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挠了挠头:“暂时就这么多。”
陆渐红笑着道:“马哥,这些都不代表什么,即使有可能,我想问的是,韩晓栋有什么动机呢?”
这一点显然也在困扰着马骏,陆渐红和韩家的一些恩恩怨怨他只是略知一二,但如果说韩晓栋为韩家复仇,这简直就是扯蛋,这个动机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可是陈志顺又是出于什么原因不远千里地跑到上嘉来制造一起爆炸案呢?
“我也就是把案子的进展情况给你说说,你自己也分析一下。”马骏把烫手山芋交给了陆渐红,又道,“陈亮已经安排人到重安去了解情况了。”
陆渐红笑道:“这是你们上嘉的事情了,跟我没关系。”
“你心胸真够宽广的啊。”马骏讽刺了陆渐红一句,不过正如陆渐红所说,他离开了上嘉,那么上嘉的事情就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当初离任的时候,中纪委也对他在任期间进行了审查,任何问题没有,还有什么关系呢?
这件事陆渐红并没有去多想,不管怎么样,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恩也罢,怨也罢,那一炸已经烟消云散,而且陆渐红也不认为那起爆炸是冲着他来的,如果是有,那无非是想制造混乱,其目的具有多重性,此案不破,无解。不过韩家两兄弟同在一个地方任职,这倒是个比较罕见的情况。当然,陆渐红绝不认为是为了加强对重安市的控制,恰恰相反,这说明韩青的话有几分真实性,应该说这两个人是处于一个竞争的位置,说大一点,可能是相互制约,否则高层不可能放任这种情形的发生。有趣啊。
“陆校长,这一次的厅级研究生班报名不少啊。”副校长王玉珊近来与陆渐红相处融洽,而整个党校也在陆渐红的掌管下显得井井有条,王玉珊跟陆渐红之间隔阂尽消,所以到他办公室来的时候也显得随便得很。
“老王,这可是好事啊,这证明了我们广大干部还是热衷于学习充电的嘛。”陆渐红这一阵子已经学会了打这种官腔了,喝了口茶撂下了这句话。
王玉珊笑道:“陆校长,这一次新开班的开班典礼上,你可得去说两句,我可是听到有人抱怨陆校长不亲自授课啊。”
陆渐红失笑道:“老王,真的假的,我这水平去讲课,贻笑大方了。”
“陆校长,过分谦虚可就是骄傲了,以你的资历,谁敢质疑你的水准?”王玉珊笑道,“陆校长,这个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我觉得咱们党校不仅仅是提高领导干部的学术修养和理论素质,领会吃准中央相关的政策精神,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东西灵活运用到发展经济的事业当中。说句不中听的实话,在这一点上,我们几个老家伙都泄气得很啊,说起上课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说到发展经济,我们几个只是纸上谈兵,还真是不行,百无一用是书生啊,上课的时候,被几个市长问得一愣一愣的,真有哑口无言的感觉。陆校长,这个方面我们不如你,要不明天的课你给去把把脉?”
陆渐红险些没笑出声来,原来这老王是来搬救兵来了,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有失偏颇,但是不能联系实际,仅靠理论确实站不住脚,虽然几位副校长都有过基层任职的经历,但是时过境迁,当年的一些做法放到今天来根本不管用,至于那些上课的老师,他们又何曾从事过经济发展的真正实践?
“你把教材拿来我看看,我好准备一下。”
第2353章 破茧
“爸真的接受了龙港集团的条件了?”卞赋刑松了松胸前的几粒扣子,让冷风直向脖子里面去吹。
对于二弟的惊讶,卞赋蓉倒是显得很理性:“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接受龙港集团的条件是最好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宏基药业已经是过去式,随着宏基药业而去的不仅仅是卞小强这个董事长,还有很多很多。不过卞小强重新执掌换汤不换药的龙港药业,应该说是得心应手。对于公司的员工来说,毫无影响,企业换了谁来当老板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还有就业的机会,待遇甚至比以前还要略高一些。而卞小强在管理宏基药业期间,跟员工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其突出的工作能力也深受员工所钦佩,因此他重回公司各项工作都轻车熟路,不过唯一有些尴尬的是身份角色的转换,虽然他还是总经理,但是却是龙港集团的人,换言之,就是替龙港集团打工的。这一角色的转换,卞赋刑真的担心他接受不了,虽然卞小强已经被罢免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身份,但是他毕竟曾经有过辉煌,他的心态会不会失衡呢?
