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决定——断开了自动操纵模式,切换成手动控制。在自动操纵模式中,飞行员拉杆的时候几个舵面是会自动的进行调节的,就是一种傻瓜式智能模式,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量。
在自动操纵模式中,甚至很多时候飞行员不需要用脚去蹬舵,只要操杆就能完成想要的机动。
就像汽车的一键启动,摁一下发动机启动,而不再需要插入钥匙扭动钥匙这几个步骤。
此时李战断开自动操纵模式后,他的工作量增大了,但是他获得了对任何一个舵面、襟翼、鸭翼的单独控制权。拉杆无法抬机头,那么就利用几个活动翼面来显示,同时需要手动配平飞机。
手动配平飞机非常的考验飞行员的技术。
01号黑丝带回到了最原始的操纵模式,但是李战能够控制的地方更多了。他这个决定几乎是决定性了。在许多航电子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飞控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要避免被飞机的电脑带着走,这个决定让他牢牢地掌握了对飞机的控制权。他以前遇到过飞机倒扣无法恢复的情况,就是因为飞控系统出了问题,当时他果断拔掉了飞控系统的硬连接,选择了全手动驾驶模式才把倒扣的飞机改过来。
再先进的智能技术都比不上人的大脑,也做不到完全按照人的意识来行事。归根结底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
也许有人认为,01号黑丝带出山的那一刻就应该被雷达捕捉到。然而事实是残酷的——01号黑丝带是四代机啊,是隐身战机啊!
好几具空军雷达探测到了01号黑丝带,问题在于反应在雷达上的是一只鸟。也就是说01号黑丝带的雷达反射截面只有一只鸟那么大!空军雷达部队的官兵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飞机,所以就当成稍大一些的鸟类给放到一边去了。
01号黑丝带通讯系统失灵的原因在于总线断裂,飞机没有办法向外界发出无线电信号,于是敌我识别系统也失效了。虽然是原型机,但却是完整的原型机,是装载了我军的敌我识别系统的。通过敌我识别系统,地面部队是可以知道飞机的位置的。
但是现在01号黑丝带彻底隐身了,无论哪一方面。
塔台上,雷达操作员猛地站起来不顾一切的大声叫道:“我们都忘记了那是一架隐身战机!报告!应该提醒部队注意这一点!黑丝带的雷达反射截面和信号特征都非常的微弱!”
包冠华浑身一震,一拳砸在桌子上,有些哭笑不得了,“好嘛!我们都钻死胡同了!陈铭马上提醒部队!”
陈铭顿时有信心了,连忙联系部队提醒了这个情况。
造出来的隐身战机骗了自己的雷达,真不知道是哭好还是笑好。
其实李战也没意识到这一点的,这么多年来开的都是老飞机,最新的就一个歼-15,哪里有开四代机的意识,思维惯性下没想起来开的是一架隐身能力很厉害的四代机很正常。
李战以为地面能够看到他,只不过他听不到地面的呼叫也没有办法呼叫地面。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做了一个很大胆的选择——不再绕飞了,而是直接飞往最近的最合适的三流机场进行迫降。
此前他已经知道方圆几百公里都进行了严格的航空管制,此时天上除了他这么一架飞机再无其他飞行器,所以非常的放心。
事实如此,都在等着他回来。
空军的雷达看到了01号黑丝带,但是被判断为一只极速飞行的大鸟,信号时断时续,高度紧张状态下的雷达操作员压根就不会对这么一个微弱的而且不连贯的信号加以关注。民航的雷达就干脆是完全看不到01号黑丝带了,所以三流机场的进近台和塔台都根本不知道01号黑丝带在向他们疾飞过去。
陈铭的提醒非常及时,空军雷达部队才如梦初醒——卧槽那是隐形战机啊!可是知道归知道,要想锁定01号黑丝带何其艰难。尤其是李战在尝试爬升发现很艰难的时候放弃了爬升高度,飞机在一千多米的地高飞行,这个高度就更加难以被探测了。
成洛马厂塔台和空军雷达指挥中心建立了热线,对所探测到的信号进行分析,问题在于他们并不知道李战已经飞出了山区,所以搜索的重点依然放在了高原山区里。
情况是在搜救直升机向高原山区开进的时候出现了喜人的变化。
一位陆航团的团长驾驶老当益壮的黑鹰直升机担任长机,率领了另外四架黑鹰直升机搭载了搜救部队向高原山区高速开进。他们在地高一千二百米的高度飞行。
陆航团团长看到两点钟方向有一架高速飞来的飞机,高度差不多航线似乎重合了。他带着机群紧急下降高度避让,然后就看到那架黑乎乎的飞机空速非常快的擦身而过!
