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闭上了眼睛,似乎能看得到陆渐红窘急的神色,不由噗哧一声笑了起来,道:“我知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一直到陆渐红听见正在看电子书的牛达鼻孔里发出来的哼声,这才依依不舍地挂上电话。
牛达的脸色不大好看,道:“哥,嫂子一个人在家带着两个孩子呢?”
陆渐红为之气结,道:“牛达,我……”
“我去洗澡了。”牛达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洗浴间的门口时又转过身,说:“哥,人心自有一杆秤,嫂子不容易。”
“我……”只说了这个字,陆渐红便说不下去了。是的,在与高兰打电话的时候,他的心里从没有想到过安然。回想这么多年,安然对家庭的默默贡献,对自己的支持,陆渐红的内心更是歉疚。
听着洗浴间传来的唰唰水声,陆渐红失神了,刹那之间,他想到了太多的人。
第二日湖海县副县长一职的答辩如期进行,答辩的整个过程并没有异常,经过一天的紧张忙碌,两名副县长的人选也确定了下来。陆渐红松了口气,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他并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猫腻。
转眼间,时间到了第三天,上午又进行了湖海县县委副书记一职的答辩。县委书记一职自然是重头戏,到了下午,综合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每个人都在关注这一时刻。
这两天陆渐红一直在看新闻报道,好评不断。不过网络上的评论好恶兼有,但无论怎么样,看得出来,这次公推公选,还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无论别人怎么说陆渐红,人事制度的改革先锋也好,爱出风头捞政绩也好,只要做到实实在在搞好这项工作,做到问心无愧,那就足够了。
能够参加县委书记一职的竞争,自然大多都不是些毛头小伙子,而是具有领导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同志,为了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每人的答辩时间延至十分钟。时间上的充裕,令得答辩者答辩起来,侃侃而谈,有理论有实例,是万分精彩,比起一般的做报告要生动有趣得多。
随着一位位的下去,一位位的上来,答辩分始终呈胶着状态,差距很小,加上他们笔试的成绩相差也不大,所以花落谁家,一时之间难以定断。
第0414章 第一封检举信
陆渐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由于职位的特殊性,所以陆渐红对这一职位笔试的前三十名者很关注,他发现这三十人之中,只有十二名是外市的,剩下的十八人,有三人是湖海县的工作人员,陆渐红特别注意到其中的一位叫龚自信的人,是湖海县宣传部副部长,四十二岁,研究生学历,在基层的工作经验达十二年之久,是从村会计一直干上来的,土生土长的湖海人。另两名虽然在湖海县工作,户籍却不在湖海县。分别是湖海县纪委副书记和湖海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因为他们三人都在湖海工作,对湖海的状况非常熟悉,所以陆渐红对他们很关注,所幸的是,他们三人的答辩都具备很高的水准,分数也是相差甚微。
由于时间的延长,两点半的答辩提前到了两点,饶是如此,答辩也到晚八点才结束。
答辩结束后,经过紧张的计分,确保不存在任何失误的可能之后,陆渐红手里拿着名单,对着麦克风朗声宣布道:“答辩分和笔试分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位的是,龚自信!”
这个成绩一公布出来,下面响起一阵掌声,湖海县县长王佩良的脸色在刹那间有些难看,目光不由向远处的姜海风看过去,姜海风的神情也有不大自在。
掌声之后,陆渐红道:“经过紧张的角逐,湖海县五个职位共六名人选已经产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六位同志表示祝贺。”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向这六位同志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向参与这次公推公选的同志表示敬意。虽然你们没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但你们付出了,努力了,向大家展示了你们的能力和风采,毕竟在几千人的竞争中,能进入前三十名的,都是经得起千锤百炼的。相信这一次的公推公选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经历。”陆渐红接着道:“本次公推公选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还没有完全结束,明天我们将对这六位同志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公推公选的结束,终于让陆渐红卸下了肩头的担子,重重地松了一口气,晚上本来打算轻轻松松地对几位专家进行隆重的招待的,可是专家们却一致婉拒了,最终没能如愿。
在姜海风没有别的交待的情况下,陆渐红以私人的名义带着组织部的全体人员搞了一个庆功宴,犒劳一直忙于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由于今天是周六,众人都是开怀畅饮,陆渐红的酒量虽然大,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最终以酩酊大醉而告终。
而此时,姜海风的办公室里正坐着一个人——湖海县县长王佩良。
王佩良道:“姜书记,现在怎么办?”
