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85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部队的实战任务还多吗,那边的模拟蓝军情况如何?”李战问。
朱炜说,“还挺多的,经常和模拟蓝军搞对抗。我们战术侦察这边相对来说任务要重一些。双方的地面部队防线阵地一直在变化,我们要执行定期侦察和临时侦察两种任务。”
他笑了笑说,“你以前深入敌后侦测到的无线电情报相当重要,现在很多工作都是根据那一次的情报来展开的。”
论战术侦察机的使用经验,李战是比不上朱炜的,但是李战之前执行的几次侦察任务的收获却是过去许多工作加起来也比不上的。有勇气的人很多,有勇气有技术能够完成那么艰险的任务的飞行员是不多的。
李战微微点头,“我离开海航之前向海司提交了一份建议书,主要内容是建议海航部队组织部队到北库轮训,增加和空军这边的对抗交流。金头盔竞赛是很好的契机。这个事基本上定下来了,以后你们要和海航交手。”
轻轻笑了笑,李梓辛看了朱炜一眼,然后对李战说,“大队长,海航不算什么吧,他们很多训练都是滞后的。当然,除了飞鲨部队。”
李战笑着点头,“是这么个情况,不过海航现在也在加快训练方式的转变,他们还是有一些尖子的。”
所有空军飞行员都瞧不起海航飞行员,这不是主观意识而是客观事实。空军已经取消高度差进行自由空战训练的时候,海航部队还维持原来的高度差训练模式。海航部队是最先搞低空突防训练的,但是却被空军后来居上超越了。
当然,这与李战是有一定关系的。李战在北库搞的三大科目战训方式创新影响非常大,而这个影响是先在空军里产生然后再向海航部队扩展的。
朱炜笑着说,“我们是专业蓝军部队嘛,任务就是当好兄弟部队的磨刀石,海航部队也是兄弟部队嘛。”
“老朱你现在歼十一飞得怎么样?”李战问。
朱炜说,“还行,现在飞歼十一的架次比歼-8fr的多。”
李战又说,“我打算让你来负责歼十六电子战机的改装,你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我坚决完成任务!”朱炜果断地说道。
李战微微点头,“103旅会全部改装歼十,极有可能是还没完成试飞的c型,他们会和101旅形成高低搭配的格局。不过歼十的平台有限,所以未来他们也是要装备歼十六电子战机的。你的任务可不轻。”
“我扛得住。”朱炜开心地笑道,担子越重越好,担子重意味着又要进步了,可不就开心了嘛!
李战再一次老父亲一般欣慰地笑了。
这事是他说了算的吗,当然不是,但是,他能左右。
ps:今天第七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感慨万千,历史不能忘记,前辈洒热血我辈当自强,我会坚守军文阵地。另,后天前往成都参加第三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颁奖典礼,战隼获铜奖。未来几天可能会断更。计划十月份完本,结局尚未确定。
来自成都双流机场的单章
此时此刻步枪正在双流机场,没错,就是那个机场,一座英雄的城市出了民航英雄的机场。
昨日上午抵达,枪团楼叔(楼以望)、屎王(刘贵松,就是出场就躺下的那位)接机,午饭喝了几斤,紧接着参加这边的座谈会,晚上参加了第三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还遇到了战隼的读者,非常激动。晚上十点多又喝到凌晨一点多,起来赶到机场吃了饭就到了写这个单章的时间了,正点的话到家应该是晚上十点多。
也就是说今天基本没时间写了,可是今天又恰恰是本月最后一天,又是战隼最后一次活动的最后一天。
之所以提前好几个小时到机场候着是因为想写那么两三千字更新。结果到了双流机场从外到内看着似曾相识的场景,脑海里翻腾的是8633航班和书中的有关情节。那颗激荡的心无法安静,更新看来难写了,自己不会满意此种状态下的创作的。
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感悟。这段时间一直在回顾战隼,回顾大家从有到无的评论变化。我想到了人的一生,常常回首看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尤其是在人生低谷之时。
坚持军文创作十年了,有很多个时候想过放弃想过转型。做出一些改变日子会好过很多,可是我无数次问自己,真的要放弃军文吗,不写军文的步枪还是步枪吗?过去的努力真的不值一提吗?
这个题材越来越难了,仿佛许多时间只有我还在死撑,孤独感是十分强烈的。
我认真地进行了总结,能够坚持到现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我十分的喜欢创作军旅题材的小说故事,对军旅抱着浓厚的兴趣。第二点则是因为枪团的兄弟姐妹们,前后八年的时间从来没有停止过支持步枪,八年啊!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想,有那么多枪团兄弟姐妹的支持,还有什么难关过不了的呢?正如此次成都之行,不正是坚持到底的回报么?
本月剩下的几个小时里,希望大家拼一把把战隼月票搞上去,搞完“一呼百应”活动。
再次感谢兄弟姐妹们!
第701章 第117侦察中队
水灵地区的气候特点就是热,湿润的热,粘粘的感觉北方人尤其不适应。这边的地勤人员都是戴宽檐丛林帽,迷彩小帽根本不管用。琼岛属于热带岛屿地形,特点是中间高然后向海岸线逐渐降低,六指山脉有好几座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山峰。
部队搞训练的时候要避开岛中间位置的山脉,所以跑道是顺着海岸线的走向来部署的,也恰好的符合了海洋季风气候的特点。
这边的食物也很不一样,李战反正是吃出了家乡的味道。南港和琼岛隔海相望,风俗习惯什么的是基本一致的,而且方言也是同一个语系的。
一连几天里,金华组织了多种讨论会,主要是让飞行员向李战三人学习歼-8fr的战术使用办法。对南航某师来说,歼-8fr是从未接触过的飞机,当然了,他们对歼-8是熟悉的,直到现在他们依然在用歼-8d。这倒是他们的优势,同一个平台的情况下他们上手会更快。
南航司令部经过了分析讨论,决定采取李战的建议,拟组建一个专门的中队来使用歼-8fr,给了一个番号叫117中队,从歼-8d飞行员里遴选了几位尖子由金华亲自负责,尽快的让部队形成战斗力。
在给117中队的飞行员上课的时候,李战手里拿着歼-8fr的模型说道,“灰白色歼-8fr是专门的战术侦察机,侧重于电子侦察。我前面讲过,这个飞机是没有任何空战能力的,你们连航炮都没有。”
他竖起一根手指头,严肃地问道,“我问你们,遇到敌机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报告!判断敌情寻找攻击机会!”有飞行员站起来回答。
李战摇头,“错。”
“你们都是开战斗机的,现在开始思维要转变过来,遇到敌机你们首先要做的是转向逃跑!你没有武器拿什么去对付敌机?各位要认清楚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性质。你要做的是侦察,然后利用这个飞机优异的高空高速性能迅速脱离战场摆脱敌机!”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悄悄进入打枪不要。”
李战在黑板上重重的地写下了几个大字,用圆圈重重的圈了起来。
“但是如果需要你深入敌后执行侦察任务,一定会遭到敌军战斗机的拦截,这就需要依靠你高超的技术来完成任务了。”
李战开始播放内部影像教学资料,他说,“我带来了几份空军内部使用的影像资料,都是与歼-8fr的战术飞行有关的。我给大家放一段。”
教学室里灯光暗下来,幕布上开始出现画面,是分为四块的画面,不同的四个角度,一个是航空摄像机对地拍摄的画面,一个是机头方向的同轴摄像机角度,另外两个是则是左右两翼两个角度。
显然这是安装在飞机上的拍摄器材拍摄的影像,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