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油?”李战讶异道,“和航油有关系?”
楼以望说,“以前遇到过一次疑难杂症,当时厂家的高手都来了也没能找出问题来。后来我考虑到安全问题把油放光了,再检测的时候发现异常消失了。航油没问题,但是在有航油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结果是有异常的,而战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能吧?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李战直摇头。
楼以望笑着说,“我就是因为那件事立功后来提干的。对了,你忘了洞三拐起落架的事了吗?”
“我记得,你敲了几榔头就好了。”李战笑道。
楼以望说,“苏两七的飞控系统技术不复杂,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粗暴,当时老毛子受条件限制而且赶着装备部队,直接就把机械传动给砍了一半改成电传,导致整个装置很笨重,不得不采取在机身结构上钻孔来进行减重。航电方面他们没那么高深的技术,咱们把他们想得太厉害反而容易走弯路。”
“我明白了,你这个思路很新鲜,我马上试一试,行,那先不打扰了。”李战说。
楼以望笑着说,“没事,这段时间在培训新兵比较闲,有事随时打过来,我经常泡在办公室。”
“好。”
放下话筒李战就大步走过去,对航电大校说,“我请教了二师的老机务,他提供了一个思路。飞控系统出异常不会是其他系统的故障反馈,如果实在没办法从飞控系统找出问题来,建议我们放油之后再检测。”
“放油?”航电大校迅速思素了一会儿,猛地一拍脑袋,“对!放油!”
说完就扔下李战飞快地安排下去了,然后迅速查阅其他战机检测时的机内航油情况。李战帮不上忙了,看着航电大校中了大奖一样走路带风地忙碌起来。
机翼和机身里的航油被迅速的卸了下来,航电大校再一次进行检测,结果很神奇,那一小段的微小波动消失了!
李战还在思考航油和飞控系统之间的关系,航电大校手里拿着一叠检修单过来,红光满面的样子,站在李战身边指着501号战机说,“是航油的问题,航油本身没问题,机翼油箱里的航油超过一定量就有了问题,你看,其他战机检测的时候机翼只有少量航油甚至无航油,501号的机翼是差不多满油的。”
接过检修单浏览了一遍,李战说,“没错,的确是存在这样的区别。可是机翼有航油怎么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呢?”
航电大校笑呵呵的吐出两个字,“重量。”
“重量?”李战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妈的原来如此!
航电大校像发表获奖感言一样说,“是的,重量导致了机翼下垂从而影响到了检测结果,战机本身没问题,但是我们的检测流程是有问题的。歼十五的是折叠机翼,增加了折叠装置本来就导致机翼重量相对要大一些,再加上两三吨航油,战机的状态并不符合检测所需要的状态,所以导致了出现微小的偏差。”
他向李战竖起大拇指,“二师的老机务很有经验。”
“他的确非常有经验,保障了苏两七十几了,而且这个现象当初是他首先发现的。”李战佩服得很,由衷地说。
有时候经验真的比技术管用。你以为是微积分题结果是一加一等于二。如果李战没有给楼以望打电话,那么按照正常程序来就必须要请厂家来人,然后战机要耗在维修机库进行全面检测,耽误了训练不说还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就这也不能保证能顺利查出来。
也许最终需要一名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开上天去实际测试,然后降落了航油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检测,耶,正常了。问题解决了,可是问题呢?
极少数一把年纪的六期士官为什么能以士兵的身份在部队干到退休,楼以望当年是高中文凭所以顺利提干了,不然也是士官干到底。
这些人里也许理论水平不出彩,但是实操技术和经验是绝对站在巅峰的。海军部队原来有个老轮机师六期士官,某舰动力系统出了问题,各种先进检测仪器齐全的高技术团队束手无策,把他请过去,那老士官拿耳朵一听后直接告诉大家具体是哪个位置出了问题,一看,真的是。
就是这么神。
还要陆航部队有个机械师六期士官,牛逼到什么程度,直升机厂家根据他的技术论文进行改进,改进了一百多项!那可是个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士兵啊!到服役年限了,为了留住他,他所在的部队直接为他改制度!