“是我们要找的飞机!”在01号黑丝带一闪而过的时候,陆航团团长看到了上面的厂家生产编号,大喊一声之后连忙向指挥部报告。
“指挥部指挥部!我看到目标飞机了!航向六十度,高度一千两百米,空速很快,应该有一千公里!”陆航团团长的报告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如梦初醒,李战至少现在是安全的,而且从航向看是往三流机场去了,飞机肯定出现了许多故障,而凭借着出色的隐形能力,01号黑丝带“躲过”了许多雷达的探测!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为李战力挽狂澜创造了奇迹,为四代机出色的隐形能力。01号黑丝带仿佛有特异功能,只能念起咒语就能实现隐形——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不过此时三流机场方面还蒙在鼓里,他们满头都是问号。
ps:今天就到这,明天继续,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第681章 有一架黑不溜秋的军机砸在我们机场
三流机场距离最近目标特征最明显,机场很大,在很远的距离外可以通过目视进行发现。进入了平原地区之后能见度是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尽管天色还是灰蒙蒙的,因为云层很高的原因,中低空能见度是良好的。
李战发现飞机在持续下降,下降率保持在3米每秒,不管他怎么做飞机都会维持这样的下降率。他的地高是1200米,空速是每小时1100公里,距离三流机场约60公里。
也就是说在到达三流机场时飞机是要下降大约600米的高度。
他还有约600米的地高,这个高度是足以进行迫降的。问题在于他不确定下降率是否会继续增加,如果呈现出来的是不断增加的下降率,他会在到达三流机场之前坠机。
更糟糕的是,飞机在自主下降的情况下,说明飞控系统是出现了问题的。没有什么比飞机失去控制更糟糕的了。飞行员通过飞控系统来实现对飞机强加意志,飞控系统出现问题意味着再优秀的飞行员也无法让飞机完全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飞行。
李战一边盲发呼叫一边全神贯注控制飞机往三流机场飞,心里祈祷着飞机不要再出现新的问题。
往往这种时候事情都不会随人愿,就在李战进入了城区的那个瞬间,动力系统再出现新故障!
发动机的转速没变化,依然维持在半功率状态,但是李战明显感觉到空速在下降,一看空速表,空速在飞快地掉落。检查了燃油之后发现并不是燃油的问题,李战马上得出判断——动力系统出现了新问题。
空速掉得很快,眨眼之间就掉到了每小时60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飞行,以飞机现在地自主下降率来计算,他根本飞不到三流机场。
他迅速地把已经收到底的油门杆向前推了一半,空速表的数字下降的速度慢了一些,但是依然在持续下降。难道是漏油了?这种可能性不大,漏油不会影响到发动机的做功。
动力系统完全不正常了,李战犹豫了。
油门杆显然是恢复了一些响应的,推油门杆后空速下降率有所缓和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对于是否把油门杆推到底,李战是犹豫的。失常了的动力系统如果再一次飙了起来,情况只会更加恶劣。
底下是密集的城区,各种高楼大厦,各种民宅民居,还有好些学校,都是人群密集的区域。飞行高度已经掉到了七八百米,他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不远处一所学校的操场上有大量的学生在进行做运动。
这会儿是上午的十点三十分,正式课间操的时间。
怎么办?
如果是普通战机,他会毫不犹豫地避开这些区域选择飞往郊外以及一些偏僻一些的机场进行迫降,可是现在开着的是一架四代机的原型机,这架飞机的价值在于凝聚了科研人员数十年的心血,是人民空军迈入世界最强空军俱乐部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