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军兴奋的满脸通红,她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实事求是地说,综合战术吊舱的电子作战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被动收集范围内电磁信号却不需要很复杂的设计。这些原始的基础数据累计起来,对未来的对抗作战以及相关的设备研制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李战确认剩余燃油只能够再维持五分钟的伴飞监视之后,询问牛军,“五分钟后必须返航了,你情况如何?”
“主要部分完成了,随时可以返航。”牛军看了眼燃油余量表,心里迅速算了一下,说道。
李战加速往前靠了靠,说,“你再给他们来一组特写。”
“明白!”牛军迅速给pr-44拍了一组照片,殊不知这一组照片竟成了该机的遗照。
81198号歼轰-7在即将达到最大作战半径的时候果断返航了,此时已经距离大场站一千七百公里,也就是说李战必须直接备降大场站加注燃油,然后才能重新升空加入禁航区东线的警戒任务当中来。
他同样不知道pr-44的寿命进入了以分钟为单位的倒计时。
在九千米高空的pr-44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安心返回开岛基地了,最多三十分钟他们就能降落在基地的跑道上,在天亮之前依然还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休息,但是机组人员和操作分队大多数人在讨论中都表示想要喝一杯,为刚刚经历过的惊险。
劫后余生的机组人员和操作分队人员都比以前更迫切的想尽早的着陆,只有踩在坚实稳定的地上才能重新找回来安全感。
死神正在向他们接近,以每小时850公里的速度。
天气雷达显示前方出现雷暴雨,显示屏上代表雷暴雨空域的颜色是浅黄色的,这是中等雷暴雨,比它厉害的还有好几个等级。雷暴雨覆盖的空间是六千米到三千米,pr-44如果保持航向航高,这个雷暴雨是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的,但是经过副驾驶的计算,雷暴雨空域恰好是覆盖了飞机的下降航线一部分。
如果不按照计划下降高度,飞机就要在基地上空绕一个圈才能降落。
机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按照计划建立降落航线,穿过雷暴雨空域,副驾驶对此并无异议,地面指挥中心也没有异议,因为中等雷暴雨是不会影响到飞行安全的。
中等雷暴雨真不算什么。
的确不算什么,这种强度的雷暴雨如果没有热带风暴的助力,撼动不了一百六十多吨的pr-44,顶多就是造成一些相对强一些的颠簸罢了。而且只需要两分钟,飞机就能穿过去。
可是死神已经在pr-44身上开了一道口子。
过去将近一个小时的高空巡航以及所经空域天气的变化,让飞机的机翼出现了结冰的情况,机长开启了除冰系统,所有隐藏的威胁得到了解决。但是机长并不知道左翼前缘的小破损处在飞机一头扎进雷暴区后迅速变成了催命符。
冷热迅速交替带来的热胀冷缩终于让本就在勉强工作的左翼前缘除冰系统罢工了,而此时飞机已经在雷暴区里飞行。风雨摇晃着pr-44,机长和副驾驶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维持飞机姿态,没有注意到左翼前缘的除冰系统失效后机翼内的机械控制装置在迅速冻结!
因为是持续下降高度的姿态,飞机的前缘、襟翼、尾翼都处于对应的状态,左翼前缘除冰系统的失效带来的连锁反应是非常迅速的,先是除冰系统的机械装置失灵,继而是左翼的液压系统里的液压油被迅速冻结,左翼的机械操纵系统失灵了。
在特定的状态下遇到了特定的环境,只不过是短短的两分钟,pr-44的命运被上帝注定了。
飞机穿过了雷暴区,谁也没觉得飞机有什么异常,一切重归平静,而基地就在前方二十公里处,谁也没想到这短短的二十公里成了他们这一生都走不完的路。
机长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因为他调整襟翼和尾翼的时候发现整个左翼没有丝毫的反应,而飞机再往下掉,下降率骤然增加课十倍而且还在持续攀升!在整个一瞬间,就像是约好了一样,好几个警告器同时闪烁起来,驾驶舱里充满了急促的报警声——异常终于被没有失灵的感应器捕捉到了。
“该死!到底发生了什么!”