就是这么牛逼。
这帮人才是真正的兵王。
ps:48000/84000
第604章 遇到了瓶颈的那层隔膜
如果有时间,李战绝对会采纳航电大校的建议对所有同批次战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就算没有这件事情他有会这么做。他经历过所以对这些依然采用原装飞控系统的战机不太放心。飞鲨部队为了赶进度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是现在条件不允许了,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战机用于训练,因此除了要求机务更加精细地工作外,能做的不多。
大量的训练效果是明显的,从初阶训练到中阶训练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机制,生产线模式雏形初现。部队需要的首先是足够多的合格飞行员,然后才是优秀的拔尖的飞行员。
“我不指望人人能成尖子,但是我要你们每个人成为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正如李战在初阶班里说的这句话,他的理念是先把整体的质量搞上来,而拔尖飞行员是不太可能通过生产线模式培养出来的,那需要多种因素相结合,缺一不可。
又一批三架新批次的歼-15加入了飞鲨部队,严格地说不能能称之为新批次,因为依然属于未最终定型的型号。海司早就想好了,宁愿暂时将就用也不愿意定型后不久就落后。军工秉承小步快跑的原则,一个批次两三架地搞,把成熟的航电技术分批地用上去,保证部队有飞机用同时又节省了经费。
最先入列的三架歼-15转场至厂家接受改装,全都是单座机,所以飞鲨部队依然极度缺乏双座机。
初阶班和中阶班都在快马加鞭地推进着训练进度,李战具体负责的夜间着舰训练探索也在稳步推进。为了自己的航母战斗群早日出现在大洋上,无数军工人在努力,就说配套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研发工作。相比之下,缺乏合适训练平台的作战部队,在进度方面就无可奈何的远远落后了。
因此,必须要抓住每一天追赶进度,把以前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使用未完全定型的战机进行作战训练并且是高强度的训练,这在海航历史上是首次,凸显了海航上级对航母部队早日形成战斗力的迫切要求。自今年起,随着官媒们陆续进驻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他们的权威消息起到了引导网络舆论正确方向的作用,大量被别有用心公知利用的网民开始意识到陷入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舆论陷阱,纷纷醒悟。由此而来的是对客观事实的正视,意识到维护祖国安定繁荣的核心是默默无闻的部队,对部队建设更为关注。
自八十年代我军第一次登上核动力航母,国人对航母的渴望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一辈人,当年走上街头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发声会让整个社会感受到压力。
民间的呼声绝不能坐视的,而外部环境也没有给部队留下更多的时间。对航母作战部队来说,他们处于一种特殊时期。特殊时期特殊手段,所有单位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向目标冲。
莫仁安上次去第一造船开完会回来后召开干部会议,他在会议上提到,航母总师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连总师都把自己压榨成这样了,可想而知整个团队正在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飞鲨部队感同身受,压力化为动力,玩命搞训练。
结果就是,刚刚结束下午训练的李战、张雪阳二人坐在通勤车返回内场的时候,车辆平稳行驶,然而他们的身体不时的向前倾向后仰,有规律的前前后后的。这是滑跃起飞和阻拦着舰过多带来的后遗症,起飞的时候身体猛地后仰,着舰的时候猛地前倾,都形成习惯动作了,可见训练强度有多大。
到了内场,卸下飞行装具后赶紧的休息,开饭的时候准时起床用餐,接着就又被拉到飞行简报室里进行夜间着舰的准备工作了。曹复飞和唐磊磊下午没飞行员,他们精神头好,早就在飞行简报室等着了。
“明天周日,给你放个假进城看看于素。”李战说。
张雪阳顿时欢喜起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谢谢啊副总。”
“我我我,头儿,我呢?”曹复飞连忙问道。
唐磊磊也想说什么的,但嘴巴张了张还是没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