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52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姚东明看着轰-6kzz义无反顾的爬升心中懊悔不已,责怪自己不该提这样的馊主意,可是转念一想,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比坠机更好的办法吗?似乎没有了,他和僚机迅速跟上继续一左一右地护着轰-6kzz。
一万两千米是轰-6的实用升限,换装了推力更大的d-30-kp-2涡扇发动机后升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此时决定爬升到一万两千米是经过了严密计算得出的最佳高度——在耗油最少的情况下获得最多的滑翔距离。
太阳就在眼前,在海地一线的位置若隐若现好像随时都可能像害羞的邻家姑娘那样把小脑袋从她闺房的窗户那里缩回去。
好一幅“日落黄昏晓”的美景。
向下看,远处那苍茫大地逐渐陷入昏暗,却又使人忧愁几缕上心头。
“好了,开始经济巡航。”
李战固定了油门接入了自动驾驶仪,干脆的抱起了胳膊。
于成林、刘长喜和白必图都紧张得不想说话了。飞机向前巡航一段距离然后关闭发动机依托惯性和高度进行滑翔飞行,再启动发动机爬升高度,如此反复。也就是说,油料基本用于开车和爬升,基本靠滑翔向前来拉近和大场站的距离。
技术组反复计算出来的数值是可行的,通过这种办法能够顺利飞抵大场站,但是一些外部环境的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是很难精确计算的。
大家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拼一把也许能人机两全。
关车十秒倒计时,李战的手已经放在了开关那里,在此之前他把自动驾驶切换成了人工驾驶,嘴里念叨着:“准备关车,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关车。”
两台d-30-kp-2涡扇发动机迅速停止了运转。
失去了推力的飞机开始线性失去高度,在失去高度的同时继续向前飞。高度下降率和空速下降率一对比,刘长喜等人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轰-6kzz的气动布局实在不是滑翔飞行的好选择,如果是一架运-8,情况无疑会得到极大的改观。
事实再一次证明轰-6并不是合适的远程电子侦察机的好平台,甚至arj-21喷气式支线客机都会更好。
高度一直掉到五千米,李战开始执行空中开车程序。
“第一次开车!”
李战大喊一句,启动了apu,却出现了最坏的情况——两台d-30-kp-2涡扇发动机毫无动静。
谁也没心思去紧张和懊悔,此时是最关键的时刻。
“第二次开车!”
李战再一次大喊,第二次启动了apu。
左发的转速表指针稳稳上升,但是右发依然没有动静。
出现了极其尴尬的情况——是再来一次还是维持现状呢?
如果第三次开车两发都无法启动呢?
但是单单依靠左发是绝对飞不回去的!
李战说,“一不做二不休,左右都是个死,我想拼一把。”
“拼吧,拼!”于成林冷静地说道。
刘长喜一拳头砸在油门杆位置上,说,“拼!”
他们都没有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apu的电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连续的启动发动机。而飞行高度一致在下降,,速度是越来越快的,留给他们的时间机器短暂。
这个时候任何迟疑都是致命的。
李战再一次关闭了发动机,深深呼吸了一口,仿佛这么做有助于空中开车。
“第三次开车!”
启动apu,双眼死死盯着两发的转速表,心里把所有的好话都说尽了。左发再次顺利启动,可是右发依然没有动静。
就在李战眼里流露出失望之色的时候,右发的转速表跟痉挛一样抽动起来,猛的一下高一下低,清楚的听到发动机在震颤。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发动机震颤是发动机故障的征兆。
完蛋了,这下要弃机跳伞了。
就在李战等人开始考虑后路的时候,右发居然喘息着启动了,顺利启动了!
第427章 十一勇士砸在了跑道上
“塔台,他过来了!七公里!”
“五公里!高度很低!右发在冒烟!”
姚东明语气急促地向大场站塔台通报轰-6kzz的情况。
半个多小时前轰-6kzz的右发喘息着启动了,但是很快李战等人就发现右发的故障灯全都亮了,可是右发依然在提供着动力。
李战咬着牙在最后一次滑翔飞行之后第三次启动了两发,左发再一次顺利运转起来,而按说启动不了的右发也运转了起来。此时仪表台上的燃油余量表指针已经触底,这意味着发动机随时都会停止运转。
这个时候在十公里。
进近到七公里的时候右发冒烟动力迅速衰减,但是没有起火。
大场站塔台里的值班人员高度紧张,指挥员询问跟随引导降落的姚东明,“是东边吗?我没看到飞机!东七导航点!确认了吗?”
姚东明心头冒火,道,“是东头是东头!过东七导航点了!他高度很低你看不见!赶紧准备紧急预案他不一定能落跑道上!”
“高度太低了!能拉高吗?”塔台指挥员问。
姚东明火出来了,“都他妈什么时候了还拉高!他都没油了能拉高吗!”
“你怎么说话呢!”塔台指挥员也火了。
姚东明眼睛都红了,轰-6kzz的速度不是太慢而是太快,根本不敢减速,一旦减速很可能到不了机场,不减速进场速度就会严重超过要求,此时轰-6kzz压根就是在靠着惯性飞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