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你没看新闻?”唐国正忽然皱眉问道。
李战打量着简洁但是舒适的病房,说,“没啊,没电视看也没人给送报纸,怎么了参谋长,外面出了什么事?”
“冰雪灾害。”
唐国正说,“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冰雪灾害的影响,多地交通瘫痪旅客滞留,在广州、南京等大火车站滞留的旅客超过了百万人,今年春运的运输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冰雪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方的正常生产生活,尤其是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
他指了指李战,“全国上下都在和冰雪灾害作斗争,客车翻落河里这件事情地地方非常的重视,你的事迹一定会被作为重大典型来进行宣传的,部队也很愿意推出这样的典型代表。”
安全事故死亡超过六人省领导都要被问责的,那三十一名随着客车掉到河里被困车内的乘客后来查明好几位重伤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很有可能因伤重不治而亡。
地方相关部门后怕不已的时候对当时现场自发伸出援手实施了救援的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及表彰,然后李战等三人就浮出了水面,白上尉和小张回到警备区机关后什么也没说一直到地方相关部门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找上门来,警备区首长这才发现自己的兵无声无息之中做了一件在全国新闻舆论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好事,这一下可不得了,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和地方宣传部门一起开始趁热打铁推出白上尉和小张这两个典型。
于是李战也面临着这样的大好事了。
唐国正正色说道,“这不是小事,据说春晚增加了一个环节,是向在冰雪灾害中表现出色的各行各业的典型代表至今,还要评选为国家级媒体代表人物。”
李战完全没有想到在他看来再小不过的一件事情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但是他却是忙不迭的说,“别别别,老团长我就不需要宣传了吧,到时候七个一等功被挖出来部队可不好解释。”
唐国正本想说那不是更加证明了你是空军的优秀代表吗,但是话到嘴边就生生的吞回去了。是啊,七个一等功哪个都不适合宣传,再说了,估计不会有很多人相信这是真的。
下部队不过三年荣立七个一等功,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而且唐国正隐约猜到李战曾经估计在一些不好说的单位工作过,这也是不能宣传的。
唐国正拍了一下膝盖说,“可惜了,很好的宣传机会。”
一想到李战的编制并不在二师甚至不在本军区,唐国正后面的话就果断的不说了。讲多无谓还容易让人觉得二师的领导都是势利眼——有好处就往前拱却没有担当。
若是面对其他人,唐国正是绝对不会这么想的,可是面对的是李战。全师上下没有不知道李战的事迹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战“买媳妇”被师长齐宏赶走这个事情是越传越广越深,影响则是二师的领导们对李战普遍都存在一些愧疚感,面对李战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当年的事情,自然就会不由自主的往“怕李战误会”这方面想了。
李战却是没有多想,对他来说所谓的宣传机会是真的一点也不重要,他说,“这几天我没闲着,老团长,中南场站的试飞和评级试点既然合二为一,结合部队当前的最新发展趋势,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什么想法?”
第456章 深藏功与名加个挡轮器
李战一点儿也没有因为自己战功赫赫而居功自傲,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么屌不应该亲自动手去做一些事情。在他心里面兵无高贵之分,都是人民的子弟。
因此客车遇险事件在外界乃至部队内形成的影响没有影响到他,从他成功发烧倒下到脑子逐渐清醒一些,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飞行工作。在012厂的半个月里,在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后他发现中南场站其实非常的重要。
李战想了想后对唐国正说,“关于中南场站的使用方向,我越俎代庖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二师是你的老部队,小李,你不必搞得这么见外。”唐国正说。
李战说,“那我可说了。”
“说。”
李战斟酌了一下,说道,“中南场站的跑道一千两百米,去头掐尾能用的不过八百米,这是最乐观的计算了。我们的三代机都没有问题,完全可以在中南场站进行使用。问题还是起降问题,关键是起飞,要避开旅游机场的一边,方案还是原来我提出的方案,推迟拉起的时间,起飞后转向钻山谷离开民航机场五边区域后再爬升。”
“没错,你的办法很具可行性,这不就是等着你身体恢复了马上进行试验吗?”唐国正说。
李战说,“当然这个方案是不变的,我想的是应该还有办法缩短起飞距离,甚至降落距离也能缩短。”
“什么办法?”
