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些误会罢了,两位实在言重。”
典韦又客气了一句,然后就被何仪引领着往前先走一步,至于其余人却是落在了后面。
何曼看了眼典韦的背影,慢慢靠近刘辟,低声问道:“你究竟是什么打算?”
刘辟呵呵笑道:“我的想法,何兄不是已经猜到了么?”
何曼脸色严肃,一时没有接话。
对于刘辟的想法,在收到传讯的时候何曼就已经有所猜测,等典韦上山时候,何曼在暗中看到刘辟对典韦表露出来的种种谦卑之态,更是彻底确定刘辟与龚都的想法,这是打算投靠李易啊!
其实,豫州境内,他们这些个黄巾头领,之前就有商议过要不要投靠官府,毕竟谁也不想一辈子做个贼人,而且,他们还不是普通的山贼,除去麾下的兵丁,单单靠着他们吃饭的老弱就有上万人,老实说,带着这样的队伍,他们这个头领做的,真心很累。
那么,最好的途径就是找个势力够大的官员,接受招安了。
只是原本的豫州刺史孔伷,虽然做官不错,却根本看不上他们,完全没有招安的意思,后来上任的周昕虽然不像孔伷对他们那般厌恶,但也谈不上喜爱,根据几人的试探,估摸着一旦招安,他们麾下的人马必然全部打散,然后成为真正的百姓,至于他们这些曾经的头领,没了下面的弟兄们支持,鬼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
于是,他们当时只能暂且放下此事,不过,随着李易入主南阳,袁术转去扬州,他们这些头领的心里再一次起了投靠官府的想法。
其实,何曼本就有意近期约刘辟龚都一见,谈谈这件事,毕竟投靠嘛,自然是兄弟们一起过去,人多一点,将来也容易被重视。
但没想想到,没等何曼发出邀请,刘辟自己就来了,而且更让何曼意外的是,还带了个典韦。
这就跟何曼的计划不一样了,让他有些头疼。
刘辟看到何曼脸色不太对,忍不住问道:“怎么,何兄对此事另有看法?”
何曼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如实告诉刘辟,否则稍后生出了误会,很容易两头不是人。
“你的意思我自然明白,我也是极为赞同的,可是,为了兄弟们的出路,就一定要去南阳?”
刘辟果断道:“自然是南阳,李襄侯如今是南阳太守,李襄侯的名声怎样何兄难道不知?”
何曼摇摇头:“唉,我自然是知道的,可李襄侯虽然名头甚是响亮,但名声终究只是名声,当不得饭吃,这天下间真正实力胜过李襄侯的人不知凡几,我等为了将来谋算,选择南阳,乃是下策。”
刘辟有些生气的说道:“我自然知道还有许多厉害人物,可人家愿意接受我等兄弟么?远的不说,就说那荆州刘表,一场鸿门宴,几十颗人头落地啊!”
听到刘表的名字,何曼有些不屑的撇撇嘴,随后脸色一正,缓缓道:“若要选人投靠,我意属扬州袁公!”
刘辟楞了楞,没想到何曼居然瞄上了袁术,这着实叫他意外,不过,刘辟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他的寨子距离南阳很近,就袁术干的那些破事
呵呵,虽然袁家四世三公名扬四海,虽然他刘辟只是个草寇,但刘辟真心不屑于与之为伍!
何曼见刘面色不愉,也摸不准他的想法,只能劝说道:“袁公入扬州之后,用兵如神,一举拿下豫章,之后更是不断招兵买卖,用人不拘一格,乃是有大气度,大志向之人,你我兄弟麾下,可战之兵足有数万,若能在此时投靠袁公,必定重用,太好的不敢说,做个中郎将绝对不难,将来如果能为袁公建立功勋,光宗耀祖也不是不可能!”
看着何曼脸上放光的样子,刘辟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袁术那是什么人,他们这些家伙过去,恐怕都是炮灰吧?
何曼却不知刘辟想法,继续道:“至于说南阳的李襄侯,名声虽然不小,却远远不能与袁公相比,再说兵马,袁公麾下兵强马壮,数目当以十万计,先在荆州ián zhàn连捷,最近又夺了豫章,放眼天下,也没几人胜得过袁公,反观李襄侯那边,咳咳,我听说,如今南阳只有宛城是在襄侯手中的,这这才能养活几个人?”