“赋刑,你还是不了解爸。”卞赋蓉拂了一下耳际的发丝,目光中略有些恍惚,“爸向来是个坚强而有韧性的人,能理智地接受龙港集团的娱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我想,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多久,爸肯定另有打算。”
说这番话的时候,卞赋蓉心头颇有一些苦涩之感,想到公司发生的种种事情,便有做梦一般的感觉。有谁能想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父亲坦诚相待的结拜兄弟呢?不过对于父亲的心思,卞赋蓉也是在猜测,在事情发生之后,父亲的表现让她很担心,一边是被自己最亲的兄弟出卖,一边还有承受着丧子之痛,父亲的年纪已经大了,六十出头的人,还能拼搏多久?
“爸能正视现实是好事,不过据我所知,龙港集团的来头不小啊。”卞赋刑对龙港集团也收集了不少资料,全球三十强企业安氏集团跟龙港集团不仅仅有着业务关系,两位老总之间的私人感情似乎也不一般,而京城市委书记的儿子在里面也占着49%的股份,这一商一官融合到一起,注定这个企业将来的发展历程要比别人快上一步。在卞赋刑看来,龙港集团既然对父亲发出了邀请,那就不担心父亲出什么妖蛾子。况且给卞小强做副手的都是来自于龙港集团总部的人。如果卞小强真有什么小动作的话,在龙港总部的人熟悉了相关的管理之后,踢开他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知道为什么,卞赋蓉在听到安氏集团的时候,脑子里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了陆渐红的脸庞来。两次接触,情形都比较微妙,但是作为一个敏感的女人,卞赋蓉还是能够察觉到陆渐红目光中的灼热的,但是他的表现却是理智的可怕。换了寻常之人,自己作出的那副诱惑之态,恐怕早已经乖乖就范,可是陆渐红却不一样,非但能够很好地控制住欲望,还能实施反击。
卞赋蓉对陆渐红非常畏惧。
这种感觉,卞赋蓉并没有跟任何人说起,包括那次无疾而终的租房。卞赋蓉有一个直觉,那就是安氏集团和龙港集团的合作并不是表面上的业务发展这种简单关系。她的思维很简单,孟佳——安然——陆渐红,这三者之间会不会是一个循环的关系?
不过她也清楚,在这个时候去考虑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其实抛开企业家的光环,干一份工作,拿一份薪资,要轻松多了。宏基药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手中也积累了一笔资金,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又何必再争个头破血流呢?做实业,要想成功,靠的是机遇和实力,现今的机遇已经过去,父亲年事已高,也拼不了几年,卞赋刑对经商没有兴趣,自己在经过这次的打击之后,雄心不再。从这个心态上来说,依赖于父亲卞小强的拼搏,显得苍白而可笑。重头再来只不过是一个口号,喊一喊,鼓舞一下自己,仅此而已,不会对现实产生任何变化。
“大姐,没有了事业的束缚,我看你该找个对象,成个家了。”卞赋刑转换了一个话题,对于宏基药业他真的不想再多谈,虽然他不热衷于经商,但并不代表不关心父亲公司的发展,只是此刻回想起来,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在处心积虑的打击面前,这才看出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个上市企业是多么的渺小,再加上三弟因为此事而带来的死亡,都成了卞家心头的一块伤疤。
卞赋蓉吁出一口气,笑了笑道:“感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切随缘吧。”
卞赋刑没有再多说什么,这个大姐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曾经有过一段沧桑的感情,付出了不少,得来的却只是遗憾和伤痛。自此以后,卞赋蓉的感情世界便结了一层厚厚的茧。这个茧什么时候才会打开,或许连卞赋蓉自己都不知道。
床头一盏孤灯,卞赋刑早已经离开了,卞赋蓉的心头却是不断地闪现着一个人的影子,他目光的灼热、言语间的冷漠和无情一边在刺激她的心,一边又在撕裂着她的伤口。不管对陆渐红的感觉如何,毫无疑问,这个人似乎正拿着一把大剪,一丁点一丁点地剪开她心中厚厚的茧。
陆渐红接到卞赋蓉约他一起喝茶的电话,是在那一节课之后。
这一节课陆渐红作了精心的准备,课题是各地不同情况下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过这个课题在陆渐红看来,有点空泛了,不具备针对性,泛泛而谈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上课的时候,他把课题改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对策”,找准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第2354章 初见韩晓栋
陆渐红一走进教室,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陆渐红是空着手进来的,陪同他的还有副校长王玉珊。
“各位学员,今天呢有幸请来陆校长为大家授课,我想,在座的同志们,有的人对陆校长比较熟悉,有的人还很陌生。”王玉珊微笑着道,“不过呢,在今天的这节课以后,相信同志们会对陆校长有一个深层次更全面的认识,所以,我就不越俎代庖为大家介绍了。”
陆渐红走上了讲台,扫视了一下教室里的各市厅级干部,这一次一共两个班,每个班的学员都有一百多人,不过今天的人不少,显然是两个班合到了一起,看来今天自己的任务很重啊。
