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秘书

第211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秦必林这么一听,立刻有茅塞顿开之感,大是拨开云雾见天日,不由道:“子健的点子很好。”
秦必林倒是真的有惊艳之感,所以脱口叫了“子健”,而不是贺秘书或者是贺主任,足以证明其心头的真实想法。其实,以秦必林的阅历和经验,并不是想不到这些,只不过关心则乱,加上情况紧迫,一时思绪受阻,也在情理之中。
秦必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贺子健必须回应,在看了陆渐红一眼,从他的目光透出赞同之色后,贺子健才谦逊地笑了笑道:“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秦区长也是当局者迷,我这个旁观者站着说话腰不疼,实际操作还需要秦区长审时度势灵活机动。”
严格来说,贺子健的想法很粗糙,不过却是给了秦必林很大的灵感,有着一通百通之感,秦必林点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陆渐红也没有去问他会怎么做,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一定要稳,至于这个稳到底有着多少重的含义,那就靠秦必林自己去体会琢磨了。
“子健,你送送必林同志。”陆渐红宣布谈话结束。
贺子健送了秦必林,两人下楼的时候秦必林打了电话,让司机来接他,趁着这工夫,两人又浅浅地聊了几句,秦必林要贺子健在以后的私下场合给面子就叫声哥不给面子就叫声必林,要是还区长前区长后的别怪他翻脸,这意味着贺子健已经和秦必林结为一个团体,或许此前还有着利益投资的心思,但此时,秦必林对贺子健却多了一份惺惺相惜的基情。
送了秦必林,贺子健返回办公室,陆渐红已经进了里间开始写字,只不过似乎他并不在状态,贺子健就有些疑惑了,目前的重安可谓是空前的团结,党政一把手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显现,或者说矛盾还没有不可调和,重安精神的出台也让陆渐红的声望得到了高度增长,华夏集团也承诺最低投资一百个亿,县区的工作也步入正轨,他还在忧心什么?
当贺子健的目光落在陆渐红写下的那个繁体的“农”字时,他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美国的孟水都公司到重安来,一直都是副市长韩青在接洽,说来也奇怪的很。孟水都公司是以除草剂和转基因种子销售为主的全球著名的农业巨头,应该属于农业项目,为什么是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韩青负责接洽,而不是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王子山来接洽呢?即便是陆渐红无意插手市政府的工作,但市政府也不会摆出这样的乌龙啊!
贺子健正这么想着,陆渐红已经掷了笔道:“子健,人代会的筹备没有什么问题吧?”
贺子健应道:“筹备组已经筹集得差不多了,过几天就要开预备会。”
陆渐红点了点头,前些天上级部门跟他通了气,要求确保会议稳定成功,这也意味着目前市里的任职情况没有变化,维持现状,由于副市长一职实行的是差额选举,那么陪选人方面陆渐红就要动一些脑筋了。几位副市长的表现和能力,陆渐红并没有全部了解,不过其中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朱得标却是议论颇多,据说此人工作能力一般,但是有两个毛病,一是贪恋杯中之物,一是好喜渔色,这两点在现在并不能成为拿下的理由,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哪个领导不喝酒?哪个领导不在外面养几个女人?所不同的是,朱得标搞得比较大条罢了,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有闹出什么事情出来。这些放在平时,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但卡在人代会的时候,不免会成为别有用心者的说事理由,况且百姓对于干部第一个痛恨的是贪污腐败,第二个就是作风败坏。陆渐红已经听到一些风声,有人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他选下来。所以陆渐红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跳票的情况。
“明天上午请朱市长到我办公室来吧,所有的安排时间顺延。”陆渐红深思片刻道。
第二天一早,潘东来接到通知,说陆书记到璧山考察推迟了一天,潘东来很是苦笑,陆书记这一调整,璧山的一系列安排自然也要随之调整了。
通知朱耀庭的时候,他正在开会,说要等一会儿才能过来,趁着这个时间,重双城过来汇报昨天在庆安的考察情况,没有什么亮点之处。这个汇报还是挺有点门道的,没有亮点,反过来也可以说工作稳健,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但表示的却完全是两个概念了,就好比现在的地区发展,倒退不叫倒退,而叫负增长。重双城的语气虽然没有什么波澜,但是陆渐红却是接收到他对庆安不满的信号,当然不论是工作中的不快还是私人性质的结怨,陆渐红都不会去问,淡然道:“去了重安铝业没有?”