姜海风微微皱着眉道:“佩良,这一次的公推公选省委可都是重点关注的,而且通过电视和网络现场直播,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常书记的表现虽然不错,但是龚自信表现得更为突出,专家组虽然已经有所倾斜,但在全社会关注监督的情况下,不可能那么明显。以后有的是机会。”
王佩良也知道姜海风所说属实,可是还是不甘心。湖海县纪委副书记常先平是他的外甥,这一次笔试获得了第一名,因为与第二名的龚自信只有一分之差,所以他找到了姜海风,希望来个双保险。由于陆渐红的防范严密,姜海风通过宴请的方式,留下了其中一位专家的手机号码。在姜海风看来,常先平笔试排名第一,有着很大的优势,在打了招呼的情况下,问题应该不是太大,况且姜海风也不能太放肆于去找每个专家,免得落人口实。可是计划不如变化,没想到龚自信超常发挥,在答辩中将劣势扳了回来,还以微弱的优势胜出,拔得了头筹,一举拿下了县委书记。
王佩良怀着最后一丝希望,道:“姜书记,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姜海风沉吟半晌,道:“办法不是没有……”
六名人选的公示在陆渐红看来,只是一个形式,毕竟此前在笔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也进行过公示。所以,这六名人选基本是铁板钉钉的事。可是陆渐红没想到的是,两封举报信让他焦头烂额。
第一封是针对曲功成的,其实不仅仅是针对他,也是针对陆渐红的。这封信并不是寄到组织部,而是兵分两路,一封寄到了市纪委,一封寄到了姜海风的办公室,信中的内容自然是一致的。并没有说曲功成有什么问题,只是对他的资格表示了否定,原因只有一个,曲功成是插队的,而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插队,是因为陆渐红走的后门。陆渐红与曲功成相隔千里,形成不了交集,却开了这个后门,这其中很值得玩味。
陆渐红是被姜海风叫到办公室才知道这件事的。
姜海风将那封检举信放到了陆渐红的面前,道:“你先看一下,然后给我一个解释。”
陆渐红看完了信,心中不住地翻腾,知道此事的只有自己和当事人,另外还有一个李海涛,难道是李海涛走露了风声?
不过此时不是追究这事的时候,而是怎么应付姜海风的问话。在短短的一瞬间,陆渐红的脑子里闪过好几套说辞,但都被他一一否决了,毕竟都是谎言,一个谎言下来,就需要更多的谎言去弥补,迟早有一天是瞒不住的,索性还是实话实说。
想到这里,陆渐红便将那晚的事详细地说了出来,他也就是收了几只土鸡,况且他还给了钱,算不上是受贿。
姜海风听了陆渐红的叙述,不由笑了起来,道:“瞎胡闹,虽然你在这件事上的做法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也情有可原,毕竟是出于爱材之心,而且曲功成的金榜题名靠的是他自身的实力,你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件事到此为止吧。”
第0415章 检举信的背后
第二封检举信,同样匿名,但是足以令陆渐红头痛无比了。
这封信自然是针对湖海县委书记龚自信的检举。
内容很简单,没有经济问题,没有作风问题,只有一页《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的复印件。
200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三个法规文件,作出了关于领导任职的“地域回避”规定:“领导干部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也就是说,县市级主要领导必须回避原籍或成长地,龚自信是土生土长的湖海人,他任县委书记确实与规定有所抵触。
看来写这封检举信的人还真是个高手。
说句公道话,对于陆渐红来说,谁任这个县委书记跟他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按照公推公选的规则来做,这个有问题,那就取消资格,让下一位顺延就可以了。
可是陆渐红看过龚自信的工作简历,第二名的常先平虽然也不错,但是他的经历和资历远没有龚自信来得坚实,所以在这件事上陆渐红有点疑虑。考虑再三,陆渐红觉得这件事必须要与姜海风沟通一下。
到了姜海风的办公室,姜海风道:“渐红,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呢。”说着姜海风也拿出了一份内容与陆渐红所收到的检举信一样的信件,说:“渐红,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