“同志们!”陆渐红的声音很响亮,“在与大家探讨经济发展之前,我打算先跟各位认识一下。这里面有的人我是认识的,有的人还是第一次见面,现在呢,请王校长点个名,我认识一下,也便于日后经常交流。”
韩晓栋坐在最前排,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这个轻松随意的常务副校长。他虽然是第一次与陆渐红面对面,但是这个名字他却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作为与自己同岁的从政者,陆渐红的发迹让他眼热心跳,陆渐红与他同年,今年都是三十九岁,自己一个月前才从摆脱副厅的帽子,而陆渐红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是正部级干部了。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到了厅级以后,再上台阶,哪怕只是半阶,都异常艰难,可是这个陆渐红却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和高层有意压制的因素,真的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级别。
这一次他是以副市长的身份来参加这个学习的。不过并不是研究生班,而是为期一个月的厅级干部培训班,听说陆渐红要来授课,他便假冒了研究生班的学员溜了进来,不过这一次的研究生班是有前置条件的,必须是副厅级以上才行,两个班合在一处,人满为患,并没有人在意他。
随着王玉珊的点名,各地的副职干部有的甚至是市长一一被点到,但是随着点名的深入,陆渐红的神情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有不下于十人明显存在着秘书代为上课的现象,另外还有几人缺了席。
点了名之后,陆渐红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笑着道:“那咱们就言归正传,就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对策进行一番交流探讨。在座的不少都是从事经济发展工作的副市长、副书记,有的还是市长,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所以不如由同志们先说一说,当前经济发展都有哪些矛盾,哪一位先来?”
陆渐红虽然年轻,虽然很和善,但是级别是摆在这里的,一时之间倒也没有哪个人先做这个出头鸟。陆渐红对这些人的心理还是比较掌握的,并不是因为他们胆怯,到了副厅级以上这个位置,哪个没有几把刷子?只是这个课题有点深,冒然摆出观点,生怕会有不恰当的言辞。
“既然大家都谦虚,那我就点将了。”陆渐红目光闪动,落在了坐在第一排的韩晓栋身上,道,“韩市长,你先说说?”
韩晓栋刚刚到重安市任职副市长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接触到具体的经济发展工作,而在琼江时任团省委副书房,务虚的也比较多,不过这并不代表韩晓栋就没有见识,能够以三十九岁的年纪爬到正厅的位置上来,不是只靠背景就行的。
“陆校长点将,那我就献丑了,如果有说得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韩晓栋来了这番开场白,道,“我认为经济发展之中,当前乃至将来最为突出的矛盾是资源和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加剧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我国人均资源紧缺,而资源消耗量却排在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过于高昂,环境质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局部有改善、整体在恶化’的状态。……”
韩晓栋侃侃而谈,陆渐红有些意外,韩晓栋说得虽然有些空泛,但是却不无道理,陆渐红待韩晓栋结束了讲话,点头道:“韩市长的见解很有见地,资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本质上是技术含量低和经济效率差的问题。我国科技发展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需要,技术水平低制约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长潜力的发挥。由于缺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产业技术,或是有了这些技术而又缺乏推广应用的动力,致使我们难以走出粗放型增长的怪圈。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过低,难以形成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项目几乎不计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矿产资源税目前还是按照实物量征收,刺激过量开采。煤、电等资源型产品价格失真,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
陆渐红就这个话题引申开去,台下的众人一开始还只是随意地听听,此时却是做着笔记了,正如陆渐红所说,环保这一新型理念已经计入了发展成本之中,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