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57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新的试飞计划如此之快得到批准除了李战此人的强大说服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李战提出的新试飞计划是围绕一个核心展开的——实战。
也就是说,1616号歼-16战机既会像二师的其他在编战机那样战备值班、战术训练,也会接受指挥所、空司等指挥机关随时下达的紧急任务,比如各类空情处置。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梭哈”试飞的目标。
别以为空司思想保守,真到需要的份上空司狠起来自己都怕。
同时也说明空司已经意识到了时不我待,是时候开启超音速发展模式了,毕竟进入2012年后,各项建设工作明显的提高了速度,尤其是歼-10、歼-11两个系列主力战机的产能提升了很多。空军的“造鸟”计划的开启与海军的“下饺子”计划显得相得益彰,老陆哭晕在厕所。
大年初三一大早,已经换上了浅灰色低可视涂装的1616号歼-16战斗轰炸机披挂齐整等候在了停机坪里,她边上就是007号歼-10s战斗教练机,两者一比较,歼-16是猛男健身教练,歼-10s就是健身小娘皮,或者说歼-10s是火爆女健身教练,歼-16是膀大腰圆的土豪学员。
张威跟着一名教员上了007号歼-10s,刚坐下,看见李战和陈飞过来,扬起戴着新式皮质飞行手套敬礼打招呼。李战笑着举起戴白色劳保手套的右手敬礼,陈飞也还礼,不过他戴的是新式皮质飞行手套,而且是海航九师标志的。
走到战机前,陈飞发现机务组所有人戴的都是白色的劳保手套。放在几年前这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但是今时今日在一些重要部队里,白色劳保手套已经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尤其是二师这样的“霸天”部队。
007号歼-10s很快滑出停机坪往跑道起飞线去,开始做短距起飞的飞行训练。李战开始搞1616号歼-16之后,二师从四团调了一名资深飞过来和张威搭档继续做一些试验性飞行工作,张威这位地勤专业的作战参谋有向空勤参谋方向发展的趋势。
从这些微小的变化能够看得出来,二师是很有想法的,南霸天并非浪得虚名。
李战在做飞行检查的时候,007号歼-10s小娘皮轰然拔地而起,起飞距离好像只有两百多米,看上去十分的惊人。实际上歼-10的滑跑起飞距离要比歼-11系列的短,可见歼-10这个飞机是真的搞得不错。
站在登机梯上的牛耀扬指着战术情报交互终端说,“一哥,战情终端需要接入北库网了,所以在这边没用了,你飞的时候记住要保持战情终端是关闭状态,不然它会一直搜索信号,会破坏无线电静默。”
此前李战已经了解到这些情况,鹰隼大队装备的歼-11b以及后续的歼-11系列战机都融入了战术情报交互终端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必须依托北库网络才能发挥出作用来。启用之后该系统会不断的通过天线搜索相应的信号,一直到找到北库网络的信号为止,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消耗电力的过程,而且是持续发送无线电信号的过程,对作战很不利。
李战说,“明白,飞行过程中保持战情系统处于关闭状态。”
“是的,确认。”牛耀扬点头。
李战签字,牛耀扬迅速下去撤掉登机梯,发出可以滑出的信号。
塔台指令下来,李战推杆松刹车滑出。
此时中南场站塔台上除了正常的值班人员外还有一套人员,那是空司、军区相关业务部门抽调精英人员组成的试飞技术组,他们的任务是跟随试飞组随时对战机的各项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与厂家的技术保障组各司其职。
那是一名大校带领的年轻技术团队,硕士研究生、博士一抓一大堆,工作作风迅猛严谨不苟言笑,尤其是其中两名干练的年轻女文职,那作风咔咔的高端范儿十足,整个试飞技术组看上去逼格相当的高。
他们带了许多人不认识的仪器,迅速的介入了塔台的各项指挥终端,甚至连地勤机务的工作情况数据也进行录入,这让唐国正有些紧张——不会一通精密分析之后找出场站的工作隐患吧?