第2882章 皆非一日之功
重双城的脸上露出一丝微微的惊异之色,道:“这个地方是必须要去的,涉及到是否能打好我市国企改制的第一枪的问题。重安铝业的面积不小,占地一千多亩,是一个巨无霸啊,这样的企业走向没落,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我查了一下铝产品方面的资料,发展形势还是不错的,也不至于到破产的地步,而且企业的设备还是有七八成新的。据我所知,往年庆安财政对该企业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每年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投入。”
陆渐红忽然记起来,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破产的原因,倒不是他没有想到,只不过已经成立了调研小组和课题组,所以陆渐红也就没有主动去寻求答案,现在看来,自己还是过分地关注了政治形势,而忽视了查找经济滞后的原因。
陆渐红道:“双城,你有什么看法?”
重双城笑了笑,他是市委秘书长,工作的主要职责还是以服务性为主,不过这只是职责所在,一个好的服务型人员,应当做到面面俱到,领导没想到的要想到,领导想到的要提前想到。重双城作为市委秘书长,自然更明白这一点。不过由于重安铝业的改制属于庆安区自己的事情,所以重双城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事实上,关于企业改制,以前市委市政府也曾提过,后来不了了之。由于内斗得厉害,重双城看着也觉得累,做好本职工作,里外不去得罪人,求个心安理得就算了,所以重双城对其中的详情也并不是特别了解。一直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调研工作组,并各自成立了课题组,这让重双城感觉到这一次的国企改制恐怕不是纸上谈兵,而在这个调研活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庆安已经开始着手于重安铝业这个巨无霸的改制,陆渐红也没有表示反对,这证明陆渐红对于这个调研虽然重视,但是过多地还是希望通过改制来现身说法,因此,重双城在昨天陪同陆渐红到庆安考察之前便做足了相关的文章。但是一个企业的兴衰过程,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成也罢,败也罢,都有原因,只是像重安铝业这么大的企业,衰败并非一日之“功”,其衰败的原因也非能从外表推断,不过重双城还是找到了一些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事。
所谓人,就是管理层的思想意识问题。这里面包含的就多了,主观和客观的都有,主观方面表现在对市场的判断和把握度不够,客观方面有可能是产生了腐败行为,导致资产流失,不重生产,只图个人享乐,中饱私囊。
所谓事,就是对于市场经济的适应度不够,计划生产变成到市场寻求信息,这个转变对于习惯了流线型生产的固定思维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其实迈入市场经济已经不少年了,这种思维上的僵化应该早有改变才对,或许是因为重安的国企太多,长期经受这种氛围的熏陶,而从骨子里不愿去改变。
当然,这些都是重双城的表面判断,虽然他也是市委常委,但是去调查企业的成败根由,并不是他的职责所在,也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便不能乱放厥词,隐隐地说了这些,陆渐红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不过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去作定论,一切等调研报告出炉之后再说不迟。
重双城又道:“庆安的发展规划不小,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已经不符合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所以打算加大推进房地产开发的力度,通过这一手段能够拉动内需,扩张经济,理论上还是不错的,只不过规划方面却是有点问题,据何书记所说,第一批开发的地块就在重安铝业附近。”
重双城并没有说出问题所在,毕竟这是庆安自己的规划,况且这个规划还只是初期的设想,并没有上报,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点到为止。
正说着,贺子健进来汇报,说是朱市长已经到了。
重双城便不再多留,出去的时候正好遇上朱耀庭,打了个招呼,便匆匆离去。
朱耀庭进了来,贺子健接过他的杯子,问要不要重新换茶叶,被否,续了茶,也退了出去。
朱耀庭过来是带了秘书的。
