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训练小组、中级训练小组、初级训练小组。也就是说部队基本上认可并且采取了李战一早就提出来的方案,只有这么做才能确保每一名准飞鲨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难度。
毫无疑问,高级训练小组是要打头阵的,他们不但要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同时肩负着先进带落后的任务,这样可以把进步较快的准飞鲨们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实际上这是我军的老传统了,而且是极具威力的好传统,核裂变一般的效果。
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
莫仁安和老陈头把李战等四人塞进赴法军事交流代表队里的初衷是让他们这些已经远远走在前面的尖子去见识一下世面学习学习外军的先进经验,因为部队现阶段的训练难度对他们来说能起的效果已经很小,而部队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另外开设一个单独的训练课程。
结果大家都想不到李战取得如此亮瞎世界人民眼睛的战果,因此带来的是海司也感受到了鼓舞和压力,自然而然的压力传到了沈霍伊,直接的结果就是沈霍伊一口气交付了三架歼-15,于是开设高级课程的飞机有了……
新交付的三架歼-15成了高级训练小组的用机,而037号歼-7ggh则成了初级训练小组的用机,从李战的备份机沦为了公交车——谁都可以上。
再开回歼-15,李战对舰载战斗机的感受就越发的深刻了。
针对部队内部地舰载战斗机存在的一些争论,他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在高级训练小组的理论课上对大家说,“世界上能够称之为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的有三种,一种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歼十五,与俄罗斯的苏三三系出同源,归为一种。自f-14退役后,第三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大旗就只有咱们的歼十五和俄罗斯的苏三三才能扛起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大黄蜂和阵风,这两种机型是同一量级,最大起飞重量都在二十三吨左右,是中型舰载战斗机。但是,超级大黄蜂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十吨,而法国人打算给阵风换发动机,使其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二十六七吨的级别。”
“说明什么?说明经过那么多年的实战使用,美海军和法海军的共同结论就是重型舰载战斗机才更加的符合现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别忘了,我们的歼十五在使用滑跃起飞方式的时侯起飞重量比不上超级大黄蜂和阵风。海上空中作战的特点是第二次打击决胜,大家都是研究过二战期间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历次战役的,最明显的是中途岛海战。抛除情报战线的领先优势,美军迅速形成第二次打击能力是他们取胜的关键。换言之,载弹更多滞空时间更长的一方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曹复飞举手问道,“那f-35呢?美军的第四代中型通用战斗机,以后这款战机会全面替代超级大黄蜂。”
“首先,f-35的最大起飞重量和作战半径并不差,虽然是单发中型战机,但是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超级大黄蜂。这款战机的厉害之处是以中型战机的体型和单发方案做到了与第三代双发重型战机的许多指标一致甚至超出。但是,这款战机的缺点同样非常的明显,比如它的自然生存力就比较脆弱。按照美军过去几年军事行动的经验,f-35不会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我个人认为,这款战机更像是f-16系列战机的替代者,其海军版本优势并不明显。”
李战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提起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鹘鹰战机,虽然它有了正式编号,但那个飞机却不属于部队委托研究的型号,而是沈霍伊自己搞出来希望能够得到订单的第四代中型战机,希望能够和第四代重型战机形成高低档搭配。
“歼三十一远远没达到讨论是否上舰这个问题的阶段,据我所知海空军对这个飞机都不太满意,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航程和载弹量都达不到要求。我们没有很多海外基地,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拥有多个航母战斗群,所以我们的飞机的滞空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的久,能装更多的燃油更多的弹药遂行时间更长的任务。因此,在我看来,除非沈霍伊让歼三十一飞得更远装得更多,否则海军大概率不会考虑它作为下一代舰载战斗机。”
这是2012年,大家对紧跟着四代机冒出来的歼-31中型隐身战机了解不多,这个项目就像是凭空冒出来一样,藏得比四代机还要严实,后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歼-31更像是沈霍伊为了验证某些新技术而造出来的新式验证机,比如隐身技术。
不管怎么样,海航的大部分飞行员对中型机都是没有什么兴趣的,至少李战知道很多海航的歼-10飞行员更想去开歼-11。
李战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对手会是超级大黄蜂,其次极有可能是阵风,对这两款战机我们在赴法军事交流的时候做了深度的了解。超级大黄蜂不神秘了,相信大家都有与之交过手,这个飞机的攻击能力很优秀,但是空战能力我是存疑的。”
一名资深海航飞行员赞同点头,“是的,他们的f-15不增援的话,靠那些超级大黄蜂是不敢和我们顶牛的。”
李战道,“所以我们的主要目标要放在f-22a以及阵风身上。空军那边从我这里要了一份关于阵风战机的详细报告,他们应该是要最先面对阵风战机带来的压力。而我们,未来不远的日子里也会碰上阵风战机。”
他逐一分析了几款主力战机,尤其是舰载战斗机,基本确定将超级大黄蜂作为现阶段的目标,将f-22a和阵风战机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其中给予f-22a最多的关注。
高级训练小组因此有了明确的赶超目标。
ps:22000/43000。月票不要停啊,看,更新字数肉眼可见的增加,早都没存稿了的。
第585章 准备启动夜间着舰探索
走到了七月中旬,高级训练小组完成了计划内训练内容。