李战说,“对跑道进行改造,加上挡轮器。”
???
足足有三秒钟唐国正才反应过来,他一怒,指着李战训斥道,“好你个李战,这还没去海航呢就想着帮海航挖墙脚了。”
李战连忙说道,“老团长息怒!息怒息怒!”
“先听我把话说完。”
好一阵子唐国正的气才消。在跑道上安装挡轮器是什么意思啊,问题不在挡轮器而是在这么做会让场站的性质出现变化。唐国正如何不知道海航搞了个陆上训练飞行甲板,有挡轮器有滑跃甲板,就是在场站跑道上按照瓦良格的飞行甲板来建造的。
中南场站这么搞几个意思呢,为海航做嫁妆啊?
不怪唐国正生气,搁谁谁都会生气。
空军应该支持海军航空兵的建设这是大局,但是唐国正只是副师职的参谋长,他只考虑二师的事。空军是支持海航搞建设还是不那么支持那是空司首长的事。再说了,就算要支持也不能牺牲自身的发展。
李战说,“装个挡轮器不会改变场站的使用性质,退一万步说,就算改拜年了那又如何呢?难道有坏处?海航肯定是未来部队的建设重点,等以后有五六艘十万吨级别的航母了,老团长你想想那得多少飞机,一个航母配一个师,这就要五六个师了,考虑到编制冗余,起码得七个师。海航那三瓜两枣根本不够用的。那部队从哪里来。老团长你看看,海军陆战队怎么来的,不都是直接陆军转隶过去的吗,沿海的陆军部队什么都不用换隶属改一改就成了海军陆战队了。如果以后海航需要扩充,有着丰富海空作战经验的二师是不是会成为首选。我不信上级首长会不动心。”
这么一番有理有据的话下去,唐国正陷入了沉思。
大海航是趋势,因为大海军是趋势。不是没有其他观点,认为应当精简陆军、空军的力量,重点发展海军力量。海军造船运动开始发力其实已经说明了这种观点占了上风,而老陆因为历史地位以及在人民群众中独一无二的崇高威望不会过于担心力量遭到削减,反而会得到加强——兵员减少但部队战斗力提升,依靠大量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把战斗力堆上去。
二炮那地主家的二傻子就更超然了,顶着“战略”二字谁都不敢打他们主意。
于是,空军老二就成了精简改革的重点对象。原来用二代机的时候一个大队给你配个二十来架,改装三代机了给十二架,数量消减接近一半,还没地方那个说理去。
最尴尬的是空军的“主营部门”是航空兵部队,而恰好越来越受重视的高富帅海军航空兵也在逐渐向海军“主营部门”的方向发展,这么一重叠于是就产生了矛盾。
空军卯足了劲向攻防兼备转变可不就是因为感受到了压力了吗?
但是归根结底,空军飞不到哪里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土防空都是重中之重,再往周遭扩展一千公里基本上是极限了。可是海军则没有这个先天缺陷,他们是真的可以全球到达的。
实事求是地思考之后,唐国正的态度没有之前那么激烈了,他拧着眉头说,“安装挡轮器肯定能缩短起飞滑跑距离,问题是在一座空军场站里这么搞合适吗?且不说军区空军的首长,如果海司知道我们这么干你以为他们会没意见吗?他们还以为我们要抢他们饭碗呢。”
“怕什么?我们空军什么时候怕过海航了,空司首长肯定会支持的。”李战昂了昂下巴说,“再说了,在航母上的飞机就一定要属于海航的吗?搞不过以后要叫空军海空航空兵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