去年来任职,他与陆渐红一样,是独自一人过来,市政府为他安排了一个秘书,不过他并没有要,不多久便把京城的秘书给带了过来,很显然,这个秘书也深受器重和信任。
这秘书叫尉天德,级别比贺子健低,只是正处,年纪也比贺子健小上一些,戴着个金线眼镜,显得儒雅得很。
领导在谈话,做秘书的自然不能离得太远,所以贺子健便邀请尉天德到他的办公室坐坐。
一番对话下来,两人相互也较为熟悉了一些,不过相互之间由于立场上的不同,戒心还是比较大的,一阵子聊下来,天马行空,谁也没说出个什么确切的东西来。
而陆渐红的办公室里,两人聊得话题却是不少,陆渐红先说的就是关于人代会的事情,一切准备得都很充分,不过在提到差额选举副市长的时候,朱耀庭的脸上也写着一丝难测,尤其是陆渐红在提到朱得标的时候,朱耀庭显然也是跟陆渐红想到一块儿去了。
陆渐红道:“人代会的基调上面已经定下来了,不容许出岔子,要是真出了岔子,不仅仅是一个副市长的位置问题,还反应了我们市委市政府的掌控力度不够,所以在陪选人选上面,你可得做好文章。”
什么就差额选举,就是在选举中实行候选人数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而且还要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是选八位副市长,那么参选的人数将大于八人,在扩大范围和比例的情况下,今年的参选人数达到了十人,这更加增加了选举的不确定性。
第2883章 一拍即合
事实上,从陆渐红的角度来说,上级的意图与做法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要想保证选举的意图,直接等额选举得了,可是又偏偏要把重安作为差额选举的试点,并且还要扩大比例。事实上,差额选举把竞争机制引进了选举,不但有利于发现和遴选人才,还有利于公平竞争,形成政治清明的环境。差额选举所具有的竞争因素,给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余地,更便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和论资排辈的严重弊端,同样也还有利于调动民众参加选举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同时,还可增强当选人认真履行职责的使命感。而选举差额比例的扩大,意味着竞争程度的提高和竞争范围的扩大。导入差额选举,每个候选人就会努力争取选民的支持,以获得选票。只有这样,选票才具有价值,选民才真正行使了自己的选举权。陆渐红是从心底赞成且支持这种选举方式的,但是差额选举的推进并不顺利,甚至有的地方还想方设法规避差额选举,或出现钻法律“空子”的“陪选”现象。
陆渐红必须遵守这个游戏规则,所以虽然实行的是差额选举,但是还是要钻钻空子的,这也没办法的事情。尽管上头有意在重安搞试点,但一定要分清鸡毛与令箭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说的不一定是真的,说的也不一定要这么做。倘若上级真的有意通过差额选举弄两个副市长上来,那又何必画蛇添足,直接交办就行了。
朱耀庭自然也深谙其道,二人历史罕见的“一拍即合”,有了陆渐红的这个基调,朱耀庭操作起来自然便保险得多了,会让哪两个人参与到陪选之中,他有着自己的人选,当下道:“这方面我会确保实现上级意图。”
陆渐红点了点头,道:“重安这是第一次搞差额选举,陪选人也不要搞得太差了,找两个相对有点实力的,不要太落人口实。”
陆渐红也有这么样的想法,为了充分考虑到陪选人的情绪,是不是在落选之后调整一下人员,照顾他们的感受,有资格参与到陪选中去,本身也证明了能力所在。
朱耀庭也是做领导的,虽然陆渐红没有说出真实想法,但意思却已经是听得明白了。
商量完这件事,陆渐红又道:“据组织部报上来的名单,已经退休的几位副厅级干部,泉山区副区长、庆安区组织部长、松坛区副区长、古字区统战部长、平江县宣传部长,这五人年纪到了,都已经退下去了。这五个位置,有的可以通过人代会选举产生,有的却不是人代会选举产生的。”
自打陆渐红和朱耀庭就任以后,还没有什么大的人事调整,所以分歧基本不存在,但是涉及到人事,虽然不是关系到切身利益,但是却完全决定着主导权,领导之所以显得重要,那是因为部下多,否则就成了光杆司令,所以说,下属要罩,领导要靠。不过到陆渐红办公室的只有朱耀庭一个人,并没有分管人事的市委副书记于长惠,也没有组织部长魏明,这自然也就不是书记办公会了,只是陆渐红忽然间提到这件事情来,朱耀庭一时之间也搞不清他的意思。不过,由于有五个人选,相信两人之间会达成一个共识,肉毕竟不能一个人吃,于是朱耀庭试探着道:“陆书记有什么想法?”
朱耀庭这句话说出来,已经隐晦地表示出了迎合的意思,陆渐红道:“副区长的工作不但关系到各区的政府工作,更关系到整个重安的工作,所以还是由你来决定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