场站最怕什么,最怕的当然是存在安全隐患而自己没用发现。
不过唐国正不太敢去直接问带队的张崇明大校,那大校副军级,军衔比唐国正高一级,级别更是高了两级,虽然是技术军官。张崇明是总装一个二级业务部门的资深专家,虽然没用职务但是级别不是开玩笑的,而且仅有四十多岁,是战术航空技术方面的名家,而且是国芳大学的教授。
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在北京这个地界,总部机关要到驻京的一些基层单位视察搞调研,将军们是一车车拉过去的,反而新兵蛋子成了稀有品种,逢人看见就跟关爱智障儿童一样笑着打招呼“小同志家乡哪里啊工作怎么样啊班长对你怎么样啊好好干啊”这样那样的。
结果就是一些在驻京单位干了两年的新兵蛋子飘了,退伍回家喝两口就吹牛逼当年我在部队如何如何见过多少将军之类的,把在边远地区拼了几年的退伍兵唬得一愣一愣的。其实吧在驻京单位干不一定比在边远基层单位干更精彩,最起码摸枪的机会少得多。
张崇明平时上下班骑自行车呢,堂堂副军级干部蹬个破自行车从家属大院出来沿着黑山扈路前往百望山下的学校,在当地老百姓眼里和普通职工没有什么区别。
反观唐国正,师司令部参谋长副师职,出入有专车,而且是霸道4000。
可是下到基层就不一样了,张崇明的级别比师长政委的都要高,是妥妥的上级领导机关的首长,一点马虎不得。所以说上级领导机关的干部愿意往基层跑,在原单位没人把你当回事,你副军级我还正军呢,一个科室好几个副军正师是常态,但是到了基层享受的是上级首长待遇,别说其他就这份优越感就让不少人欲罢不能。
张崇明经常下基层早都习惯了,不过这一次他带的小组里有好几位都是新人,包括那俩姑娘在内的几个文职干部就是直接招收的地方技术人员,和新兵蛋子没有什么两样。到了中南场站之后军区一些首长以及二师的首长都来见过,那招待规格那受重视程度让他们的腰板不由的挺得直直,终于享受到了传说已久的“在总部机关工作的好处”。
跑道起飞线,1616号歼-16稳稳停住,李战和陈飞再一次交叉检查了战机的各个系统确认正常之后,李战呼叫塔台:“塔台!试验幺六准备完毕,请求实施开战计划!完毕!”
“试验幺六,可以实施开战计划!”
ps:感谢弟兄们的打赏,本月更新不给力大家依然坚持打赏老李很感动,余下十日尽量多更,枪团牛逼!
第468章 紧急支援高新33号
天气不算好的,低空灰蒙蒙的一片飘着一些小雨,能见度尚可,爬到云层以上情况会好很多。一层厚约一千米的云层在海拔高度三千到五千之间形成了一道阻隔,把天空分成了两层。
这样的情况十分常见,民航飞行员都不当回事更遑论空军飞行员。
李战沿一线天航路飞行,离开了旅游机场五边空域之后爬升到一万两千米高空,以每小时一千公里的亚音速巡航速度向南疾飞。
紧急远程支援是今天的试飞科目,目的是评估歼-16在这方面的能力。通常来说空中作战中需要用上二梯队的时候不多,尤其是在低烈度武装对抗的情况之下,如果要用上了说明情况是非常之紧急的。
多年前的一次空情处置中二梯队还在赶往任务空域的路上,一线战机任务失败,导致了严重的损失。
在这样的紧急远程支援任务方面二梯队的核心是快,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任务空域。显而易见谁也没有李战快。
上午8时15分,广指正式下达了命令,李战第一时间打开加力油门推到底往南海十三号空域疾驰,恨不得驾驶的是可变后掠翼战机,这样可以把机翼往后掠呈高速飞行状态。他是速度绝胜论的坚定支持者,对速度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只要速度足够快,尘世间是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不仅仅是考验歼-16的长程超音速飞行能力了,对这个战机的高强度作战使用性能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南海十三号空域距离中南场站足足一千八百公里,歼-16的技术参数里显示该机最大作战半径是两千公里,实际上李战机组在任务空域没有很多滞空时间。
1616号歼-16在一万两千米的高空中飞行,在她的下方是密密麻麻的民航航路,尤其是在通过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时候,一度要爬高到一万三千米,以此避开多条通过该地区的民航航班。
飞离陆地之后,能够清楚地看到低空的天气大幅转好,俯瞰的时候看到了碧蓝色的海面,大型船舶航行留下的白色航迹十分的醒目。对这片空域海域李战和陈飞都是熟悉的,原来在二师服役的时候战备值班经常会光临这里,李战当时第三次和海航模拟蓝军部队展开临时对抗演练就是在这片空域。尽管没有任何标识物,但是熟悉的经纬度依然让过李战有了故地重游之感。
也许是潜意识在作怪,李战他似乎发现相较于丰富多彩的陆地,纯粹一些的海空让他更感兴趣。
“南海十三号空域我巡逻战机发出紧急求援信号,命令你机即可前往执行支援行动,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赶到目标空域!”
模拟的任务背景是我两架正常战备巡逻战机遭遇紧急情况,在驱逐蓝军特混舰队的过程中陷入了重围,广指立即命令沿海一线场站紧急起飞远程战机火速赶往目标空域进行支援。这样的模拟训练任务非常的普遍也非常的简单,军训部的参谋们拿起笔几分钟就能制定出类似的训练计划。
但是李战机组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为空司会随时通过广指调整任务背景,根据1616号歼-16战机的具体表现随时出题。而代表空司出题的是在中南塔台上的张崇明小组,他们会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制定出新的任务要求,以此测试歼-16战机完成任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李战机组要面临随机出现的新问题。
这样的试飞极具实战色彩,因此命名为“开战”计划。仗要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要打什么仗就研制什么样的武器,这是国防武器装备发展的新趋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