机长大吼着用尽全力的向后拉杆试图让飞机恢复平飞状态,为了快些穿越雷暴区,他刚才选择了大角度高速下降高度,此时飞机有着每小时880公里的速度和每秒200多米的下降率,高度是2800多,如果不尽快恢复平飞,十几秒钟后后飞机就会坠海。
可是他不该这么激烈地拉杆,更不应该改变了右翼襟翼和尾翼的位置,造成了与左翼形成相对的局面。
然而上帝没有给他改正的机会。
一阵让人牙酸的巨响之后,整个左翼被强烈的相对力扯掉了,整个左翼脱离了机身朝后飞去然后迅速的消失在黑夜里!失去了左翼的飞机顿时完全失去了控制失去了所有的平衡,然后迅速地横滚着垂直落下!几个翻滚后机头垂直冲着海面,两台发动机还在工作,飞机的速度在加快,最终以超过音速的速度一头扎进了大海!
从左翼脱落到坠海,只是短短的五秒钟,机组人员根本没机会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
地面雷达找不到pr-44的信号,管制人员呼叫不到pr-44,开岛基地在半个小时后派出了海上搜救队,然而那里在雷暴区范围内,恶劣的天气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pr-44在凌晨1时05分于开岛基地西面二十公里处坠海,机上37名乘员全部遇难。至天明,模拟蓝军开岛基地的海上搜救队才捞起了一具浮在水面的尸体。通过声纳探测分析,pr-44在撞上海面的时候机身就解体了,到处都是零散的漂浮物。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pr-44遭到了攻击,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在坠海之前飞机只是失去了左翼,这说明pr-44是以一个非常高的速度坠海的,强大的动能撕碎了一百多吨的四发飞机。
非常惨烈的空难。
最终的调查结果在一年之后才确定,左翼前缘一处小小的蒙皮破损处是导致这起空难的原因。调查人员认为,这样的小破损哪怕有十几处也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空难事故,但是在调查了当时的天气情况之后,调查人员终于得出了结论——灾难在好几个巧合之下形成了。
机组人员的操作没问题,当时的雷暴雨根本不可能危及飞行安全,但是机长在发现故障之后的操作是有待商榷的。
调查人员事后诸葛亮地总结,如果当时保持九千米高度飞越雷暴雨空域,pr-44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而机长仅仅是不想在基地上空多绕一圈,代价则是包括他在内的三十七条生命消失了。
该空难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模拟蓝军部队停飞了所有该型机,直到排除掉机械故障导致空难的可能。
第648章 小朋友有很多问号
时间回到李战再次备降大场站的时候,这一次他和牛军只是在飞行简报室里休息等候,该解决个人问题解决个人问题,该补充能量补充能量,机务地勤保障完战机他就再次起飞支援禁航区东线。
下半夜水面分队和空中突击分队要进行夜间实弹射击,动用的弹药规模比白天的还要大,所以禁航区的警戒压力更大了。
海航部队这样连续昼夜出动的例子不多,对战机、对保障分队、对空勤分队都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飞行员,飞行本来就是高脑力劳动,连续十个小时的飞行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李战还好,他起码每隔几个小时就可以备降大场站进行歇脚,飞鲨小分队因为拥有空中加油能力,他们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
pr-44坠海的时候,李战第三次升空了。鉴于模拟蓝军空中侦察部队体现出的较之以往要蛮横的态度,指挥所命令其中一半负责禁航区警戒的战机携带了空空导弹以防不测。飞鲨小分队是临时接到命令的,所以他们比计划时间晚了半个小时起飞,每一架战机都分别挂上了两枚pl-9近距空空导弹。
李战驾驶的81198号歼轰-7也挂了两枚pl-9近距空空导弹,除此之外,综合战术吊舱依然保留着,随时可以在最坏的情况下充当中继引导机,为水面分队舰艇发射的反舰导弹提供精确引导。
这么应对倒不是说气氛有多紧张,只不过是说明了双方的对抗演练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更加的实战化罢了。
李战的精神还好,始终保持着平和冷静的情绪和稳定的心态。牛军的情况就有些不一昂了,她毕竟不是专业空勤人员,昨日凌晨四点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是下午的时候睡了两个小时。她脸色潮红精神亢奋,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神经线松弛下来,怕是连说话的力气都会没有了。
但是牛军坚持继续跟随出动,这是她作为后舱操作人员的任务。
李战没有拒绝,他知道现在的牛军体能潜能已经被激发出来了,随便扛到天亮都没事。
从两个方向汇聚而来的十多架战机云集禁航区东线,甚至东航某师连歼-8d都派出来了,哪怕只能在禁航区东线空域待十几分钟。由此可见演习指挥部对控制住禁航区东线是势在必得的,在这次对模拟蓝军部队的对抗演练里是寸步不让的。
李战满怀希望的等着模拟蓝军部队的战斗机编队出现,他们如果没有战斗机编队出现,光靠侦察机是根本无法靠近禁航区东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