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4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殿内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尽管自打入主洛阳后董卓的许多行径比反贼都不如,可不管董卓本人,还是他手下的心腹,还没有一个敢明目张胆的说董卓要造反。
如今虽然有十八路诸侯讨伐,可说白了不过是诸侯争斗,一旦董卓当真丢掉汉臣的帽子,那就真的是天下公敌了。
众人无人敢出声,就连李儒如此聪明人也是同样,这种时候太容易说错话了,一个不慎就会被董卓记在心里。
不过董卓却是没什么顾虑,开口呵道:“小子大胆!”
“老夫身为汉臣,食汉俸,受皇恩,如今更是蒙陛下厚爱,赐予太师之职,老夫殚精竭虑生怕不能报皇恩,可你这小儿,莫非是要诬陷老夫谋反不成!”
作为天下第一大诸侯,哪怕如今事事不顺,董卓的气场也远非寻常人可比,更别说此时他一脸怒气,在场众人无不深深低首,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作为最关心李易的高顺,更是脸色发白,他现在真的是后悔万分,早知道李易会惹怒董卓,他昨天说什么也不会提到李易。
只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李易明明是很机智的一个人,怎么今天会如此胡言乱语啊。
李易现在也怕,在董卓的灼灼注视下,他只觉自己瞬间如同刀斧加身,性命已然不在掌握,片刻功夫,后背便被冷汗浸湿,这份压力,远比他见袁绍时要强烈的多。
不过,幸好李易来的路上早就打有腹稿,咬牙道:“李某知道此言不妥,可太师若是当真有意迁都,有些话李某若是不说,怕是会害了太师!”
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董卓盯着李易,双目微闭,沉默不语,直到过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这才缓缓道:“有什么话你就说吧,若是妖言惑众,老夫定斩不赦!”
董卓的话很冷,如同刀子一般让整个殿内的温度似乎都低了许多。
“谢太师!”
李易深吸了一口气,这一会的功夫,对他来说却是万分煎熬,整个人的心脏似乎都被旁人攥住了一般,简直喘不过气来。
整理了一下语言,平稳气息,李易向李儒,还有他旁边的几位将军一拱手道:“敢问诸位,倘若迁都,诸位麾下兵马,是否能做到对洛阳百姓秋毫无犯?”
几个将领互相看看都没说话,秋毫无犯对西凉兵来说简直就是开玩笑,可这话他们不能明着说,哪怕董卓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
李儒看了李易一眼,他倒是没有因为李易对董卓的冒犯而有所轻视,相反,他看出李易所图不小。
是想做从龙之臣么?
李儒一时也不能肯定,但这并不妨碍他思维。
“秋毫无犯不好说,多少怕是会有一些摩擦。”
李儒轻描淡写的就把问题淡化了。
李易微微点头,又向董卓道:“黄巾之祸至今已有数年之久,虽然贼首尽数伏诛,然天下仍有数十万黄巾余孽四处作乱,朝廷连年征绞却始终不能除根,在李某看来,非刀qg不利,亦非士卒不精,而在于”
李易单手向上指了指,道:“有人不得民心!”
董卓眉头一跳,他当然知道李易说的是谁,心想这人当真是大胆,哼道:“这与老夫何干?”
“敢问太师,如今这天下的百姓,有几人心向太师?”
没等董卓回答,李易又快速道:“当今天下,无论是兵马精锐,还是粮草丰厚,无人能比肩太师,太师手下文臣猛将也皆为当世一流人物,然而太师明明根基深厚,却是无法更近一步,太师可想过,这是为何?”
董卓沉吟不语,这个问题他确实想过,占了洛阳,反掌之间把皇帝都给换了,借着新皇帝的口自封了一个太师,表面上看来确实是荣光无比。
可董卓冥冥中却有感觉,他觉得这个程度已经是自己的极限了。
这让他十分不甘心,他有野心,废汉自立的念头在他的心中转过无数次,可每每想到,却是心惊胆颤,根本不敢做这个决断。
董卓明白,他距离那个位置还差了点什么,可究竟怎么弥补他却是毫无头绪。
如今,这个李易似乎有解决之法?
董卓真心有些期待了。
不光董卓,他麾下那些人的情绪同样有些起伏,他们现在跟着董卓祸祸洛阳,虽然表面上痛快,可众人心里都清楚,日后的史书上多半会给他们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头,可如果董卓能够荣登大宝,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将是从龙之臣,史书对他们的评价也只能是褒奖之言。
众人不由纷纷看向了李易,如果之前只是单单的一种考量的话,他们此刻也希望李易能讲出一些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东西。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还有殿内气氛的渐渐变化,李易暗暗松了一口气,别的不说,最起码这样子自己是不会被董卓弄死了。
“民心!”
李易掷地有声道:“太师缺的正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太师如今正是万事俱备,只欠民心!”
“昔年始皇帝威震宇内,一扫六国,兵锋之胜,天下无人能当,然而秦法严苛,百姓苦不堪言,不得民心,强如大秦也只是二世而亡。”
“后来楚霸王扫灭强秦,一身勇武空前绝后,然其残忍有余,仁善不足,民心不附,终于兵败垓下,天下为高祖所得。”
“数年前又有上位者不辨忠奸,昏庸无德,用小人远贤臣,至使天下臣民怨言四起,这才有了那黄巾之乱。”
“如今放眼天下诸侯,只有太师有能力平定宇内,还天下子民一个朗朗乾坤,太师欲成就大事,这洛阳的百万百姓便是太师的根基,也是太师的第一股民心,而迁都一事,固然动摇汉室气运,但其中过程若是稍有不慎,也必然损伤太师根基,根基若坏,日后再想更进一步,难,难,难!”
“当然,若是太师无意那一步,这些话便是李某多嘴,李某任凭太师责罚。”
李易说完,缓缓退后几步,看似等待董卓发落,其实他心中已经预感到这次见面算是成了。
“哈哈哈”
董卓坐在上首,先是沉默一阵,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李儒见状,心领神会,满脸笑容的上前一步道:“恭喜太师今日得一栋梁良才!”
董卓微笑着站起身,大步走到李易身边,一把拉住李易的手腕说道:“太白的话与我甚是投缘,日后便在留在老夫身边做事如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