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26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易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抱拳郑重道:“还请奉孝教我!”
郭嘉微微欠身,算是还礼,然后道:“嘉于路上听闻袁术欲与襄侯结为同盟,不知可否属实?”
李易道:“此乃纪灵二虎竞食之计,想要易与刘表争斗,然后袁术好坐收渔利。”
说罢,李易停顿片刻又道:“依我所见,此计虽然应当出自纪灵之手,袁术并不知情,然而,纪灵敢如此行事,也可见袁术态度,所以,易以为,将来当真与袁术结为同盟也未尝不可。”
这是早就出现在李易心中的一个可选战略,以袁术的才能,只要李易得了荆州就不怕袁术来攻,而且,与其同袁术争斗,还不如结为同盟,互为依仗。
至于没了传国玉玺的袁术还会不会称帝,李易却是不在乎,所谓盟友,背后捅刀子简直不要太方便。
郭嘉微笑着摇头道:“襄侯若取刘表代之,与袁术结盟必然不成!”
“为何?”
“呵呵”
郭嘉笑了一声,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襄侯以白身诛杀董卓,成就太守之位,不过区区半年时光,所作所为已经叫天下豪杰侧目,若襄侯再以年余时间取代刘表,即便不计荆南四郡,这天下间除去袁本初,还有益州刘焉,哪家诸侯治下人口能与襄侯相比?”
“刘焉,汉室宗亲,鲁恭王之后!”
“袁绍,袁氏四世三公,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
“此二人之强乃经年累计,顺势而为,放眼其余诸侯也是类似,唯独襄侯崛起于微末,且势不可当,这叫天下诸侯作何感想?”
“所谓结盟,乃是二者实力相当,弱弱联合以对强,如此方为盟,若一为幼虎,一为卯兔,如何结盟?”
李易听着听着,脸色渐渐有些发白,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了。
郭嘉继续道:“襄侯若取刘表代之,安定荆北三郡不难,而南四郡之前不服刘表,将来多半也不服襄侯!”
“而且,刘表处事温和,荆州南四郡只要愿意以名义上以他为主,刘表便不会过多苛责,大家得过且过,但襄侯一身锋芒必不愿意如此,既得荆北,收拢荆南四郡也势在必行。”
“四郡太守心中惶恐,欲抵挡襄侯兵锋,首选便是借助外力!”
“而襄侯以雷霆手段先得荆北,再图谋荆南,袁术心中必然惶恐,二者勾结也是必然,以袁家的声望,袁术只需一封书信,以朝廷名义为荆州拨乱反正,再许下数县之地为饵,自中原引得两三路兵马,加上袁术本部,以及荆南兵马,便是二十万大军威压荆州。”
“甚至,只要袁术舍得,引益州兵马东来也不是难事,如此,襄侯危矣”
听郭嘉说完,李易只觉后背一片冰凉,他一直得意自己取荆州的谋算,不想在荆州之外却是暗藏如此杀机!
李易用力捏了捏眉心,让自己冷静了一下,方才看着郭嘉唏嘘道:“幸有奉孝,否则李某自掘坟墓尚不自知啊!”
郭嘉适才那番话已经算是小小证明了自己,此刻显得极为谦虚,躬身道:“襄侯言重了,嘉所指乃是凭空推测,不见得成真,而且以襄侯智慧,就算没有嘉,于危机前自当有所察觉,又岂会真的陷入四面楚歌之境?”
李易笑了笑,压下心中最初的紧张之后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攻略荆州的战略是李易与贾诩共同制定的,但因为当时种种信息局限,两人定下的只是一个大方向,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慢慢补充,至于郭嘉说的问题,即便李易忽略了,贾诩将来也当能够发现。
不过,无论怎样,郭嘉的这一番话也证明了郭嘉的眼光长远,无愧鬼才之称。
李易调整好心态,问道:“奉孝既然看破其中弊病,心中定然已有解决之法了?”
郭嘉微微一笑,道:“嘉这里的确有一法,可叫襄侯数年之内不引诸侯忌惮!”
“还请道来!”
郭嘉一点头,然后缓缓说道:“襄侯于南阳秣马厉兵,寻机提精兵入襄阳,之后不必取而代之,大可继续奉刘表为荆州之主,然后以刘表号令荆南诸太守入襄阳,如不来,襄侯可以此为由,亲率大军为刘表讨之!”
“此乃名正言顺之举,如袁术之流纵然看出其中端倪,但轻易不会动兵,盖因出师无名,难以说动其余诸侯共讨襄侯,除非袁术对扬州不管不顾,否则绝难威胁到襄侯。”
“如此假以时日,待襄侯彻底掌握荆州七郡,由刘表上书天子以州牧之位让于襄侯,生米已然煮成熟饭,旁人纵然眼馋,也只能徒呼奈何。”
“好,奉孝好谋划!”
李易大声赞叹,不过心中除却赞赏之外却还有几分古怪,因为郭嘉说的对策赫然就是一个荆州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第188章 借你家墙壁一用
李易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郭嘉说的确实可行。
如今汉室虽然风光不再,但心向汉室的人还是不少的,李易如果直接夺了刘表的州牧之位,抛开可能引来的种种忌惮不谈,单单舆论上就要陷入被动。
可如果按照郭嘉说的,来个“挟刘表以令荆州”,虽然在实质上与直接夺了荆州区别不大,但终究给朝廷留了几分脸面,再考虑到刘表当初最董卓关系暧昧,小皇帝就算知道了应该也不会说什么。
“有奉孝相助,刘表,袁术,皆不足惧啊!”
李易感慨了一声,又道:“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待日后与文和见面,我引荐你二人认识,商讨之后再做最后定论,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赶忙称是,李易已经认可了他的建议,他也证明了自己,至于此事是否当场拍板,反倒是显得不重要了。
而且这种大方向的决策,召集众人共同参详然后再做决断也属情理之中。
将此事暂且搁置,李易道:“我欲结交荆州豪杰名士,然因为刘荆州的缘故,除却蔡家机缘巧合巧合与我有了交情,其余世家目前最多只能算做点头之交,我想多做了解,却苦于没有机会,同时也怕心意外露引起刘荆州忌惮,奉孝对此有何见解?”
郭嘉沉吟片刻,答道:“刘表入荆州,乃是得蔡,蒯两家相助,其余世家则是听之任之,之后虽然奉刘表为主,却不曾为刘表当真出力,在嘉看来,荆州世家此举乃是看出刘表只有守成之才,非是人主,于是干脆在家中坐看天下之变,以待荆州新主!”
“所以,襄侯欲结交荆州世家,不必急于一时,只待书院落成,荆州俊杰必然齐至南阳,然后趁机让其见识襄侯爱人之心,识人之能,用人之明,麾下兵戈之利,最后再次襄侯志向示之,自会有贤才纳头便拜!”
“所以,襄侯如今与其劳心劳力,事倍功半,甚至引来刘表忌惮,远不如笑看风月,好好游戏一番。”
李易点点头,叹道:“奉孝与我所见略同,只是唉,不出意外,易要在襄阳停留少则两月,多则三四月,这许多时间,明知荆州人才济济却无法招揽一二,实在是心有不甘啊!”
郭嘉笑了笑,他已经知道面前这位是真的求贤若渴,如此在荆州耗着,确实是叫他难熬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