中取决于目标的红外信号特征,所谓红外型号特征指的是热能特征。
目标靶机使用的是电能推进,热能特征大幅减少,低速度的情况下机体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能特征也十分的微弱。难就难在这里。
李战已经绕着目标靶机飞了三圈了,一直下不了决心开打。
他已经基本上能肯定这是空防基地故意出的难题了,目标不只是他,而且还有考验101旅的意思在里面。一下子压力就大了。
好几次他都忍不住要用航炮去把它轰下来,可惜射击主任曹福飞估计和空防基地穿一条裤子,愣是把航炮炮弹给下了。
拉近距离打?红外特征达不到pl-5c导引头最低可探测量的要求再近也白搭,导弹照样会熟视无睹往未知方向飞过去,出点问题回过头来打载机上不是没有可能。
战机稍纵即逝,电力推进的无人靶机续航力显然是很有限的,不能再犹豫了。李战想了一个土办法,决定冒险一搏。他再一次查看了大气数据系统的实时数据以及战机的飞行姿态信息,尤其注意风向和大气压和目标的飞行姿态信息,其中目标的速度航向高度最为重要。
“塔台,我是洞幺,请求射击,完毕。”李战心里有了八成的把握后马上请示塔台,随即用英文重复请示。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李战究竟会怎么打,安排这样的突然变化目的就在于考验飞行员的临机反应,在看似无攻击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完成任务。
方成河回答,“洞幺,前方净空,可以射击,完毕。”
“明白。”
李战向目标的十点钟方向加速飞行,在十公里处掉头回来,机头指向目标靶机的左侧,以四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持续接近。他给左翼挂架下的pl-5c通电,导引头预热,战机的瞄准仪已经锁定了目标靶机。在五公里的位置上,李战把瞄准方式切换为航炮瞄准,计算好提前量,他在距离目标靶机二点五公里的距离上发射了导弹。
看见pl-5c朝着目标靶机的前方直射过去时,李战把油门杆放到了慢车位置,为了尽快减速他居然把背脊的减速板给竖了起来,01号歼-11b看上去像极了愤怒的斗鸡,颈部的毛发竖立起来面目狰狞。
发射导弹后应当转弯脱离甚至做规避机动的,可是为了用飞行头盔上加装的摄像仪拍摄下射击效果,李战要尽可能的接近目标靶机。为了不在导弹爆炸的时候冲进杀伤范围,他不得不使用竖起背部减速板的方式来迅速降低速度。
pl-5c导弹好像真的看不到目标了,它的弹道指向在目标靶机前方数百米的位置,这说明导引头是没能探测到目标的红外信号的。
塔台和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都能过看到代表着pl-5c导弹的小红点和代表目标靶机的小绿点,明显看得出来这是跑靶的征兆了。pl-5c格斗导弹如果锁定了目标,是会直追目标而去,整个飞行过程是呈现不规则的弧线的,用最大可承受的20个g过载能力来实现命中。而现在pl-5c格斗导弹飞的是直线,说明导引头没能获取目标信号从而处于无制导状态。
李战心里早就骂开了,靶机大队太无耻了,这个目标靶机的红外信号特征肯定低于pl-5c的可探测值,否则导弹不可能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没有丝毫反应。这纯粹是故意坑人的,如果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射击妥妥的跑靶。
这哪里是实弹射击训练,分明是坑拉杆小王子游戏。
“好在哥有两手,不然还真的让你们这帮叼人给坑了。”李战心里暗暗说道,目不转睛地顶着大约一公里外的pl-5c格斗导弹。
塔台里的几位经验丰富的首长首先看出了端倪,李战真要是只有这个水平那才奇怪,可是大家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却都不知道李战是留了什么后手。
奇迹发生了。
傻不隆咚的pl-5c格斗导弹在飞行途中撞上了目标靶机……
撞上的瞬间,引信启动战斗部爆炸,将悠哉悠哉游弋的目标靶机给撕成了粉碎。地面上的操作员看到信号一下子断掉黑屏顿时就傻了眼。塔台和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一干人等通过李战飞行头盔上加装的摄像仪看到了这惊奇的一幕——导弹没锁定目标靶机但是居然撞中了。
这是运气?
好运来真的这么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