刘辟听到这里,忍不住辩驳道:“何兄此言差矣,就目前来说,襄侯的确与袁术不能相比,可在南阳之时,袁术是四处掳掠百姓,恶名昭彰,襄侯却是为了百姓,单人匹马入襄阳,为民请命,纵然三岁孩童也知襄侯仁义,所以,纵然襄侯如今只有宛城一地,但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何曼果断否定,道:“你这话就说笑了,我承认,襄侯爱护百姓,为民请命,的确博得了美名,但刘表也因此ián zhàn连败,对襄侯生了怨恨,之后刘表几次三番要杀襄侯,最终虽然没有得手,但只要刘表还是荆州牧,襄侯终究只能困守宛城一地罢了,若是你我兄弟投靠过去,不说别的,怕是走到一半,就要被刘表的人马给截住!”
刘辟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因为何曼说的并非胡说八道,有很大可能就是实情。
但刘辟是个认死理的人,他并没有因为何曼的几句话就改变想法。
原本的历史上,刘辟与龚都两人都比较迷刘备,二话不说就跟着刘备干了,但这一世,刘备的名声让李易给坏了,于是乎,刘辟与龚都就迷上了李易,有意投效,只是苦于没有门路,如今碰到典韦,那是送上手的敲门砖,这么好的机会,刘辟说什么都不会放弃的。
刘辟郑重道:“何兄,之前董卓何等厉害,天下诸侯几十万兵马都奈何不得,结果连他都亡在襄侯手中,所以,我相信,只要襄侯愿意接纳我等,那自然就不会叫我等为难!”
“再说了,我等血性男儿,做事岂能太过瞻前顾后?如今世上既然有襄侯这等英雄人物,我等卑贱之人若能为其驱使,纵然将来身死,也不枉世上走一遭!”
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
这次轮到何曼无语了,他觉得刘辟完全就是个笨蛋啊,这么多年了过去了一点长进都没有,还是当初那个扯了一块黄布往脑袋上一蒙,就举起锄头嗷嗷喊着造反的热血少年。
现在大家都老大不小了,该淡定了,该设身处地的为后半生考虑了,那么应该做什么?
自然是找颗大树好乘凉啊。
可刘辟竟然选择李易,如果只是因为刘辟认为李易有大前途也就算了,但真正情况却是,因为李易脑袋上的种种光环,刘辟生出了gè rén chong bài,于是就想要为之效死,这简直愚不可及!
话不投机半句多,何曼觉得无法与刘辟沟通下去了,于是看向了龚都和黄邵,刚才谈话并没有避讳他们两个,何曼想知道他们是怎么个看法。
龚都虽然话不多,与典韦交流时,也没说太多拍马屁的话,可是,任谁也想不到,龚都决定投靠李易,其实还要在刘辟的前面。
见何曼看着自己,龚都一脸淡定,稳稳当当的说道:“世间官吏多贪婪无度之辈,或者就是迂腐固执,视我等有如草芥,唯有李襄侯仁义爱民,若要招安,龚某除李襄侯不做第二人选。”
何曼感觉胸口堵的厉害,暗道果然是能与刘辟做兄弟的人,这脑子里想的一样一样的,最后,何曼只能盯着黄邵,让他支持自己一下。
对于黄邵,何曼还是很有底气的,毕竟这是他们自己一伙的人,相信黄邵不会叫他失望,而且,刘辟与龚都算是外人,在这件事情上,能够走到一起最好,真的道不同,只能说是遗憾。
可黄邵却不一样,如果黄邵与他意见相左,将来带着他的自己人投了李易,对于何曼何仪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黄邵干咳一声,他是个没多少主意的人,也没深入思考何曼话中的深意,本想着直接支持一下何曼,可典韦那一手抓出,无人可当的模样忽然在心中闪过,于是,连黄邵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的就说道:“我等在这里争执又有个什么意思,为何不先探探典韦将军的口风,毕竟谁也不知道,李襄侯是否愿意接纳我等黄巾?”
黄邵觉得自己是在和稀泥,两边都不得罪,可何曼的脸色却是拉了下来,因为在他看来,黄邵明显是对李易那边很有好感了。
刘辟与龚都则是面露笑容,原本还以为黄邵今日是开罪了典韦,现在看来,却是可以拉拢一二。
他们两个也不是无脑莽夫,真的只凭一腔热血做事,既然有意投靠李易,自然也是想多拉些兄弟过去的。
进入营寨大厅,已经有人将酒宴布置妥当,何曼刘辟等人不管心里是什么打算,却是全都邀请典韦上座,很是客气,典韦连连推辞,坚持只坐次席,将上首让给了何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