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46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且,袁术还不太清楚,此事到底是以袁耀为主,或者以李易为主。
如果是前者,袁术虽然心中不快,但同时也会暗暗讚赏袁耀几分,毕竟抛开对诸葛亮的态度不谈,袁耀没有自己下场,而是借势去打击对手,特别是能够让李易这样的人作为棋子,单纯就手段布局来看,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要是后者的话,袁术除了歎息一声,就实在没别的好说了。
心中猜测,袁术却没有在脸上表露出什么异样,顺着袁耀的话问道:“诸位怎么看?”
其实,袁术现在已经不在乎旁人的意见了,他只想知道,他麾下的这些人,其中到底有几个,愿意为袁耀说话,或者说,袁耀暗中的准备,到底拉拢了多少人。
李易在一旁听着袁术的话语,感觉袁术语气似乎有些不太对,有心怀疑袁术看出了什么,但他也不能确定,只能在态度上又恭谦了一些。
而袁耀,却是浑然不觉自己的心思已经被看破,听到袁术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更是喜形于色。
袁耀对自己很有信心,他按照李易说法,但凡袁术身边骨干,他一家不落,全都上门拜访了一遍,袁耀觉得,这些人肯定会支援自己的想法。
随着袁术目光落下,坐在武官一列第二席的纪灵首当其冲。
纪灵喝的有点晕乎,莫名被袁术盯上,想都不想就要开口,但忽然间又看到坐在斜对面的韩胤一个劲儿的对他挤眼睛,这让纪灵一愣,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摇头道:“不知道。”
“你”
袁术无语,不过旋即又明白,他麾下忠心之人不少,但纪灵却算是其中最为心无杂念的之一。
想到这里,袁术笑了一下又问:“那我非让你说不可呢?”
其实袁术的语气中并没多少压迫,反倒是与纪灵调侃居多。
纪灵无奈,一拱手道:“唯主公之命之从。”
袁术哈哈一笑,对着纪灵按了按手,又命人赐酒,旋即摇摇头,看向了其余人,意思是轮到他们回答了。
杨弘不着痕迹的看了袁耀一眼,他作为文臣,心思本就活络,多少察觉到了袁术此刻的心思,按说这时候最好就是学纪灵那样,但想到昨日袁耀登门的事情,杨弘终究挨不过那份面子,出言道:“弘以为张将军之言,可行!”
袁术笑着点点头,对于杨弘的回答,不算意外,因此也没什么多余表示。
但袁耀就很开心了,决定以后要与杨弘多走动走动,至于刚刚那个打马虎眼的纪灵,呵呵
袁术之后又连着问了数人,基本上是少半人支援让诸葛亮回南阳,剩下的则是两可的态度,至于说要诸葛亮留在扬州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对于这个结果,袁术满意之余,还有些心酸。
在袁耀暗地里动了小手段的情况下,只能让少数人帮他说话,证明袁术自己的掌控力还是很强的,这点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但是,虽然其中许多人并没有明确表态,但袁术都清楚,在许多的时候,不表态与否定其实没什么区别。
袁术固然可以一言而决,但因为诸葛亮与所有部下对着干,实在不智,而且,纵然他强留下诸葛亮,可看众人的态度,将来只怕是稍有不慎,就会害了诸葛亮的性命。
面对如此情形,袁术也不得不做出了决定,但他并没有当众说出来,只是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酒入愁肠,分外惆怅。
袁耀可不知袁术已经有了决定,只当他还在犹豫,不一会功夫明心中就生出了许多的怨气。
这怨气不是针对袁术,而是那些没有明确表示让诸葛亮去南阳的人。
特别是阎象、李丰、袁涣,这三人在袁术心中分量很重,如果他们也开口,袁术多半会答应,结果三人全都在关键时刻做了乌龟,让袁耀感觉自己就像是被骗了一样,恼怒非常。
袁耀心里憋屈,袖中藏着的拳头握的紧紧的,不由得想起了李易之前曾经告诉他,议论诸葛亮事情的时候,但凡是记得他这位大公子恩义的人,肯定会站在他这一边。
当时袁耀感觉还很美,哪想到转眼就被现实敲了一闷棍。
于是,袁耀举一反三,顿时就悟了,那些不帮他说话的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根本就不敬重他这位大公子?
袁耀越想越是恼火,虽然脸上依旧维持着牵强的笑容,可在心里,已经将这些没帮他说话的人全都暗暗记了下来,等将来找到机会,他一定要让这些家伙体验一下扬州大公子的厉害!
只是袁耀不知道,他在心中惦记着给人穿小鞋的时候,李易眼角的余光,其实一直都不曾离开过他。
虽然袁耀脸上的掩饰还算可以,但在有人心人眼中,那明显不自然的表情真的没太多作用。
李易的嘴角轻轻勾了勾,他知道,自己给袁耀挖的这个坑算是成了,甚至隐隐有些自得,明明挑拨离间,却又不露丝毫痕迹,可谓是功力炉火纯青,深藏功与名啊。
当然,这种挑拨离间短时间内难有什么成效,甚至,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收穫。
但在李易眼中,这种事拼的就是一个机率,没有他今天的布置,将来袁耀坏事的可能性大概只有一成,但有了他的安排,袁耀展开窝里斗的机率,可能会一下子提升三四成。
这就像是做生意,没稳赚不赔,但投入了可能有回报,不投入绝对没有回报。
于是,在这须臾之间,除了李易再无人知道,整个扬州势力圈子之中发生了一次无形的,但影响力却很大的变化。
问过众人意见之后,袁术就没再说什么,心情明显低落,以至于这场原本很是欢快的酒宴,在结束时的气氛竟然有了许多压抑。。
李易拜别袁术,回了自家府邸,对袁术的模稜两可感觉很是头疼,他现在也摸不准袁术的心思了。
而就在李易纠结的时候,诸葛亮却是忽然登门求见。
让侍卫将诸葛亮领了进来后,李易发现诸葛亮竟然满脸愁容,根本不像是小孩子的模样。
诸葛亮对李易行了一礼,小声道:“酒宴之后,袁使君将我留下,说了许多话,虽然袁使君有些醉酒,言语含糊,却是答应了过些时日让我随襄侯去南阳。”
李易闻言,顿时心中一喜,鬆了口气道:“之前虽然感觉此事应当无差,但袁使君不开口,我心中多少有些担心,如今,一切总算是彻底妥当了。”
说罢,李易奇怪的看了诸葛亮一眼,疑惑道:“此乃喜讯,也是你所求心愿,可我看你为何愁眉不展?”
“我”
诸葛亮犹豫了一会,方才低声说道:“襄侯,亮心中有疑惑,不能自悟,恳请襄侯指点。”
李易也看出诸葛亮的心态似乎出了点问题,拿过热毛巾擦了擦脸,让自己清醒了一些,笑道:“好,你儘管开口便是,与我无需客气。”
顿了顿,李易想起前世的心理医生,又补充道:“你可以放心,稍后无论你与我道出何事,我都向你保证,绝对不与第三人提起!”


章节目录