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25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易闻言看向蔡玉,但蔡玉说罢就缩了回去,又叫他瞧了个空。
李氏与蔡中尴尬至极,但事关蔡瑁病情,也顾不得蔡玉了,全都眼巴巴的看着李易。
李易微微一笑,继续道:“此人医术通神,不在张机之下。”
李氏犹豫道:“可那张机已经说”
李易摇头,解释道:“军师所受创伤非是张机擅长,而门外那位华先生却是精于此道,李某可做担保,世上若还有人能救军师性命,必然就是华先生!”
见李易语气如此肯定,蔡中与李氏对视一眼,道:“那快请华先生进来。”
李易见他们同意,便亲自将之前在门外遇到的老头子,也就是华佗请了进来。
李易回来的时候原本只是感觉对方气质不俗,多看了两眼,却意外发现对方乃是医师,而且自称姓华。
李易自然就想到了华佗,不过询问的时候他只是抱着一线希望,毕竟已经见到了一个张仲景,要是再撞见华佗,那也太过巧合。
可好运气来的时候,却是挡都挡不住,经过李易一番问询,这老先生还真是华佗。
而且华佗来此也算不上是巧合。
华佗不比张仲景家底丰厚,他做的游医,感觉哪里有需要,他便往哪里去,前些时日得知南阳这边遭了兵祸,华佗便来了南阳,一路救下了不少人。
前几日华佗为百姓医病的时候,听说蔡瑁为了驱逐南阳乱兵,竟然负伤,似乎还伤的不轻,心想这等义士有危难,不可不救,所以就自己找上了门来。
当然,到了李易嘴里,华佗就是他请来的了,毕竟以如今蔡家上下都开始为蔡瑁准备后事的状况,没有李易华佗还真不见得能走进来。
接下来的事情倒是顺利,虽然华佗在襄阳没什么名气,但有李易的支持,外加如今蔡瑁已经半死,蔡家也就由着华佗来了。
不过,当华佗给蔡瑁灌了药,又拿出明晃晃的小刀子往蔡瑁胸口比划的时候,还是叫许多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李氏妇道人家,看的嘴巴都哆嗦了,颤巍巍道:“这这胸口的肉削去,岂还有命在?”
华佗如同高明的刀客一般,转了转刀子,闪光闪闪,自信道:“还请夫人放心,不去枯枝,如何能生新芽?华某有七成把握保蔡军师恢复如初。”
见华佗这般自信,李氏也不再说什么,倒是李易眯了眯眼睛,问道:“华先生,之后避免伤口流血不止,李某觉得可以针线缝合伤口,华先生以为如何?”
华佗顿时眼前一亮,道:“襄侯竟然也知此法?难道襄侯也通晓医道?”
李易谦虚道:“李某不曾学医,不过在洛阳之时,吕温侯被人以多欺少下手暗算,胸口受创甚重,血流不止,李易为救温侯性命,便想出此法,不过,华先生刚刚为何要说也?”
“哈哈,襄侯请看。”
华雄闻言眼睛更亮了,不过跟着又有些惋惜,可惜对方是太守,否则此等悟性,假以时日必然是一方名医啊!
暗叹一声,华佗打开一个小包,其中赫然就是针线。
第182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李易面露了然之色,一旁的蔡中也是好奇,要伸手去拿,李易却是出言阻拦,道:“碰不得的。”
蔡中不明,李易则看向华佗,华佗心中会意,解释道:“此乃桑皮线,用作缝合伤口之用,不过为了避免异物使得伤口溃烂,这些已经用沸水蒸煮,将军若是碰了,老夫还得再煮一次,怕是要耽搁了救治的时间。”
蔡中赶忙将手收了回去,不明觉厉,李易则是连连点头,同时暗道一声厉害,虽然古人没有显微镜什么的,却也知道消毒了。
一提起消毒,李易难免就想到了通过蒸馏法制高度酒,这个工序难度不高,且见效快,李易自信可以轻松做到。
不过马上,他就压下了这个想法。
在如今年代,高度酒绝对是稀罕物,不管用来卖钱还是送人都是极为好用的,但现在天下不宁,无数良田荒废无人耕种,不知多少百姓还食不果腹,有空了稍微弄点自己玩玩也就罢了,当真用百姓的救命粮去搞大规模酿酒,简直与杀人无异!
李易放下酿酒的念头,却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记得当初给吕布缝合伤口时用的好像是普通针线,也不知有没有后遗症
接下来就是华佗一个人的表演了,嗯,就是华佗一个人的。
李氏妇道人家见不得血腥也就算了,即便李易与蔡中都是杀过人的,可瞧着华佗一脸淡定的拿着小刀在蔡瑁胸口的腐肉上刮来刮去,血水滋滋,二人依然是脸色发白,腹中强烈不适。
李易不由佩服关二哥了,这等画面他一个外人看了都感觉牙酸,也不知关羽刮骨疗毒是如何忍下的。
小半个时辰之后,华佗将蔡瑁的伤口处理完毕,缝合之后敷上药膏,一切便算是妥当了。
如此一番过后,虽然蔡瑁依然昏迷不醒,但蔡家人见华佗自信的样子,心中也生出了许多希望,当即要为华佗摆宴致谢。
华佗也非是古板迂腐之人,稍微客气一番之后,便应了下来,而李易作为华佗的引荐人,自然也不会落下。
不过李易在离开前往后面的屏风处看了一眼,虽然瞧不见人,但屏风下的那双绣鞋却是看的真切,然后微微一笑大步向外走去。
之后来蔡家人就将华佗留在了府中,华佗知道蔡家是不放心,便答应了下来,与李易一同照料蔡瑁。
事实证明华佗不愧是“外科鼻祖”,蔡瑁在华佗施术的当晚便清醒了过来,虽然神色疲惫,但眼中已然有了清明,完全不同之前偶尔醒来时的迷茫。
蔡瑁醒来,对蔡家自然是大喜事,虽然蔡瑁很快又再次睡下,但蔡中还是趁隙说了一些话,其中就有李易这几日对蔡瑁衣不解带的照顾,甚至这位救命的神医也是李易请来的。
蔡瑁当时没说什么,但目光却是分外复杂。
待到第二天的时候,蔡瑁清醒的时间已经颇多,只是身上还有些发热,但根据华佗所言,如今已经不怎么碍事了,只要按时服药即可。
之后华佗就想要提出告辞,他心系南阳百姓,不愿就富贵之家久留,不过蔡家人担心之后蔡瑁再出意外,实在不敢让华佗离去,可华佗于蔡家有恩,他们也不好强留。
正为难之时,李易提出请华佗移步去他的府上,说是有一位医道大家想要与他交流几日,华佗一听便点头应下,蔡家人也松了口气,只要华佗还在襄阳就好。
又是两日过去,蔡瑁已经恢复了许多,除了不好下床走动,精神头已经与常人相差不大。
蔡瑁倚靠在床头,闭目养神,他感觉有些疲惫,不是身体不适,而是心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