这一天下午李战把高级训练小组十二名飞行员召集起来开会,大家到了小会议室后看到莫仁安和老陈头两位大佬都在,李战则在黑板上板书着什么,大家一看,顿时都眉头猛跳战意盎然了起来。
“关于开展夜间着舰训练的若干问题”。
这绝对是让人大感意外的任务了。搞了这么久的训练,大家对着舰技术的了解已经很深了,而夜间着舰和昼间着舰的技术难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这比陆基战机夜间飞行、昼间飞行之间的区别更大。
李战直接就开始说话了,莫仁安和老陈头更像是背景。
李战双手按在案桌上,说道,“经海司批准,我部开始进行夜间着舰训练的探索。今天这个会开完新科目就会启动。实事求是地说,在没有大量舰上昼间起降训练的情况下启动过这个新科目是担了很大风险的,但是时间不多,我们不能按部就班的来了。”
他走到黑板那里一边写一边说,“夜间着舰最大的难点和昼间一样,我们面临着的是长一百米宽不过五十米的降落跑道,大家都打过夜间地靶,这么点地方在数百米空中看下去就是指甲盖大小。按照现在的夜间地靶射击标准,你能把弹药倾泻在这么大点的范围内你就是优秀。现在则是要求大家把自己扔在这块地方上,而且要平平稳稳的安全降落,难度可见一斑。”
“夜间着舰首先要找到航母,夜间能见度几乎为零,加上天气的影响,飞行员很难第一时间找到母舰,所以这需要大量的仪表训练,在无能见度的情况下准确找到移动中的母舰。接下来要灯光助降系统的引导下准确地勾住第二道阻拦索完成最后一步动作。”
“根据我的经验,灯光助降系统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夜间飞行人的视觉会出现较大误差甚至错觉,因此这对我们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戴舰交流期间因为许多意外,我不得不迫降罗斯福号。当时天刚亮,低空的能见度还是比较差的。因为当时我所驾驶的阵风战机出现了很多故障,一台发动机失去作用,以非正常姿态进进的时候差点撞上了舰艉。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当时罗斯福号的灯光助降系统肯定出现了很大的误差,我按照灯光指示选择的下滑点是不对的。”
“在最后关头我根据感觉修正了下滑点,勉强的勾住了第二道阻拦索。本以为会是一次化险为夷的舰上迫降,结果他们的阻拦索系统出现了致命的问题,所以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灾难。我本人也差点摔死在地中海,如果我晚零点五秒弹射的话。”
李战严肃地说,“我的个人经验告诉我,没有永远正确可靠的技术装备,我们是飞行员,是训练有素的海军飞行员,在着舰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观,如果你发现技术装备的的确确出现了问题,那么我告诉你,稳妥起见,拉起重来。”
他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在黑板上画出了航母飞行甲板的平面图、尾部平视图、尾部三十度角俯视图,这一手无依托作图让大家纷纷较好,简直跟机器打印出来的一样。
“根据我们的预估,我部要形成夜间作战能力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其中夜间着舰是最大的难点。针对夜间阻拦着舰的特点,我把这个科目的陆基训练阶段分为三大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目视母舰、灯光助降系统的使用以及复飞。”
李战直接就开讲了,“前面我们接受过暗舱飞行模拟勾索,如果母舰的位置是永恒不变的,那么夜间着舰就没什么难度的。但是母舰是移动的,是有横向摇摆系数的,所以暗舱飞行无法套用到这个科目上。”
“目视母舰、使用灯光助降系统、复飞是一个连贯动作,在初期不要求大家勾索,你们先集中精力来搞这个连贯动作。”李战的粉笔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正常状态进进,根据灯光助降系统调整降落下滑线、下滑角,规定表速触舰,随即马上全油门复飞。”
说起来简单,而且除了灯光助降系统外好像和昼间着舰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实际上区别大了去了。李战把复飞这个动作放在第一个连贯动作里就是为了降低训练风险,你总不能天天把脖子架在刀刃上。
他开飞机的时候战术大胆勇猛,可是在教学方面却非常谨慎。每一名飞行员每一架战机都是海军的宝贵财产,哪一个都不能少。
等李战把具体事讲完了,莫仁安说,“本来按照计划夜间着舰科目会在上舰之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才进行的。我和陈总、李副总讨论了之后认为提前做一些训练上的探索有利于以后的上舰实机起降训练。你们都是飞鲨部队里的佼佼者,给你们压压担子有利于成长。我主要强调的是在搞夜间着舰训练探索的同时,你们的昼间起降训练强度不能降低,这一点我也向李副总强调过了。所以同志们做好高强度飞训的准备吧。”
老陈头接过话头说,“我补充两点。第一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你们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没有把握的时候绝对不能做,有把握的时候谨慎地做。你们是从全军航空兵部队精挑细选出来的,尤其是从空军过来的同志,为了把你们要过来海航得罪了不少人。”
说到这里大家都轻轻地笑了笑,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从空军过来了,老陈头也是,而且基本上技术大拿都是空军出身,可见空军的优势有多明显。以至于大家都在说这一批飞鲨是穿海航飞行服的老空军。
这一批飞鲨可不是一次选拔过来的,而是持续了两年的多次选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淘汰不符合条件的,能留到现在的都是顶尖高手中的顶尖高手。而且淘汰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也就是说就算你到了最后一关,临门一脚没踢好照样把你拿掉。正是这种危机感让飞鲨们拿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来训练。
当然,高级训练小组里的基本上都是第一批上舰的人员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老陈头说,“第二点还是安全问题。如果遇到险情,我要求你们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缺飞机,但这是暂时的。前段时间上东的空难是一个教训,为了保住战机牺牲了两名飞行员,我们早就不需要这么做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
李战听了连连点头,别看老陈头天生一张政工脸古板僵化的样子,实际上他的很多思维是比一些年轻人都要超前的,这是他从空军训练基地调过来担任飞鲨部队政委兼总教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